澳門電訊與創新中學

合推「數碼教室」平台

為推動「數碼校園」發展,澳門電訊多年來積極主動配合澳門教育界,將嶄新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打造一站式的教與學應用平台,期望藉此助力本澳教育界提升教學質素及學生學習成效。較早前,澳門電訊與創新中學共同為該校師生部署「數碼教室」應用平台,致力提供更便捷優質智慧化教與學應用場景。 澳門電訊與創新中學宣布將於下月份新學年開始,正式推出「數碼教室」應用平台。澳門電訊商務副總裁湛寶儀表示,「數碼校園」是一項持續且長遠的發展計劃,早於2012年澳門電訊已著力發展「教育雲」項目,並積極與本澳教育界保持緊密的交流和合作,持續優化和提升「數碼校園」的體驗和內涵。作為「數碼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數碼教室」是一個教學資源滙聚的應用平台,除可提供電子學習資源的教材內容,學生所使用的學習材料外,更設有其他互動式學習資源,教師亦能透過該平台的數據分析工具,更好地掌握學生知識吸收情況,相信有助進一步提升教與學的雙向成效。 創新中學崔寶峰校長表示,創新中學貫徹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致力為本澳培育優秀的人才,同時積極推行「新六藝」發展,包括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公民素養、合作交流能力、自我發展素養,以及信息素養。

12/08/2019
16582

欺凌常因一句「玩笑」

家長需多聆聽子女聲音

就校園欺凌問題,聖公會學校輔導服務主任朱乃彤及洪婉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欺凌問題多由開玩笑而起,其後才慢慢引申成更嚴重的欺凌事件。 朱乃彤稱,校園欺凌的成因是學校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在不同的相處過程中或會出現不理解的情況;她又指不少被欺凌同學往往本身都有一些社交問題,不善於言辭表達,欺凌別人的同學初時未必是直接欺凌,只是一些開玩笑或「改花名」等,而被欺凌同學亦未能意識到要求助,或是未能告知對方自己不喜歡被改花名等,才慢慢便會引申成較嚴重的欺凌事件。 朱乃彤稱,當發現校園欺凌個案時,第一步是先與相關學生進行對話了解狀況,繼而再向其身邊系統,如同學、朋友等作進一步了解;同時亦需要與老師溝通,再從中作出協調,從而向學生提供正確教育,當需要時亦會聯絡家長,與家長共同協助,為欺凌或被欺凌者提供支援;而更嚴重或會為他們提供一些補救性跟進工作,甚至會尋求社區不同的資源去跟進個案。 洪婉婷指出,大部分家長都非常疼愛自己小朋友,但家長很喜歡問「點解」,往住因太快問「點解」,以致令被欺凌的同學質疑家長是否真的關心自己,從而不想去與家長溝通和接觸。因此當輔導人員與家長合作時,會先提醒他們勿先急著問「點解」,而是先聽取小朋友如何看待事件,了解他們的感受、情緒等。 朱乃彤補充,欺凌者或被欺凌者都會害怕被家長知情而受責怪或懲罰,並且很多時候他們都會認為家長不會聆聽他們的心聲,害怕自己沒有解釋的權利及時間,其實學生很期望自己的情況能被人理解,所以她認為家長應多一點耐性,並呼籲如在社會上或校內見到任何認為已經是過了火的玩笑,以及一些已傷害了別人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責任伸出援手。

09/08/2019
2650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