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超級盃」足球賽澳門站國際米蘭對巴黎聖日耳門的比賽,將於7月27日在澳門運動場舉行,門票發售專頁於昨(7)日在大麥網上線,並將在今(8)日晚上6時18分正式開賣;而持有澳門身份證的市民將可以優惠價299澳門元購票,但只得少量,相信極為搶手,有買要快! 佳兆業文體集團早前接受訪問時曾經表示,會為澳門市民提供「折扣價」睇波,雖然暫時網站上只列出1,499澳門元、1,999 澳門元及2,499 澳門元三個價格門票,但在座位圖的門票位置分布上,就列出「澳門居民特價票」的綠色區域。根據座位圖顯示,球場約有幾百個位是給予本澳特價票持票者。 主辦單位暫未公布購買特價票的方法,但由於今次賽事不設排隊購票,相信特價票也一樣會透過大麥網作網上發售,購票人士需要輸入姓名、性別、電話及身份證等資料,以完成整個購票程序。 另外,透過大麥網網上訂票,購票人士除可用微信支付及支付寶作網上付款之外,英文版的大麥網網頁亦可用信用卡購票,但僅限萬事達/JCB/ 美國運通卡。
由昨天(7日)起至9月1日,街總栢蕙活動中心以「凝聚魅力.綻放光芒」為題展開一系列活動。開幕禮昨日於大三巴牌坊以匯演的形式展開,逾40個團體共同為觀眾獻演歌舞節目,包括街舞、笛子獨奏肚皮舞等,吸引逾2,000人次觀賞。 活動舉辦至今已第17屆,活動總監甄慶華受訪時表示,期望藉活動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同時展示澳門特色中西文化魅力,將澳門獨特文化推向國際。甄慶華續稱,9月1日將在街總社區服務大樓舉行閉幕大灣區綜藝匯演,當日將邀請澳門、珠海、中山及廣州等地藝術團體約300人演出,內容有大型歌舞、魔術及中樂大合奏等。 表演者陳小姐表示,第一次參與此類大型表演活動,希望澳門提供更多平台予舞蹈表演者發揮所長,增加演出機會。她認為此類活動能吸引許多遊客觀看,促進澳門旅遊。 表演者沈女士稱,已參與匯演第五年,感到十分開心和榮幸。為了此次匯演,表演團隊特意編排原創舞蹈「三巴聖跡」歌頌澳門,並花了數月時間練習。又認為此次活動意義巨大,有助於宣傳澳門文化。
由「單親網絡互助服務」主辦、社會工作局贊助的「心晴啟航」藝術體驗日昨(7)日舉行。主辦方表示,單親家庭面對不少生活壓力,希望透過不同類型的藝術治療活動,提升單親家庭的抗逆力,協助他們減低壓力,提升面對問題的能力。 活動昨日下午假工聯筷子基家庭及綜合服務中心舉行。街總副理事長謝美玲表示,「單親網絡互助服務」由社工局聯同五個民間機構合作設立,其中街總目前正服務200多戶單親家庭,當中單親家長又以女性為多,近年並有年輕化趨勢。她指出,隨著澳門經濟轉型,社會不斷轉變,婦女就業比例大大提高,愈來愈多單親家長既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生活壓力較大,住屋為單親家庭面對的主要問題,她希望政府完善房屋政策,幫助弱勢家庭。 謝美玲稱,「心晴啟航」藝術治療活動旨在透過各類藝術媒介,紓緩單親家庭成員生活上的不同壓力,為了配合現時社會發展的步伐,今年「單網」透過不同類型的藝術治療小組,提升單親家庭的抗逆力,協助她們減低生活壓力,提升面對問題的能力。
希望國際(澳門)義工團昨(7)日舉行「第七屆愛心片片義工大行動」大型院舍探訪活動,組織近200名來自兩岸四地的義工,探訪路環瑪大肋納安老院、聖方濟各護老院等十間安老院舍,與773名長者歡笑共樂,營造一個和諧相處的社區氛圍,並藉此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傳統美德。
一連四日舉行的第二屆「相約澳門- 中葡文化藝術節」之「澳門國際書展2019 」昨(7)日最後一天,國際書展舉行期間同時舉行有多項文化活動,包括出版研討會、交流會、新書發布會、作家對談以及多場講座,邀請多位知名作家及中外美食出版商進行對談交流。「與最美的食物相遇: 歐陽應霽對話劉震雲」於周五(5 日)傍晚6 時由知名美食家歐陽應霽及重量級作家劉震雲開講,帶領觀眾從時間、空間等不同角度發掘他們眼中的食物之美,邀請觀眾從食物本身、其蘊涵的文化及故事等出發,探討個人美食哲學形成之旅。 歐陽應霽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澳門被評為「美食之都」,各種各樣的特色美食多不勝數,當中最具特色的美食一定非澳葡菜(土生葡菜)莫屬。澳門與葡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隨著歷史發展,衍生出澳葡菜,確實是相當獨特。 他說,自己曾有十年時間用各種不同形式、內容和結構方式寫作飲食文化,近年「與時並進」,沒有沿用傳統紙媒,而是選擇時下流行的視頻製作,他認為,隨著世界的變化,這是一個開放的選擇和決定。 現今網絡美食電子平台興盛,是否對飲食書籍帶來危機?歐陽應霽表示,近十幾年飲食書籍發展盛行,讀者相當多,雖受電子平台影響,或多或少都會影響飲食書籍銷量,但出版社亦尋找多種新方式出版新書,現今各種不同類型活動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是有策略和有計劃地針對不同的消費者。
「第14屆亞太婚慶博覽2019 」上周五至昨日(5至7日)一連三天於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四樓舉行。婚慶同業商會副會長盧德忠表示,來年是「雙春兼閏月」傳統結婚好年,相信能帶動入場人數增加,三日吸引8,000至9,000人次進場。 婚慶博覽由婚慶同業商會主辦,吸引近40家來自香港、澳門、台灣及韓國等地之專業婚慶企業參展,場內設有珠寶、婚紗攝影、婚宴、場地布置、花車租賃等約70個展位。 有參展的本地酒店表示,現今青年人擺婚宴偏向簡單,當中十幾至20圍較受新人歡迎,每圍13,000至15,000元較多,酒店下半年的婚宴酒席檔期相當緊張,目前主要接受下一年的酒席預訂。 另有參展的攝影公司表示,留意到近年本地新人都傾向拍攝兩至三輯婚照,他們除了喜歡到海外拍攝外,亦會選擇在自己長大的地方拍攝婚照。
原立法會主席賀一誠決定參選第五屆行政長官,宣布放棄議員資格及辭任立法會主席。賀一誠上周五(5日)下午3時以立法會主席身份主持立法會全體會議,但會議甫開始,他即宣讀辭職聲明,稱於上月20日根據第3/2000號法律通過的議員章程第18條規定,向立法會執行委員會提交放棄他從工商、金融界選舉組別產生的第六屆立法會議員資格。根據議員章程第18條第2款規定,放棄議員資格經立法會執行委員會在全體會議上宣布後生效。賀一誠以執行委員會名義、並以現行執行委員會主席身份,宣布放棄議員資格,放棄議員資格導致放棄主席職位。經宣布後,賀一誠同時卸任立法會主席一職。
台灣將在明年初舉行「總統」選舉,相較2016年冷清的局面,今年以來台灣政界的風起雲湧可說是好戲連台,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不做首富想當首長,高雄市長韓國瑜則憑藉「接地氣」的巨大能量盼望更上一層樓,一個有用不完的錢,一個有不墜的人氣,兩人的冒起完全突破了國民黨的想像,傳統精英朱立倫、王金平乃至周錫偉或張亞中,宛如上世紀的過期產品,與當下的選戰格格不入。 人們對選舉的想像,似乎該是理性論證、君子之爭,以道理拼輸贏,但台灣選舉更像一場熱鬧的廟會活動,候選人賣力表演、大開支票,承諾各種當選後的美好願景,或是互相指罵、互揭瘡疤,大家吵吵鬧鬧,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爭論不休,選民看傻了眼。 不同於過去聚焦於候選人本身,今日將展開的國民黨黨內初選民調,候選人不只是比政見,還比支持者。其中高雄市長韓國瑜與所謂的「韓粉」似乎已成為命運共同體。台灣媒體不只報道韓國瑜,更喜歡報道「韓粉」,因此從台媒報道中冒出各式各樣的「XX哥」、「XX姐」, 他們本是草根百姓,因為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言行出位、表情聲調誇張,不但幫助電視台衝高收視率,也在網絡上成為網紅,有些專門報道韓國瑜的媒體工作者更成為意見領袖,每晚在政論節目上高談闊論。這些人一方面成為韓國瑜人氣的代表,一方面卻也代表了韓國瑜本身。 韓國瑜是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以「發大財」這樣的口號做為主要政見,還曾說出「我們不要當棋子,要當塞子」、「要征服宇宙」這樣的驚人發言,許多人不理解這些言論的邏輯,更不理解為何仍有這麼多人支持韓國瑜。因此「XX哥」、「XX姐」流著淚說著支持韓國瑜的畫面,會被網民做成各種動圖、貼圖流傳嘲笑,媒體報道下「韓粉」的瘋狂與誇張,成為許多人對韓國瑜支持者的印象,也成為對韓國瑜的印象,令韓國瑜與「韓粉」成為命運共同體。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其實,「XX哥」「XX姐」愈是遭到嘲笑,愈是被貼上不理性、反智的標籤,反而愈容易凝聚「韓粉」的團結,標籤化的批評將所有「韓粉」劃歸到蠢材一類,正好呼應了韓國瑜「庶民選總統」的定位,「韓粉」本就看不慣高高在上的精英,熱情與直接才是庶民本色。面對謾罵與嘲笑,他們會用團結來回應,用忠誠來證明。韓國瑜從來不回應有關「韓粉」的話題,他很清楚,「笑罵由人」就是最好的策略。
已宣布參選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的立法會原主席賀一誠,正式放棄議員身份及辭任立法會主席,全身投入行政長官選舉。賀一誠在辭任當日上午11時,在立法會會議室舉行記者會,總結自己在立法會十年的工作,表示滿意議員的工作表現,個人工作好壞則不由自己評論,但承認立法會與市民的要求仍存在差距,有改進及提升空間,並表示放棄議員資格和卸任主席職務程序已於上月20日展開,既然已決定參選,乾脆不拖泥帶水、不留任何後路。 賀一誠總結在立法會工作時稱,期間全心做好工作,亦看到議員每星期也進行委員會工作,對議員工作感到滿意。但他認為仍與市民要求有很大距離,在立法和監督政府工作上有待加強。 他又認為,第五及第六屆立法會與政府的爭議性較細,雙方互相尊重、配合和制約,立法會做好監督工作,不失位亦不跨權。 難忘《離補法》審議經歷被問及任期內難忘的經歷,賀一誠稱,立法會在2014年審議《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俗稱《離補法》)法案時是較難忘的經歷,當時社會有很大反響,亦對工作帶來挑戰和警惕。他稱,「如果諗法同市民存在差距,就要小心考慮市民問題,因為法律是畀市民用的」。 問及《民防綱要法》中的「謠言罪」會否出現相關情況?賀一誠表示,最重要是向市民解釋清楚,解釋好是特別時間才用,相信便無問題。 若社會出現很大回響會否考慮「撤回」?他稱,應該不是用「撤回」字眼,而是交由立法會討論、比較和研究,因為條文可以修改。同時亦不能只撤回一條,要撤就是撤回整個法案。至於有關條文會否成為陷阱,有老人家不慎分享虛假消息便要坐監?他笑言,「澳門邊有咁多監獄」,澳門的法律程序繁複,只會讓人感到好煩,不會輕易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