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設計連建造工程,昨天(2月28日)於建設發展辦公室舉行預先評定資格之限制招標,共收到七份申請書。建設辦表示,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判給工作。
筷子基林茂塘蘭花前地運順新邨B座23樓一單位發生火警,冒出大量濃煙,逾100住戶居民疏散,消防人員接報到場灌救,在起火單位救出83歲男戶主,送往山頂醫院急救,其後不治死亡,另有一男兩女居民吸入濃煙不適送院治療,司警接手調查後,懷疑起火原因乃電器設備故障所引致,死者死因有待法醫檢驗。
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近泉鴻花園福苑,昨(28)日凌晨約1時30分發生交通意外,一輛治安警察局警車懷疑失控衝上行人道,撞毀多個鐵欄,車頭損毀嚴重,半邊車身更卡在行人道及被撞毀鐵欄間,需由交通廳拖車拖走處理。 治安警透露,涉事男警員姓黃,九二年入職,現時為一等警員,當時正執行公務,事故後需由救護車送院接受治療,現時已經出院,經酒測後酒精讀數為零。意外真正起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為加強緊急事故應變及協調處理能力,澳門海關分別於本周二及三(26日及27日)進行車輛通關系統故障應急演練,測試和訓練人員在遇到事故時的應變能力。 演練安排在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和關閘口岸出入境車道進行,模擬「車輛自動通關系統」發生故障,海關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除派員搶修外,亦啟用「車輛出入境登記後備系統」,並增派關員到通關車道以人手驗證過境車輛,同時將故障事件即時通報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要求協助監察及維持出入境車輛通關秩序。演練亦模擬將系統故障的訊息即時向外界發布,讓市民及旅客盡快知悉,以便及時調整出行安排。 最後,經技術人員搶修成功,「車輛自動通關系統」恢復正常運作,故障應急演練結束。 海關表示,會持續在各陸路口岸進行相關的演練,期望透過演練測試和評估應急處理、溝通協調、通報及訊息發布機制,提升各相關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當遇上同類事故時,能快速有效地應對,將影響減至最低。
有別於受司法訴訟困擾及廉政公署調查而未能歸屬的閒置土地,原來本澳還有不少官地可供利用,但就一直荒廢至今。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昨日在報章撰文及回應本報訪問時提出質疑,有荒廢至今逾20年的官地,是否浪費? 葛萬金又指,政府機構每年支付部門租用商業單位作為部門辦公場所的支出驚人,反之,荒廢官地又不予重視,兩者是否顯示政府在財務及行政管理上之雙重失誤? 為了亡羊補牢,葛萬金認為,政府第一步是成立「澳門土地儲備資料庫」,統一本澳政府所有可供使用土地的資料並向外公布;第二步,整理有關資料後,按部就班規劃未來城市發展藍圖;第三步,不應更不能把這麼重要的工作留待下屆政府處理。
政府長期聲稱土地供應緊絀,但不少官地卻長期閒置,甚或被不法人士非法佔用,惹來坊間強烈抨擊。以毗鄰澳門遊艇會的林茂海邊馬路F地段為例,房屋局2017年指出,林茂海邊馬路A及F地段已被規劃成公屋項目,日後將續深化建築圖則設計,進一步落實興建計劃的時間表。但事隔兩年,上址仍只見雜草叢生。 長期關注林茂海邊馬路地段的澳門沙梨頭坊會埋事長陸南德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唔明政府一直放喺到做咩,有咩意思,又唔規劃?」他指出,政府應盡早交代該地段最新規劃,並且訂立落實興建計劃的時間表予大眾得悉,再者,如整體規劃需時,考慮到該區人口密度愈來愈高,加上泊車位不足,是否可先實行臨時措施,善用空置土地,例如設置停車場,或興建公園予區內市民活動遊玩。陸南德續稱,政府換屆在即,「今屆政府都應該唔會點郁」,但仍期望下屆政府能特事特辦,盡早規劃。 其實早於1995年,為提升居民生活質素和改善區內營商環境,當時已提出「林茂海邊大馬路都市道路規劃」,包括增加休憩空間和構建由筷子基南灣至內港一帶的空中步行通道,由運順新邨接通至金灣豪庭的空中步行系統。 陸南德表示,當時行人路的設備欠缺,且空中步行通道可保障行人安全,因此才有該規劃出台。陸南德認為,當時政府已有一系列前瞻性規劃,他質問政府何解計劃至今天已無聲無息擱置?他指出,現時該區的車流量逐漸增加,為長遠規劃理應盡早跟進上述規劃,以配合政府一直大力推行的「綠色出行」計劃。
一名在水療中心任職雜工的印尼男外僱, 一人分飾兩角,涉嫌假扮本地居民及入境事務廳人員,以介紹工作為幌子,騙取一名菲律賓女子14,000多元「介紹費」。治安警接報調查後,最終憑容貌識別系統鎖定及拘捕涉案男子,以詐騙罪及職務之僭越罪將其移送檢察院查辦。
氹仔客運碼頭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減少兩成人流,新春期間氹仔客運碼頭使用量更是倒數第二,社會擔心這個建造了逾十年的碼頭成為「大白象」。然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日前則向社會派「定心丸」,表示情況實屬正常,著大家不需太擔心,氹仔客運碼頭第三期工程已展開及建設海空聯運,日後旅客不需進入澳門,便可直達澳門國際機場。工程完成後,加上本澳航空尅開放為澳門帶來新氣象,可以預期碼頭將成為海陸空交通樞紐中心,為澳門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氹仔客運碼頭在新春七天假期間,共有74,874人次旅客,平均每日10,696人次,另方面,澳門國際機場年初一至初七錄得客運量逾18萬人次,較同期增近兩成,日均約220次航班升降,較同期增逾15%,看來澳門國際機場暫時未有受到港珠澳大橋通車影響。從發展趨勢來看,澳門國際機場似乎需要更大的使用空間,氹仔客運碼頭與澳門國際機場相鄰,過去有不少意見希望擴充氹仔客運碼頭的功能,例如把其中一部分闢予機場使用。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日前受訪就回應到,正開展氹仔客運碼頭第三期工程,將建設消防站、油站,以及建設海空聯運,日後旅客不需進入澳門,便可直達澳門國際機場。 近年來,香港機場的客流量近乎飽和,若氹仔客運碼頭與澳門國際機場推出「海空聯運」,屆時位於香港的旅客便可使用簡易程序分流到氹仔,直接通往本澳候機室,轉乘其他航班,十分方便。事實上,全球不少城市都有「海空聯運」、「陸空聯運」等出遊模式,讓旅客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出遊時就更加省時、省力;另一方面,「海空聯運」亦可刺激民航業及海上航運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交通事業的綜合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澳門航空25年的航線尅權,將在明年11月屆滿,屆時澳門國際機場增加一些新的航空公司,如能配合實現氹仔客運碼頭多元運作,提升碼頭建築物的利用率,實屬好事。目前,當局應加快氹仔客運碼頭第三期工程的開展,並為氹仔碼頭設計新的定位和規劃,同時做好協調分工,令各口岸物盡其用,發揮更大的社會功能。
《預防和打擊家庭暴力法》生效兩年多,社會對「家暴」定義有不同的理解;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前天(26日)回應時指各部門由於工作目標和內容不同,必然導致對「家暴」有不同判定。社會工作局昨(27)日發出新聞稿指出,根據《家暴法》第十二條規定,社工局或其他公共實體就家庭暴力或相關危險情況所作出的介入,並不取決於有關行為的刑事定性。至於家暴行為最終是否構成家庭暴力罪,則由刑事警察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作出相關的立案、調查、蒐證、檢控及定罪等工作。 社工局稱,《家暴法》生效以來持續關注有關工作的執行情況,並與相關部門包括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衛生局、教育暨青年局、勞工事務局及房屋局建立常規合作機制,每半年舉行一次跨部門協作會議,於各層面促進《家暴法》的落實執行。在標識家暴危險情況上,社工局制訂《處理家庭暴力個案程序指引》作出各類家暴行為的定義,並透過跨部門跨專業的協作會議,以社會工作專業角度作出相關研判,從而在有關基礎上展開對不同家暴個案的各項危機介入、支援服務和福利計劃,以保障家暴受害人及其家庭成員的權利和福祉。 社工局稱,已於去年中就跟進《家暴法》的法律審視報告工作,組成專責工作小組進行徵詢和收集各持份者對《家暴法》 在執行上的意見和建議,並聯同法務部門與相關單位一同就《家暴法》作深入檢視和交流,尤其了解各方對「家暴罪」定義的理解及當中的考慮,有關報告爭取於本年10月前完成。
經過修訂的《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新控煙法)於今年1 月1 日生效,所有娛樂場室內範圍取消吸煙區,只允許在合規格的吸煙室吸煙。雖然現時娛樂場室內環境大大改善,但仍有博彩從業員反映有人在貴賓廳內吸煙,早前更發生因在酒店門外勸籲吸煙顧客而引致警員鳴槍事件。由民眾建澳聯盟主辦的「民眾講壇」昨(27)日舉行,探討《新控煙法》執行成效。 論壇嘉賓之一、澳門博彩從業員權益促進會會長鄒志誠認為,《新控煙法》 實施以來成效不錯,希望政府加快審批吸煙室建設,讓吸煙顧客有更多空間,減少在賭枱上以及廁所內吸煙情況,改善從業員健康。鄒志誠指,有從業員反映在部分貴賓廳內仍然存在違規吸煙情況,由於沒有執法權力,只能以勸諭為主,希望政府加強宣傳,讓更多旅客了解本澳禁煙情況。 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市政諮詢委員李良汪認為,《控煙法》自2012 年生效起經過數年時間,政府除了每年進行「小修小改」之外,應考慮更長遠的方向。李良汪表示,國際控煙趨勢有所發展,鄰近地區對行人在室外吸煙亦作出規管,杜絕備受爭議的「火車頭」(吸煙者身後行人被迫吸食二手煙)情況,他認為澳門未來可以循此方向進行考慮,並建議政府加大預防吸煙力度,避免下一代接觸煙草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