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上周四(20日)表示,無法知道法官批准警方監聽個案數目,強調整個監聽審批過程只有法官知悉,法院無可能亦無條件監督。
隨著2019 年即將到來,成立至今將滿16年的民政總署亦將與我們「告別」,其大部分職能和民署人員將會平穩過度至新成立的市政署。新的機構亦保留了原本民署的「管理委員會」、「諮詢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的大架構,而當中的「市政諮詢委員會」引入了自薦及推薦機制,比起以往純粹由行政長官委任,能有效吸納更多社會人才、進一步改善市政及社區事務工作。 社會十分關注的市諮會25人名單已於日前出爐,據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表示,其中超過三成是自薦者,被推薦的約佔六成; 約一成人士具博士學位,具碩士及學士學位的分別超過三成和四成。而年齡方面,70年代之前出生的約佔四成,70年代或之後出生約佔六成,當中80、90後出生的約佔三成。市諮委將會就市政範疇事宜聽取居民的意見,並向市政管理委員會提出建議,或透過管委會向政府提出意見及建議。 以自薦或推薦的方式產生委員、吸納民意,可謂是特區政府的一項新舉措,其效果如何仍需時間檢驗。但對於這項安排,社會上卻出現了部分尖銳的反對聲音,認為市諮委需要全部由市民選出,自薦委任的方式是扼殺民主進步。諮詢委員全部直選,看上去是一個極美好的做法,可以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委員在選票壓力下亦會更「落力做嘢」,然而這種做法真的符合澳門的社會現實嗎? 撇除「地少人多」的老調之外,澳門本質上仍然偏向重視關係、人情的「社團社會」,透過選票來為自己發聲好像並不是澳門人的風格,君不見2013、2017 年兩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只有五成多?如果在現時市政諮詢委員實行民選,誰也難說選出來的委員是否比委任的來得更專業、更合適,事關市政、社區事務的確需要投入不少時間和資源,若果直選恐將成為立會選戰的「微縮版」。 正如一名自薦成功的市諮委員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所言,市諮委目前屬於兼任性質、不足以維生,若從培養政治人才角度來看,建議市諮委與社諮委(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合併成為全職職位,讓有志於服務社會的人士可以全身心投入,屆時再談引入民選也未遲。可以確定的是,作為新生機構的市政署,將會吸引極大的社會關注,在未來能否切實解決問題、改善服務,才是評判的標準。
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理工學院對開發生致命車禍,一名63歲男子駕駛電單車與的士相撞,被送往山頂醫院搶救,惜延至昨(26)日凌晨傷重不治。
澳門作為人均壽命較長、生育率較低的地區,人口老齡化現象尤為明顯。 因此,鼓勵家庭優生多育成了特區政府近年來其中一個施政重點。回顧行政長官過去數份《施政報告》,對於優生多育政策著墨愈來愈多。為鼓勵生育,行政長官在明年度《施政報告》建議,出生津貼加碼至5,260元,父母雙方可以同時申請;同時推廣母乳餵哺、設立親子館、增加托額,以及優化各區休憩區及兒童遊樂設施等舉措,務求多管齊下,加強母親由懷孕至產後照顧,甚至嬰幼兒的支援,進一步鼓勵市民優生多育。
為推動內地與澳門企業攜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效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作用,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共同組織「中國內地- 澳門聯合赴緬甸、泰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活動」,先後赴緬甸及泰國考察交流,並藉此機會邀請緬甸及泰國有關部門於明年5 月來澳門參與「第十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 這是首次有中國內地與澳門企業及機構代表共同參與之基建投資促進活動。代表團於本月11 至18 日赴緬甸及泰國考察交流,先後參與「緬甸市場研討會」及「泰國市場研討會」,拜訪兩國政府機構及中國駐當地經商參處,參與多個重大基建項目推介會及作實地考察。 代表團由65 名中國內地與澳門的企業及機構代表組成, 成員來自建築、工程、金融等多個行業。貿促局執行委員李藻森表示,是次組團赴緬甸及泰國拜會及實地考察,期望能推動中國內地與澳門企業共同開拓新市場、新商機。同時,緬甸和泰國對基建所需的資金、技術及人才有一定的需求,正好為中國內地及澳門企業帶來合作機會。 代表團旨在讓企業有機會與當地政府部門建立聯繫,了解當地最新的營商環境及在基建方面的發展機遇,助力中國內地與澳門企業抱團前行,拓展新商機,期望以日後多方面、多領域合作,秉承「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實現優勢互補,抓住「一帶一路」的重大歷史機遇。
市政署將於下周二(1月1日)成立,取代民政總署。 行政長官根據立法會今年7月30日通過的《設立市政署》法案,委任市政署有關成員,現任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正、副主席,過度為市政署管理委員會正、副主席。《特區政府公報》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戴祖義為市政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李偉農、羅志堅分別為副主席,三人任期自2019年1月1日起為期兩年。其餘五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分別為關施敏、馬錦強、杜淑儀、吳秀虹、麥儉明,五人現時都是民署管委會委員。
市政署將於明年1月1日設立,市政署設有「市政諮詢委員會」,具職權就市政範疇的事宜聽取居民的意見,並向市政管理委員會提出意見及建議,或透過市政管理委員會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提出意見及建議。 獲委任的市諮委林宇滔,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未來在市諮會中將著力關注民生市政工作上,如渠務和休憩設施設置、規劃和管理等議題;亦會關注市諮會的運作,希望能做到「以民為本,以民生出發」。 他強調,市諮會雖然屬於諮詢性質,但希望未來可透過科學化的分析,達致更高效、更貼近市民需要的市政服務。 其中重點跟進工作包括水塘跑步徑和海岸線計劃。他稱,每年大賽車期間水塘跑步徑也會封閉。他建議政府應設置永久設施,讓市民在大賽車期間亦能使用跑步徑。 另一名市諮委趙蘭瑛受訪時表示,希望民署過度至市政署後,在分工能更加清晰。她稱,希望市政署除保留民署每月特定一日提供熱線接聽市民意見外,亦可考慮讓市政諮詢委員會人員輪班工作接聽,給居民更多機會反映意見。至於未來她會繼續關注環境衛生和道路渠務等工作。
本澳非法旅館問題猖獗,由此衍生的犯罪問題成為本澳治安的隱憂,問題困擾澳門十多年,但非法旅館掃之不盡,治安警最近更揭發非法旅館已「升呢」,用塑膠太空艙取代碌架床。 本報今日獨家踢爆「豪華版」的非法旅館,在路氹城金光大道一五星級酒店,一個1,345平方呎豪華行政套房被人改成「帳篷房」,在行政套房內放置六個露營帳篷出租,平日每個帳篷一晚港幣150 元,周末則翻倍,每個帳篷港幣3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