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政府在東京聯合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主席劉關華率領一個20人企業家代表團參與,藉此宣揚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定位優勢,同時助力澳門企業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的機遇,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介會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 推介會於本周一至昨(10)日一連三天舉行,前天(9日)舉行開幕式、中國駐日本特命全權大使程永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日本經濟產業省副大臣關芳弘等嘉賓出席並發言。當日下午設有兩場平行論壇,其中「平行論壇一︰ 創新科技」邀請澳門特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以及新諾普思澳門集團研發總監兼澳門區總經理余成斌,分享並交流自身經驗。
由多個團體合辦、為期近一個月的「下環巡禮」,昨(10)日下午3時在亞婆井前地舉行開幕式。 活動期間,下環區部分商戶提供消費優惠,期望藉此宣傳社區形象,推動社區經濟,發掘下環區特色與亮點,讓更多的居民和遊客「認識下環,來到下環,關心下環發展」。 「下環巡禮」由下環坊會、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澳門媽閣水陸演戲會、澳門漁民互助會、澳門西南區工商聯合會主辦,並獲旅遊局贊助,由昨日起至5月5日為市民及旅客帶來各種精彩活動,包括在司打口、下環、媽閣等附近舉辦漁港風情展示、土生文化之夜、導賞服務、微電影放映會、音樂表演,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媽閣水陸演戲酬神以及下環圍里半天遊等。 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致辭時表示,通過籌備下環巡禮活動,可以看見下環社區的居民、商戶、社團和專業人士都十分積極參與社區營建工作。對此,他表示衷心的感謝。李卓君相信,有居民與商戶的參與、專業團隊的協助,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環社區的整體環境定能得到改善,特色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共同構建成更有活力及具發展潛力的地方。 下環區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具傳統中國特色圍里街巷,也有西方味道的教堂和建築景觀,有土生葡人美食,也有地道的澳門特色美食,但同時面對舊區老化、水患等問題。期望舉辦系列活動吸引更多居民和旅客認識下環,發掘區內的特色和亮點,推動該區多元文化旅遊。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創新分享會III 」昨(10)日假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並邀請兩間在內地創業的澳門企業分享其經驗。講者指出,國內租金比澳門便宜,人力資源亦比澳門充裕;但要注意員工流轉率高、國內稅制等問題。 分享會由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主辦,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處長胡叢等嘉賓出席,並邀請澳門專業汽車服務公司董事總經理馬兆祥及澳門啤酒公司聯席董事長蔡明威,分享公司走進大灣區發展的原因,以及在大灣區創業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兩名講者均指出,澳門鋪租貴、人力資源緊張等因素,都是驅使他們往大灣區城市發展的主因。 講者之一馬兆祥表示,相比之下,國內租金較便宜、市場規模大,人力資源充足,但同時間員工流轉率高,尤其是低下層員工,公司需要設法解決員工流失的問題。另外,他指出國內的競爭力和複製力強,澳門企業需要設法應對;但與此同時,基於國內顧客普遍對港澳品牌較有信心,因此「港澳品牌」在內地亦是一個優勢。 馬兆祥提醒,在國內例如珠海,不少商鋪存在「租上租」的問題,因而無法直接與業主溝通,對公司的設立和營運會帶來一定風險。他又提到,國內的稅制比澳門的要複雜,建議有意往大灣區發展的中小企可僱用國內較有口碑的稅務師樓,去處理國內稅務問題。 而另外一位講者蔡明威認為,隨著大灣區政策、港珠澳大橋開通,為各城市打開通路,長遠而言有助減低公司物流成本。
本澳近年不時傳出有「拐子佬」意圖拐走小童事件,惟「狼來了」多次均未被居民目擊,屬實成疑。但前天(8日)中午在筷子基林茂塘海邊大馬路與船澳街交界的一個狗公園,則發生一宗疑似度極高的「拐子佬」事件,幸期間一名正氣街坊挺身而出,喝退「拐子佬」,但「拐子佬」敗走時,仍非常囂張地用手機拍攝小童,又和正氣街坊「對視」數分鐘,行徑讓人相當不齒。 至於這名「拐子佬」的真正身份是甚麼,則無從稽考;另外,由於小童家長事後沒有報警,警方一時難以介入調查,但警方仍呼籲市民,若遇上類似情況,應主動向警方舉報,避免不必要的猜測及恐慌。而小童就讀的托兒所,則向家長發出「緊急通知」,務必看管好自家兒童。
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承諾今年重開經屋申請,提供約4,000個單位,並計劃「先偉龍後A區」,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9)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今年年中新城A區將首先提供4,000個經屋單位開隊申請,但強調有關工程今年內並無條件招標動工。
全球各地推動5G建設如火如荼,在本澳,5G平台將於明年年初完成。澳門電訊行政總裁潘福禧昨(9)日出席活動時表示,目前正測試5G服務,平台建設完成後仍需待牌照制度出台才能推出,但對能否與鄰近地區同步推出感到樂觀。 真正落實需多方配合5G指的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較前幾代網絡具備更高水平的性能和效率,提供高速傳輸、超低延遲、巨大容量等體驗,被指能夠實現機器、物體和終端之間的互聯互控。根據芯片製造商高通的估計,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 在本澳,澳門電訊於去年9月正式啟動5G網絡測試,若獲准經營5G網絡及頻譜安排順利,將於2020年提供5G商用服務,推出更多切合澳門需要的5G智能應用和服務。 2020提供商用服務潘福禧昨日談到5G建設時表示,對於爭取與鄰近地區同步推出表示樂觀,但真正落實需等待多方配合。他稱,由於5G手機未正式面世,生態鏈未普及,市場價格未必最合理,認為當澳門與鄰近市場同步推出,市場效益會更理想,但會盡快將收費普及化。 此外,特區政府修改現有三個流動網絡供應商提供的3G服務牌照,容許三個供應商可因應自身經營決定,是否繼續營運GSM,即2G網絡。潘福禧表示,相信目前是停止2G網絡的合適時機,今年8月後會將2G頻譜交回政府,可作擴容3G或4G網絡。
澳門電訊有限公司與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昨(9)日於澳門JW萬豪酒店共同舉辦「澳門電訊x騰訊TENNOVATION研討會」, 旨在推動「數碼澳門」建設發展,當中展示多種AI、大數據及雲服務,讓澳門各大企業、商戶及品牌了解創新科技,如何協助業務發展。 澳門電訊商務副總裁湛寶儀表示,澳門電訊將和騰訊在本澳合作建設一個新的雲端平台,同時接入雲技術以擴大服務和雲端容量,而舊有的平台將被取代。所有資料會逐步移到新的平台上供客戶使用,預計7月中完成有關工作,而新平台能夠滿足未來五年的需求。 騰訊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譚樂文表示,自去年12月與澳門電訊簽署合作備忘錄後,立即開始探索不同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其中TENNOVATION是騰訊每年於香港展示最新創新科技的大型活動,目的是讓各大企業、商戶及品牌了解創新科技如何推動業務發展。
澳門氣象局預測今年有四至六個颱風吹襲本澳,其中一個颱風更可能達強颱風以上級別,而襲澳的首個颱風或在6月中旬出現,民防行動中心著手部署應對颱風季節,昨(9)日上午在北安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大樓舉行2019年度「民防架構會議」部署工作,為增强救援能力,今年再增購4,330萬元救援裝備。 另外,民防中心將於本月27日(周六)舉行代號「水晶魚2019 」大型颱風演習,開放市民參加,提升市民對疏散撤離計劃的熟悉度和配合度,強化民防架構成員與民間機構溝通、協作能力,名額450個,市民可以個人名義參加,即日起至22日接受報名。
2019至2020新學年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正取生遞交註冊憑條今天(10日)截止,學校將於明天(11日)起陸續公布候補生的錄取結果,候補生家長由明日至本月30日(學校辦公日)到學校遞交註冊憑條或辦理轉校手續。 教育暨青年局呼籲家長需留意報讀學校公布錄取的方式,當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後,家長應按學校的要求辦理入學手續,並在指定的日期及時間向入讀的學校遞交註冊憑條。倘家長之前已遞交註冊憑條,但欲改變決定入讀的學校,可帶同子女的身份證明文件到擬轉讀的學校辦理轉校手續。 倘子女未獲學校錄取,又或擬選讀其他學校,家長可於明天(11日)起在教育暨青年局網頁www.dsej. gov.mo查詢各校幼兒教育一年級學位情況,自行向仍接受報名的學校報讀。如家長在學位安排上需要協助,可向教青局申請「學位諮詢及安排服務」。如欲了解詳情,可致電8397 2309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