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經過上月底的運行測試,距離正式通車已進入倒數階段,澳門中聯辦昨(17)日下午向傳媒發出通知,邀請傳媒採訪下周二(23 日)在珠海舉行的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但就未說明是否同日通車,以及國家領導人會否出席主持。 港珠澳大橋工程舉世矚目,但通車訊息卻始終保持神秘,坊間各種猜測不斷。大橋通車事關交通、運輸、旅遊等多個業界的事前準備工作,亦對本澳市民的生活帶來很大改變,有本澳運輸界人士表示,特區政府遲遲未有與業界溝通,難以制定措施迎接大橋機遇;而旅遊業界亦指收到的訊息有限,只能抱持「觀望態度」,未做任何準備。照目前的情況,若下周正式通車,恐怕只能提供有限度的服務。特區政府昨晚回覆傳媒查詢,僅稱「一切有待通知」。
在全球擁有三億信眾的媽祖文化,傳承至今逾千年,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相當深遠,尤其居於沿海地區的居民,每逢出海謀生或遠航,莫不希冀媽祖保祐。媽祖文化不獨是信仰,近年更漸漸發展成結合旅遊的一種新興活動,由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主辦的「第16 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正是這種模式的展現。
昨日是重陽佳節,眾多市民藉著秋高氣爽,一家大小到二龍喉公園登高望遠。有市民表示,帶同子女和長者一同登高,希望向下一代傳達追思先人、敬老護老的傳統內涵。 至昨早10時許,二龍喉公園松山纜車入口處開始排起了長隊,而上山的步行徑亦人流絡繹不絕。公園附近店鋪負責人李太表示,每年重陽節都會入貨一批風車,非常受市民歡迎,銷售額不俗。 市民韓先生昨日帶同兩歲兒子到此登高遊玩,他覺得二龍喉公園及松山較平日多人,氣氛十分熱鬧。韓先生指,兒子現時尚年幼,等兒子長大幾歲再會向他講解重陽節登高望遠、追思先人的意義。 問到如何與家中長者共度節日,韓先生笑言,平日都會孝敬老人家,昨日就與他們外出用膳,大家歡聚一天。 市民梁先生同樣與長者和子女前來「登下山、應下節」,和家人呼吸新鮮空氣、希望大家身體健康。梁先生指,平時較難有時間陪伴家人,趁昨日假期共享天倫之樂。長者趙先生表示,昨日上午天氣怡人,行山「好舒服」,又表示明白子女平時工作繁忙,所以趁假期機會一家大細出遊。
每年的重陽節,氹仔孝思墳場都出現絡繹不絕的上山人龍,為方便居民掃墓,新福利巴士都會提供一條專門接載孝子的「37T孝思接駁專線」,有掃墓人士表示,步上孝思墳場的山路又長又斜,專線實在便民,如若能開闢接駁澳門半島至孝思墳場的另一專線,那就更佳。 「37T 孝思接駁專線」於昨日由早上8 時至下午5時30分,每五分鐘一班,供市民免費搭乘。居於氹仔市中心的李先生稱,逢清明及重陽也會乘搭37T專線,因班次很頻密,「仲方便過自己揸車!」但居於澳門半島的市民黃女士表示,孝思墳場的入口位處山上,中途又長又斜,如步行前往會很辛苦,所以每年也會選擇乘坐接駁專線前往孝思墳場掃墓。她認為,如若增設一條澳門半島至孝思墳場的線段,就更加理想。 但亦有市民步行前往孝思墳場掃墓,劉生劉太稱,從澳門乘坐巴士到海灣花園附近,下車後便步行到山上入口。問兩人為何不選擇到湖畔大廈乘坐專線?劉太直言不知道有該線路,今日才如夢初醒。
立法會新一屆會期前日展開,討論《輕軌交通系統法》法案並獲一般性通過,多名議員關注罰則問題。李靜儀表示,如港鐵服務表現出問題時,如何進行規管?希望政府交代清楚經營者定義;議員胡祖杰稱,港鐵軌道營運(澳門)一人有限公司在澳門成立,「有咩事佢可以走咗去」,質問政府對澳門市民有何保障?麥瑞權則擔心法案不適用於監管提供營運服務的港鐵公司。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指,現時與政府簽訂合同的公司必須缴交按金,罰款可在服務費中扣除,而對港鐵的監管條文日後會透過簽訂合同訂定;他稱,很多同類公司也蝕本,而港鐵可賺錢,因港鐵有地產,不可能靠票價彌補投資成本;他亦指輕軌站設計有問題,「想擺個咖啡檔都無」,直言無地方可作商業用途;而現時亦未決定票價,「如果票價高達20至30元,市民都唔會接受」,他希望在明年度施政辯論時,可公布輕軌氹仔線與澳門線接駁工程費用,亦希望任期內公布石排灣線造價。
早前引起社會熱議的2010年非凡航空破產案,工商業發展基金已將相關卷宗移交廉政公署展開調查,原非凡航空主席顏延齡昨早出席活動時,被傳媒問及有否被當局邀請協助調查,他表示「冇人搵過我!」事件亦與他無關,不清楚現時調查進度;當傳媒欲再追問下去時,他則指不回應相關事件。
澳門山西商會前(16)日晚上8時假旅遊塔四樓宴會廳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69周年、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暨商會成立四周年聯歡晚宴,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劉海芸率團到賀。澳門山西地產基金同場成立。會長趙錦龍表示,相信成立澳門山西地產基金後,有助促進澳晉業界多領域合作與發展。 趙錦龍會長致辭時稱,商會成立以來,秉承發揚晉商銳意進取、多元發展精神,以振興澳晉經濟、創造互利共贏為宗旨。2016年在晉中市祁縣和靈石縣捐建五所海聯新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今年率團赴太原、大同和晉中等市考察,就支持當地文化、教育、安老等項目給予捐建。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上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商會將發揮澳門紐帶與平台作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組織本地青年企業家尤其青年團體赴晉各市考察交流,另與晉省駐珠三角地區商會組織加強合作,於大灣區平台謀求更大程度合作。 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級助理徐俊,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貿促局執委李藻森,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梁少培、張明星、何富強,議員葉兆佳,以及何玉棠、梁玉華、黃健中、程炳濂等各界友好人士出席。
澳門於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配合澳葡政府做大型基建及為將來澳門回歸後的特區政府作大量的資金儲備等,澳葡政府每年批出不少於20公頃的土地。在當時,很多愛國愛澳的企業家都紛紛響應,以獲得批地的形式為澳門的平穩過渡回歸而出資助力。但由於當時多種客觀因素,導致土地承批人無法完成土地利用。現下,由於這些土地陸續屆滿租賃期,而澳門於2013年頒布的第10/2013號法律(俗稱新《土地法》,下同)當中有關條文的規定,在缺乏可歸責性機制及完善的條款下,一律以25年租賃期屆滿而土地發生過期性批給失效的情況下,澳門政府宣告批給失效並收回土地,有關的土地溢價金、土地上已經存在的改善物無償收歸政府而出現的一系列關於新《土地法》的爭議。有見及此,澳門土地管理策略協會誠邀內地法律專家與澳門法律專家舉行研討會,就新《土地法》可歸責性的機制等進行熱烈的討論。
本澳年度國際性經貿盛事、「第23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23rd MIF),今(18)日起一連三天假澳門威尼斯人舉行。本次MIF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辦,15家本澳、內地與香港經貿部門及商協會協辦,以「促進合作、共創商機」為主題,向海內外展示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優勢;助力參展企業接軌「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中葡平台等政策發展機遇。此外,「2018年葡語國家產品及服務展(澳門)」(2018PLPEX)亦與MIF 同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