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表示,有信心可以如行政長官承諾一樣,在任內重新就經屋申請開隊。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日探討公屋政策,有意見認為,澳門私樓已達「癲價」,居民無法負擔,加上過去公屋供應量嚴重不足,預料未來經屋開隊仍將有大量居民申請。 然而,政府目前手上只有青濤、快盈及青洲坊大廈提供合共3,170個經屋單位,當中青濤及快盈已按序通知業主辦理上樓手續,餘下的青洲坊大廈因受去年及今年兩次風災影響,正進行搶修設施(昨日更引發居民上街遊行表達不滿)。換言之,一俟青洲坊大廈完成維修及安排上樓,打後幾年經屋會出現零供應狀況,縱使重新就經屋申請開隊,那麼單位何來呢?
去年強颱風「天鴿」與今年超強颱風「山竹」,論風力「山竹」較「天鴿」還強勁,但「天鴿」造成的破壞,卻嚴重得多,單以對本澳樹木的破壞,「天鴿」期間有逾萬株樹木遭殃,但今年「山竹」全澳僅約4,500株樹木受損。箇中的玄機雖然簡單,但做起來絕不簡單。 原來,民署在「山竹」襲澳前幾天,園林綠化部傾巢而出,把全澳大部分各行樹道進行檢查、護理及加固,把一些大樹樹冠較廣闊部分移除,令其受風面減低;同時,「候營站」工作人員臨危待命,在風暴期間出現塌樹阻礙交通時,馬上頂風冒雨清理塌樹。 而為了配合澳門長遠規劃,民署計劃改種中、小型樹木,既可減少樹木損毀,又不會妨礙公共設施如「天眼」等布陣。如此籌劃,絕對是用心良苦。
「2018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推廣日暨「終身學習獎勵計劃」頒獎禮昨(14)日舉行,今年合共194人次獲獎,當中年紀最大獲獎者為78歲的鄭榮光,將近杖朝之年(80歲)仍堅持學習多門新語言。他受訪稱,學習令自己快樂忘憂,未來會繼續活到老,學到老。
下一個立法會會期即將展開,議員林玉鳳昨(14)日下午4 時假荷蘭園的議員辦事處舉行年度工作報告會,向社會匯報過去一個立法會期的工作,並在會上促請政府檢視優化現有法律制度,更好保護兒童免受性侵。 林玉鳳在會上指出,截止2018 年9 月30 日, 她在立法會上共提交46 份書面質詢、五份口頭質詢、18 次議程前發言及一次公共利益辯論動議,議題主要包括交通運輸、城市規劃、弱勢維權、醫療福利、公共財政、教育和公民參與等。過去一年,其議員辦事處共接待177 宗求助個案,牽涉近1,000名求助人,其中166宗個案已作跟進。 被問到去年成功推動的案例,林玉鳳認為在颱風「天鴿」後推動的防災及基建工作能見成效,過去一年曾多次在議會上提出多個有關防災基建進度、災害預警、避災演練的建議,也同時就低窪地區治水、抗災的建築標準、防災基建和城市規劃等議題質詢政府。一年後面對「山竹」時,政府的災害預警及善後工作均大幅改善。 對於未來一年的展望,林玉鳳表示,希望特首崔世安面對最後一年任期,能夠令所有進行中的工作不會因政府換屆而擱置,例如很多的防災基建工作等。對於社會文化部分,林玉鳳指出政府過去雖有推出不同計劃幫助弱勢,但對一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其家長的協助則較不足,希望未來能夠動用更多公共資源進行協助。
澳門目前沒有專門法律規範青少年酗酒問題。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15)日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考慮立法規管青少年酗酒。譚俊榮認為「適量嘅酒對身體係可以」,但強調青少年一定不可以染上酒癮,社文司在明年度《施政報告》將提出有關問題。 譚俊榮又稱,特區政府過去幾年重視控煙,並一直透過教育部門及民間社團推動反吸煙,效果理想。據他收到的報告顯示,本澳青少年吸煙率已降低,他認為是很大進步。他強調控煙不能一蹴即就,日後會繼續採取更多措施,以循序漸進方式推動控煙。 另外,一連兩天的第三屆澳門全民運動會昨日圓滿舉行,今屆運動會有約4,000人參與,譚俊榮認為活動反應非常好;又指現時本澳體育設施愈來愈多,亦相繼有學校加入公共體育設施網。他希望澳門大學校區會有更多體育設施,以及在新城填海區加入更多體育空間,往後每年亦會在不同時間,以不同形式鼓勵市民參與更多運動項目。
「第28屆滙業盃中學生常識問答比賽」昨(14)日假利瑪竇中學舉行首輪筆試淘汰賽。是次比賽吸引27間院校共343隊、近1,400名學生參加,競爭激烈。 教育暨青年局中學暨技術職業教育處代處長梁怡安致辭表示,期望學生取得佳績,相信自己能力,把握機會發揮所長。滙業社會文化促進會理事長區宗傑則鼓勵學生藉比賽增進知識及涵養,不要虛度光陰,力爭上游,樹立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為創建未來優質社會作出貢獻。 今屆「滙業盃」分為筆試、初賽、準決賽及總決賽四輪比賽。本屆共有初中組114隊及高中組229隊參加筆試比賽,每個組別將各有64隊入圍初賽,初級組初賽於12月4日及5日舉行,12月6日及7日將會進行高級組初賽,12月9日則為準決賽及總決賽。為隆重其事,大會將於12月4日舉行開幕禮,並擬邀請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及教育界人士擔任主禮嘉賓,並請到澳門著名音樂總監兼唱作歌手蘇耀光作表演嘉賓。 為吸引更多學校參與,今屆「滙業盃」特色眾多,其中包括增設競猜「你的心水冠軍隊」,並增添動作題、策略作答題等多元化題 目;是次比賽優勝的學生,報考澳門大學、旅遊學院及澳門理工學院入學考試科目可獲加分;比賽獎品豐富,勝出組別的每位同學均可獲得獎學金,分別為冠軍2,000澳門元、亞軍1,500澳門元、季軍1,000 澳門元、殿軍500 澳門元。
非法旅館又出新招。治安警根據舉報,在新口岸區北京街大廈搗破首個引入「太空艙」床位的非法旅館,當場拘捕兩名負責招攬客人的內地女子以及一名逾期逗留的男子。警方續追查經營者,涉案單位已被旅遊局查封。 治安警本月初接獲舉報,指上址有人經營非法旅館。本月11日下午1時採取行動,於相關單位內發現三男三女,其中兩名分別為40及50歲女子懷疑負責招攬客人,其餘四人為住客,六人均是內地人。當中一名約30歲的男子被揭發逾期逗留。 治安警表示,今次是首次在本澳發現有非法旅館使用膠囊床經營,是次搗破的非法旅館為四房一廳的單位,經營者於客廳中放置四個「太空艙」床位,租金為每日300港元。另外房間亦可出租,租金另計。 (治安警察局圖片)
為支持助力青年人在大灣區中「奮鬥青春、放飛夢想」,全力以赴為大灣區青年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條件,特區政府於前、昨兩天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金光會展中心舉行「奮鬥青春、放飛夢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開幕儀式前天(13日)上午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等嘉賓出席。
「太陽城集團第65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於下月15日至18日舉行,大賽車組織委員會於前(13)及昨(14)兩日在香港太古城中心舉行宣傳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及遊客親臨現場,近距離接觸和了解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這項國際知名的車壇盛事,氣氛熱烈。
本澳再度爆出女童遭性侵事件,隨即有人在社交網站以「#Me Too 」為題,爆出多年前也遭同一疑犯性侵,最後卻不了了之的案中案,成為西方「#Me Too 」運動風潮後本澳第一宗「#Me Too 」案件。案中教青局是否盡到責任,需要當局公布更多資料來釐清,但從教青局在回應事件時再次強調性教育的重要,可見站在保護青少年第一線的教青局,未有認清「#Me Too 」運動的本質與重要性。 「#Me Too 」運動將不同程度的性騷擾與性侵綑綁在一起,曾經引起一些爭議。摸一下大腿、搭一下肩膀,當然與強姦有程度上的區別,當中可能是錯誤的性試探、酒後的稍為越軌、或者自以為有趣的性玩笑,這些程度較輕的騷擾行為,往往會被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原諒的,甚至是可以允許的。「我只是開了個玩笑」、「我是喜歡妳才這樣」、或者「就碰了一下」,因為地位的不對等、因為場合環境的催化,或者因為關係的親近,許多輕度的性冒犯被無意識的允許,這種社會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寬容」,才是讓受害人第一時間說不出口的原因。而這才是「#Me Too 」運動所要挑戰的。 下屬被上司突然摸了一下屁股,會不會立刻大聲斥責?多數情況下恐怕不會,一來對方是上司,二來無人看見無證據,也或者不願在工作場合挑起爭執,於是下屬只能安慰自己「可能是不小心」,於是這個行為不軌的上司有了下一次再吃豆腐、甚至得寸進尺的信心。色狼從新手變成慣犯,受害的人愈來愈多。這次事件中,那位78歲的涉案導師,不也辯稱「只是調整姿勢」?根據網絡上的爆料受害者所聲稱,甚至其父母都知道這名導師品行不端,卻只是要孩子「避開他」,如果孩子不知道甚麼是性騷擾,難道連父母都不知道?所有曾經遭受職場性騷擾、校園性騷擾的受害者也不知道? 是社會一直在默許一些輕微越軌的行為,為性騷擾與性侵罪行的存在不斷提供養分,促使孩子的父母、職場的下屬選擇「家醜不可外揚」、「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形成一個站在加害人立場的社會。 當社會遇到類似事件時只知道強調性教育的重要,彷彿是在指責受害者本身有錯,只會令受害者能夠得到的支持愈來愈少,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MeToo 」運動真正教會我們的,應該是要認識到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偏袒,真正要強調的應該是性別平權教育,以及性侵個案舉報知識的普及,令每個人,無論大人小孩都知道,當這種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有甚麼資源與管道能夠利用,需要經過甚麼樣的法律流程,又或者甚麼樣的證據才能有效指控,而不是只是教人「說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