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局防治問題賭博處處長胡綺梅昨日受訪時表示,世界盃期間收到11宗涉賭波的賭博失調求助,佔今年上半年求助數字約一成,較去年同期輕微上升。當中,求助者多為30至39歲人士,求助年齡有年輕化趨勢,賭博金額為平均每月10,000元至50,000元,屬中度至重度賭博失調,她認為數字值得關注。被問到賭波求助個案上升是否與世界盃有關,她稱要待第三季評估數據再作分析。 胡綺梅稱,賭博失調人士中央登記系統自2011年設立,至今收到1,075宗賭博失調個案,嚴重個案由之前六成下跌至三成,但強調數字只反映主動求助個案,隱藏個案仍然較多。 她又表示,近年較多人選擇電話熱線或網上方式求助,自2014年當局委託聖公會開設24小時戒賭服務熱線後,主動求助人數上升,至今收到逾5,000宗熱線求助個案,另有逾4,000宗網上輔導個案。當局希望增加宣傳多媒體求助途徑,降低門檻以鼓勵賭博失調人士主動求助。
教育暨青年局副局長梁慧琪早前接受葡文傳媒訪問,報道指教青局會轉介同性戀學生做醫學檢查,引發網上熱議。她於上周六(18日)出席活動時主動向媒體澄清,並指相關葡文報章標題及內文存在誤解,事後感到驚訝,因並非當時要表達的言論內容,相信是溝通及翻譯有誤解,已經發送電郵至相關報社,澄清相關內容。 她表示,自己從未講過同性戀是病,當局品德與公民教育教材也強調學生要尊重不同人士的性取向。過往工作中,遇到學生對性別有困惑或遭遇家人及朋友的不理解時,若學生需要特別幫助,例如需臨床心理學家深層次輔導,當局可以幫助轉介尋求專業人士服務,而非診斷,更不是強制性轉介,若需轉介也會絕對保密。她又強調至今教青局以及輔導機構都未做出任何相關轉介,也沒有學生需要尋求進一步服務。 至於葡文報道中有提到梁慧琪曾指「男人不喜歡你的未來妻子在結婚前有性關係」,她回應指,當時是引用幾個研究數據,提醒學生做出相關行為前要「停一停、諗一諗」。早前言論主要針對學校實施性教育方面,不是對整個社會性觀念的界定。
一樣的刺穿車胎、一樣的探清事主身懷巨款、一樣的在皇朝區下手、一樣的來自哥倫比亞的盜匪。自2015月5月發生在皇朝區一宗刺穿事主車胎,然後扮好人再聲東擊西盜取事主放在車內巨款案件後,雖然案中兩名哥倫比亞疑犯落網,但當時有四人在逃至今。事隔三年,上周四(16日)在皇朝區又發生同類案件,幸好警方破案神速,事主的100 萬元港幣失而復得,而被捕的兩男一女哥倫比亞人士,是否當年的漏網之魚,又或是同一集團其他同黨,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被捕三名疑犯,分別為姓Parada的40歲女子,以及姓Zudirda 和Solorza的46 歲及48歲男子。三人均是哥倫比亞籍人士。 司警上周六(18日)舉行一場特別新聞發布會,講述「南美刺胎黨」犯案經過。事發上周四(16日)下午,事主為一名60多歲的本澳商人,因生意周轉需要而向友人借款100 萬港元,該友人派一名職員前往南灣區一間銀行取款並在車上點算後,事主駕車順便載同該職員返回皇朝公司。 詎料停車後,一名外籍男子敲響事主車窗,指事主後車胎漏氣,事主下車查看後果然如此,正當準備工具處理時,發現放在副駕駛位裝有100萬元現金的紙皮袋不翼而飛,大驚下報警求助。 司警侵犯財產罪案調查科接報案後展開調查,經翻閱附近店鋪及天眼系統,發現被害人在駕車前往銀行路上就可能已經被嫌疑人跟蹤,至汽車到了皇朝區停定時,期間一名男子靠近車輛,懷疑對車胎「做手腳」。司警僅一日時間,就鎖定三人身份,並將三人拘捕,起回全部款項。 但三名疑犯被捕後拒絕合作,不過,司警經梳理資料,證實三人本月12日經關閘入境,並在澳門租車,一名女同黨租用可疑車輛後提前到場部署。事發後,疑犯將車輛遺棄在公共停車場。司警相信仍有人士在逃並繼續追查。
行政會日前完成討論《輕軌交通系統法》法律草案,法案建議輕軌系統運營由行政長官以公共服務批給制度批給經營,並由補充性行政法規訂定安全技術規定及強制民事責任保險的具體條件。至於備受爭議的亂佔用關愛座將被罰款的條文已被刪去。 法案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輕軌系統運營模式;二、運營者和乘客及公眾的義務;三、票價制度及運輸憑證;四、意外及事故技術調查;五、運營者的民事責任;六、刑事責任。 運建辦主任何蔣祺表示,本澳的輕軌營運公司成立後,未必有經驗去管理如此大型系統,故政府才與港鐵簽約,借助有經驗的實體協助營運公司,到期後會通過合同讓予將港鐵的合同轉移至營運公司。同時營運公司成立後,運建辦亦會解散。 另外,諮詢期間大部分意見認為無需對不合理佔用優先座引入罰則,故相關條文會由未來營運者的乘客管理規章處理,鼓勵乘客讓座。
第一屆「澳門樂善盃」粵港澳兒童平衡車慈善賽,前(18)日於澳門會展中心舉行。慈善賽由澳門樂善行、澳門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來自粵港澳三地、年齡介乎二至六歲的200 多位小朋友參與其中。主辦方希望透過賽事讓下一代小朋友接觸到慈善體育、傷健共融的概念,關懷弱勢群體,是次活動所有收益扣除成本後,全數撥捐澳門自閉症協會,預計善款數字接近六位數。 澳門樂善行副理事長伍英傑致辭表示,自2006 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推動慈善體育活動,在國內發展扶貧建校、育才助學、援建水窖等慈善項目,踏入12 周年,澳門樂善行希望多關注本澳地區弱勢群體,繼續發揚慈善體育的精神。 自閉症個案近年增多伍英傑稱,近年來本澳自閉症個案逐漸增加,但社會大眾在認知和關心上不足。此外,兒童平衡車在澳門亦逐漸開始流行,很多家長在周末都會帶同子女外出,透過平衡車認識新朋友、享受親子樂趣。有見及此,澳門樂善行將平衡車比賽與關懷自閉症兩者結合,舉辦今次慈善賽,將報名費用、現場義賣所得,扣除成本後全數捐給澳門自閉症協會,為自閉症兒童、家庭提供支援。 活動當日,200多位小朋友連同家長「以車會友」,現場氣氛熱鬧融洽。來自廣州的蕭小姐表示,自己兩歲的女兒已經練習平衡車大約八、九個月,認為平衡車運動可讓小朋友接觸戶外環境,父母可以長時間陪伴,是一項很好的親子活動。 她稱,慈善賽特別有意義,日後亦會向女兒教導關懷弱勢的觀念。
國務院上周四(16 日)宣布,港澳台居民證件便利化措施將於下月1 日正式實施,港澳台居民日後可申領內地居住證,享有相關的權利、基本的公共服務和便利。國務院辦公廳昨(19)日於其官網發布《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通知,指出港澳台居民若有意願申領內地居住證,需前往內地居住半年以上,同時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
未來港澳居民在內地將有新的身份證件可申領,享有的權利與服務也將增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16)日正式公布,自下(9)月1 日起,符合條件的港澳台居民將可申請內地「居住證」,享受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繳存提取住房公積金等三項權利,以及六項基本公共服務與九項便利措施,而「居住證」上將載有公民身份號碼,澳門為「820000 」開頭,這是內地首次明確港澳居民的公民身份號碼。 特區政府昨日表示,實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制度,是為港澳台居民在內地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便利,特區政府向中央表示衷心感謝。
今年10月10日是善豐花園「爆柱」事件六周年,縱然有行政長官崔世安「拍心口」表示,無論小業主要拆卸重建或加固重修,政府都全力支持,而江門同鄉會亦已墊支一億元協助重建,可謂「萬事俱備」。惟司法取證程序已開展逾兩年仍未完成,檢察院還未有透露完成時間表,一眾小業主只能繼續無限期等待,不知何時何月才能回到昔日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