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3)日繼續細則性審議《規範進入娛樂場和在場內工作及博彩的條件》修訂案。 委員會主席何潤生引述政府表示,經與中介人協會及中介人僱主進行基本溝通後,將充分考慮及研究是否在法案內增加禁止其屬下的公關、清潔和餐飲等工種人員,在工餘時間進入賭場的內容,但須完成相關程序,才能作最後確認。至於外判員工則以清潔及保安等工種居多,流動性均較大,令到執行上存較大困難,故初步維持不會納入法案。 何潤生稱,政府接納委員會意見,在法案中允許衛生局監察衛生及民署執行食安工作方面的人員進入娛樂場執行職務,亦指出政府會考慮為執行公共職務而進入娛樂場的部門中加入勞工局及司法警察局。政府代表解釋,逐一列舉部門是希望作嚴格管理。
隨著逸園賽狗會停運遷離,餘下的533隻格力犬仿佛亦成為「無家可歸」的棄子,雖然逸園方面不斷提出安置方案,但時間一天天過去,仍未見有具體落實跡象,格力犬現在仍困於狗場狹窄的「牢籠」內。民政總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昨日表示,上星期收到逸園賽狗會提交的新安置方案,建議將路環一幅農地用於飼養格力犬,並已得到工務局認同。戴祖義稱,民署認為方案具可行性,已派員到實地考察,又要求逸園提交確實的落實進程。
集結在南海一帶的熱帶風暴「貝碧嘉」不斷在廣東西部沿海徘徊,本澳自9 日懸掛一號風球、11 日改掛三號風球後至今未除下,昨(13)日「貝碧嘉」強度再度升級,據廣東省氣象局發布消息,「貝碧嘉」將繼續在廣東西部海面徘徊擺動,可能於今晚前後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在廣東西部沿海地區再次登陸。 本澳氣象局昨晚持續懸掛三號風球,預料未來數日天氣仍有大驟雨及雷暴,預計今日凌晨至上午風力會有所增強,但懸掛八號風球機會中等,而藍色風暴潮警告仍然生效。 超長命 近海迴旋逾兩圈新華社引述廣東省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林良勳說法,指「貝碧嘉」具有「路徑複 雜、生命史長、多次登陸、降水猛烈」等特性,已在近海迴旋超過兩圈,未來仍將維持三天以上,遠超南海颱風一般三至四天的生命史。廣東省氣象台預計,今明兩日粵西和珠三角沿海市縣會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出現。 由澳門命名 意指「牛奶布丁」值得一提的是,「貝碧嘉」名稱是由澳門提供,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 年決議,將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建立統一識別方式,由附近海域14 個國家與地區的颱風委員會各提供十個名稱(共140 個),再由日本東京氣象中心負責依排定順序命名,「貝碧嘉」便是本澳十個命名之一(圖),涵義為「牛奶布丁」。而去年8 月23 日造成本澳重大損失的「天鴿」颱風,則是日本的命名。
受三號風球及天文大潮影響,藍色風暴潮警告同時生效,內港水位昨日持續上升出現水浸。氣象局水位監測系統資料顯示,內港昨日早上11時25分許錄到0.13米高的水位;有附近商戶指每逢水浸就做不了生意,亦有商戶表示「既來之,則安之」。 記者昨日上午10時許於內港一帶所見,水位浸至約腳踝位置,行人均要涉水而行,車輛駛經栢港停車附近更是水花四濺;警方亦有增派人員到現場維持交通秩序,行車交通狀況暢順。 有貨車司機表示,浸上來的都是鹹水,「揸車搵食」在就算水浸都要駛過去,令貨車車底很容易就會生銹。有凍肉鋪東主表示,每逢水浸就做不了生意,客人同車都進不來,送貨亦送不出去,但就指昨日水浸情況較前日緩和。有附近魚販商戶指多年來已習以為常,「既來之,則安之」,認為影響不算太大,但亦有向政府申請安裝防浸升降台,但仍在候批當中,至於何時才能安裝到,商戶就話:「咁要問政府先知!」 (陳宇東攝
於去年「8.23 」風災中損毀車輛換新車的特別稅務優惠法案,今(14)日正式生效開始接受申請。財政局表示,於2017年9月18日前已向交通事務局註銷車輛、且符合法定條件的人士,今日起可辦理特別稅務優惠的申請手續,有關表格可於財政局網頁下載。 財政局稱,申請人可透過位於南灣的財政局大樓、新口岸龍成大廈收納處、氹仔接待中心及北區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的自助服務機,以及財政局網頁查詢有關稅務優惠金額,亦可致電2833 6886查詢。 (資料圖片)
中區某學校一名未成年女學生,今年2月與同校的19歲學長發生性行為,期間未使用避孕套,直到上月女學生發覺生理周期異常,經檢查後才發現已經懷孕,女學生家人報警追究。 案情指出,這名未成年女學生,去年底與同校19歲學長相戀,今年2月首次在男生家中發生性行為,兩人未有使用避孕套。直至上月,女學生發覺生理期不正常,在學長陪同下求醫,證實懷孕。女學生家人得悉消息後大為震驚,憤怒之下決定追究責任,前(12)日晚間向警方報案,案件目前轉交司警處理。警方目前正進一步調查中,涉事男學生去向暫時未有交代。 根據澳門法律,與未成年少女
《國歌法》於去年10月1日於內地正式生效,澳門隨即修法配合。立法會昨日以27票贊成、兩票反對及兩票棄權一般性通過《修改第5/1999號法律〈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法案。 法案建議在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士應肅立,不得作出不尊重國歌行為,違者可被科處2,000 至10,000 元罰款。
本澳樓巿加辣再加辣,結果...... 依然升不停﹗ 整體樓巿均價7月上半月每平米109,991 元(澳門幣,下同),均高於6月上半月的106,760 元,以及5月上半月的109,986 元,顯示樓巿持續上升,與眾多地產中介機構預測一致,估計應有5至10% 全年升幅。似乎未來加息可能給樓巿陰霾未足以影響到一眾買家的決心,的確,如果我是買家的話,以政府目前樓巿政策的「辣度」為衡量,亦無必要恐懼,更何況外圍因素! 今年2月8月政府推行「取得印花稅」針對持有多個物業的樓巿投資者,以及下調青年首置按揭成數,至今己過了半年時間,期間樓巿買家「跟隨」政府「引導」,800 萬元以下的單位成交大增。根據財政局資料顯示,5至6月份的全月成交量均達1,000 宗的水平,價格方面更按月錄得增幅,主因放寬首置的措施釋放了市場一部分的購買力,推動市場交投氣氛活躍。 7月整月的成交數據還沒有出台,但估計表現與5及至6月無異,都係一千上下。 口口聲聲的「辣招」,實情是暗地裡地地道道的「甜招」,7月尾地產中介在回顧過去上半年樓巿表現時已表示,措施推出後,上車客明顯增加,目標亦集中於港幣775 萬元的物業;而部分業主藉機套現,轉投三房或四房戶型的單位,總價介乎約1,000 萬至1,300 萬元水平。 首置青年按揭成熟下調令到一些單位刻意上調至政策上限價格水平,例如原本只值港幣760 萬的,一下子加價至775 萬,反正首置青年買家都可以借到八成,何樂而不為?但15萬元不是小數目,一個普通打工仔不吃不喝多久才能儲到這數目? 政府原本的青年首置按揭成數收下調一成,目的是希望減少青年人負擔,但照目前走勢,其實沒有甚麼分別,年輕首買家甚至付更多於一成按揭的首期。其實可以防止情況演變至這樣,政府見政策如果功效一般,其實寧快刀斬亂麻,取消了,頂多被按個「朝令夕改」的罵名,總比好過負上一個表面是「辣招」,但實情是「甜招」,還原基本步的無效之舉。試想想,辣誰品嚐?還不是現在的年輕人!甜誰品嚐?得益者還不是原來的投資者。
九名官委及間選議員上周二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不點名批評蘇嘉豪議員上月30日在立法會細則性討論《設立市政署》法案發言期間,高呼「還我市政民主」,之後再「丟紙」轉身離場表示不滿,行為橫蠻無理及譴責其「不尊重議員及議事規則」。蘇嘉豪昨日在立法會本會期最後一次全體會議上出言「還拖」,在議程前發言時指官委議員「總動員」圍攻一名民選議員是政治制度既得利益者一次「報復」,指立法會官委制度是葡殖時期留下不公平的政治「惡制」,理應取消,保留官委制度只是助長立法會繼續成為市民口中的「垃圾會」。 直選議員宋碧琪其後在議程前發言時指責蘇嘉豪的發言,指《基本法》訂明立法會是由直選、間選及官委議員組成,取消官委議員是違反《基本法》,又稱不知為何蘇嘉豪的言論會「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 黃顯輝議員更引用《立法會議事規則》第71條第二款,認為蘇嘉豪發言中提及「垃圾會」的言論,對立法會構成侮辱,他對蘇嘉豪的發言表示抗議。立法會主席賀一誠表示,會把抗議交由章程及任期委員會研究有關規條。
新馬路維修渠道及建造雨水收集井工程進度理想,將提早半個月完成, 明(15)日可竣工, 在交通事務局協調下,可於後天(16日)陸續恢復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