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姑民俗文化節一連兩天舉行

弘揚普世度眾 祈澳門繁榮穩定

第六屆澳門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系列活動前、昨(8及9日)兩天舉行,並於前晚在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歡迎晚宴,來自兩岸四地專家學者與善信參與盛會,弘揚陳靖姑精神,為祖國統一大業,為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順利推進貢獻綿力,澳門中聯辦協調部部長傅鐵生、研究室主任高其興、福建省政協秘書長陸開錦、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臧傑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秘書長黃棣樂、旅遊局代局長程衛東等出席。 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由澳門臨水宮值理會、澳門順天聖母陳靖姑文化研究中心主辦,值理會會長陳信光致辭表示,澳門是中西文化匯聚城市,有獨特文化氣息。多年來,福建鄉親積極弘揚家鄉傳統文化,豐富澳門文化內涵,2013年在信眾努力下成立澳門臨水宮值理會,將順天聖母陳靖姑分靈到澳門,讓居民對順天聖母陳靖姑有更多認識,弘揚普世度眾、捨己為人服務精神,更希望能為澳門宗教文化多元增添新元素和內涵。 澳門陳靖姑民俗文化節是澳門臨水宮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盛大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意義深遠。一方面宣傳順天聖母陳靖姑靈跡傳說,弘揚教義,勸化世人;另一方面,通過不同活動,深入挖掘臨水文化於現代社會普世價值,營造和諧友愛、守望互助社會氣氛。同時邀請不同地區法師團共同舉行大型祈福法會,祈求澳門繁榮穩定,大家安居樂業、生活美好。

10/08/2018
78241

永福圍與格力犬的喜怒交錯

就在為格力犬無家可歸、傷疲交煎下還要被人閹割的悲慘遭遇而憤憤不平之際,喜聞鏡湖慈善會慨贈政府永福圍13間百年青磚老屋,作為文化保育之用。格力犬事件已引起廣泛關注,但奇怪從來沒有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為這些動物發過聲,譴責過狗會的不義、或建議過有用的方案,真的讓人為這群尊貴的議員感到遺憾。至於永福圍這寶貴資源,政府真的要好好善用,莫又諮詢來、研究去,最終公帑及時間花去了,依舊原地踏步。 澳門古舊建築的保育工作, 近五年來的確進展緩慢,單是一個荔枝碗船廠的文物諮詢、研究、評定, 就搞了三年, 至今仍未啟動改建工程。渡船街一號,拖了四、五年,最終並沒有評為文物,卻令業權人幾千萬投資,差點泡了湯,這幾年的光陰虛耗及與官員周旋的折騰,可沒見政府給予人家半點賠償。至於愛都酒店,又是一個拖至幾乎讓人忘記它存在的案例。 其實,如何保育及利用有歷史價值的古舊建築,特區官員何不直接往上海取經?只要看看上海黃浦江沿岸一系列古舊建築的善用,看看有百年歷史的滙豐銀行大樓,巍峨宏偉外貌依舊,如今就搖身一變成為浦東發展銀行; 1933 年建成的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大樓,那種恢宏氣魄今日那裡得見,卻沒有因政治因素而拆卸,如今改為體育學院辦公樓……這類個案太多了,上海目前約有1,058 處古舊建築改裝後變成政府部門用地、酒店、商場、商業用辦公樓等,就因為上海的保育工作做得太好了,使她成為全中國的典範。當然,這緣於上海當時的特殊政治地位,華洋雜處,租界眾多,但也要其後的市政府有魄力有遠見才能成事。 反觀澳門,400 年歷史底蘊, 絕不較上海遜色,歐陸式建築處處,亦不乏中國特色的歷史建築,永福圍就是清末民初的產物,若政府有心做好保育,不妨參考上海經驗,把這13間青磚老屋,改成政府部門的辦公樓,一來解決部分政府部門外出租樓的問題,二來省卻公帑,三來把這殘舊的青磚屋,重新賦予生命,美化都市。即使租給文創團體,一樣功德無量。 格力犬和永福圍本來沒有任何關係,但落在政府手中,就有關係了,關係的是政府的行政主導能力,政府如何責成屢賭「白頭片」的狗會妥善處理格力犬,就關乎政府的管治能力及威信; 如何盡快制訂永福圍13間青磚屋的規劃方案,同樣考驗政府的行政效率及魄力。

10/08/2018
2279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