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兼任的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一職,一年任期昨(19)日屆滿,氣象局昨日宣布,今天(20 日)起由鄧耀民擔任代局長,梁永權擔任代副局長。 去年8月23日,強颱風「天鴿」吹襲澳門,造成10死200多人受傷,經濟損失至少114億澳門元,坊間質疑氣象局發放訊息混亂、不準確又延遲,批評氣象局失誤,失職、失責,要求時任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應問責下台。馮瑞權次日辭職,及後被科處撤職的紀律處分。去年9月20日,行政長官委任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以臨時代理方式兼任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的職務,為期一年。(資料圖片)
被稱為今年「風王」的超強颱風「山竹」,本周日(16日)正面吹襲澳門,特區政府從「山竹」逼近的前一夜、15日晚上9時氣象局懸掛三號風球後三小時就開始嚴陣以待,啟動「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開放避險中心等民防工作,抗災工作持續46個小時。行政長官崔世安昨(18)日下午召開颱風「山竹」工作總結匯報會議時指出,今次應對「山竹」的部署整體順利,沒有造成重大傷亡,市面出現的各種影響相對來說是預期之內;就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特區政府還要持續推動大量工作,目前主要包括加強特區內的基礎建設、盡力加快在與內地合作建設擋潮閘的計劃,以及繼續強化自身隊伍的培訓和建設等三方面。
本澳時間昨(18)日上午近7時,美國正式公布將自9月24日(下周一)起,對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課徵10%關稅,並預計自明年1月1日起將稅率由10%上調至25%,當中涉及無線網絡路由器、行李箱、汽車輪胎等逾5,700個品項,較之前兩波關稅措施包含更多消費品。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揚言,若中國實施反制措施,將會再推出新一波2,670億美元商品關稅。 商務部發言人昨日下午回應,對美方執意採取關稅措施表示遺憾,但強調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中方將不得不同步進行反制措施。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午在民防行動中心召開應對超強颱風「山竹」工作總結匯報會議,出席會議的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會後總結表示,在保安範疇上,仍有需要改進之處,例如如何優化撤離工作,持續更新救援設備,防災更具針對性等;民署認為停課停工讓風後收集垃圾流轉率加快;澳電則指未來若要拉閘停電會提早發布消息。
新口岸上海街怡濤閣兩個高層單位今年7月下旬,連環發生兩宗室內盜竊案,兩名事主合共損失約28萬元財物。司警接手調查後並沒有發現兩單位門窗有被撬毀痕跡,但就在窗台上發現幾個鞋印,問題是賊人居然爬上事發的18及23樓那麼高的樓層,倘若屬實,其身手相當驚人! 司警憑著鞋印進行科學鑑證,推斷賊人的身高及體重等身體表徵,再將大廈閉路電視在案發前幾小時出進人士,進行模擬比對,初步鎖定一名尾隨住客進入大廈的神秘男子,經臉容識別後,再鎖定其身份。終至上周六(15日)超強颱風「山竹」襲澳前一日,疑人經關閘抵澳,未知是否準備趁颱風期間再行犯案,但他已再無機會,因為他前腳甫過關,即被司警擒獲。
超強颱風「山竹」挾雷霆萬鈞之勢吹襲澳門,在政府各部門及在市民齊心協力配合下,全力以赴做好防災工作,將颱風引致的破壞減至最低,風球除下後馬上開展復原工作,風後次日社會秩序基本恢復,居民重過正常生活。總結今次經驗,天災難避,官民齊心,有預案部署防災抗災,加强居民防災意識,配合當局措施,可以應對任何災害。 「山竹」強度、中心風力及半徑範圍,與去年「天鴿」強颱風有過之而無不及,十號風球一共懸掛了九小時,是半個世紀以來最長,但所造成的破壞,遠遠低於「天鴿」,雖有40人受傷,大部分都是輕傷,未造成人命損失,意外事故僅是零散強風吹塌高空物品等,主要原因是政府與民間預防工作到位,資訊透明度高,加強民間配合預防工作,達至事半功倍。 去年8.23「天鴿」風災造成嚴重破壞及重大傷亡,政府吸取教訓,擬定一系列措施應對颱風及風暴潮造成水浸情況,並進行多次低窪地區疏散演練,政府跨部門做足準備,由宣傳、預警、部署和動員, 安排妥當, 協調有序, 在今次強颱風「山竹」吹襲,實踐證明「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能有效保障居於低窪地區居民安全,當紅色風暴潮警告發出後,即啟動「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16個避險中心同時開放,保安部隊人員協助有需要人士有序撤離。資訊發放方面,在今次颱風吹襲,當局資訊透明度高,氣象部門加強颱風宣傳,滾動式發布預警訊息,定時發布颱風動向,提醒居民和旅客提前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天鴿風災後,特區政府改革民防架構,由29個部門組成民防行動中心,過去一年長期準備和宣傳教育,社會各界和市民的民防意識大幅度增強,支持和積極配合政府民防應急工作,提前做好各項應對準備事項; 在「山竹」颱風中能全力應對,卓有成效,特區政府各範疇、民防行動中心及民防架構成員,在全澳巿民團結協作、守望相助、全力及有效應對今次颱風,將傷亡和損失情況減至最低。 去年天鴿颱風過後,滿地垃圾及倒塌樹木,阻礙交通,今次風災後當局安排有序,八號風球卸下,保安部隊人員寅夜出動迅速有序開展清障行動,令交通回復正常,風災後次日,社會秩序及市民生活已基本回復正常。
沙梨頭叢慶北街添慶大廈有食店昨天中午發生一宗罕見意外,一名員工使用火水爐煮食時,火水爐後面牆壁的磁磚疑因熱脹冷縮爆裂,他的右手掌、右前臂和左右小腿被裂飛的磚片割傷,現場地面亦留有不少血跡,救護員即場為傷者進行包紮後,再送往山頂醫院治理。消防經初步調查,排除意外是因爐具問題引起。 消防昨午約1時接報,叢慶北街添慶大廈一間地鋪食店發生火警 ,消防到場後沒有發現明火及煙,但現場有一名男傷者手腳均被割傷。消防稱,男傷者為一名63歲的本澳居民。經了解,男傷者早前用火水爐煮食,期間火水爐後面牆壁的磁磚突然爆裂,鋒利的磚片四飛,他不幸被如刀片的磚片割傷身體多處,幸傷勢不重,送院治理後無大礙。 現場沒有人士需要疏散,其後事件已交
超強颱風「山竹」過後,本澳沿岸海面出現大量漂浮垃圾,海灘垃圾亦有所增加。海事及水務局現正加緊清理海上垃圾,清潔尅公司亦正清理海灘垃圾,亦有公司和團體自發組織清潔沙灘行動,共同努力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局方會持續加緊進行海上清理工作,並加派人員在黑沙和竹灣海灘巡視。惟清理過後,可能又會有垃圾隨水漂流而至,市民如發現海面、沿岸或海灘有垃圾積聚,可致電6618 8644通報。局方亦呼籲海事業界和市民共同維護本澳環境衛生,切勿亂拋垃圾。 另外, 黑沙海灘日前出現的海沙流失情況仍然持續,以致石塊露出沙面,竹灣海灘則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局方呼籲市民和旅客在黑沙海灘遊玩或進行水上活動時應留意有關情況,並聽從現場工作人員指示,注意安全以免受傷。
被稱為今年「風王」的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在澳門中聯辦關心支持下,社會各界團結一心,及早做好各項防颱準備,有效抵禦「山竹」,將損失降到最低,值得驕傲和自豪。 相對一年前的「天鴿」颱風肆虐雖仍歷歷在目,也正因為「天鴿」肆虐的慘痛經驗,澳門特區這次應對「山竹」,可以說是嚴陣以待,積極有為,由上至下高度重視,行政長官用心為民,親自坐鎮,指揮有度,各司領域配合更透過民防架構調度各種力量,團結社會各界,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其中幾點值得一提。 一、憂患意識,充分準備。 特區政府一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行政長官親自到低窪地區視察,並主持跨部門民防會議,各部門充分合作,除以多種管道呼籲居民做好準備,更有效發揮跨部門機制,加強宣傳及防風準備,協調各項糧油食品、瓶裝食水供應,確保低窪及有需要市民順利撤離及疏散。 二、創新機制,以人為本。 這次應對「山竹」颱風,當局有幾點創新措施為市民認同和支持。首先,為免風災會引致車輛被損毀及人身安全的情況,政府與博企協調開放停車場供市民泊車,保障安全。其次,為考慮 博彩公司員工上下班及旅客人身安全,採取史上(賭權開放後)首次暫汀業,充分保障博彩從業員的生命安全,並與內地部門充分協調對通關口岸採取措施提早宣布閉關,以減免壓力及調動增強援助防災。 三、迅速救災,爭分奪秒。 「天鴿」後特區政府採購了相應的設備如橡皮艇、水上電單車等,並加強人員培訓及機制建設,使得疏散、封路及救援上有效、有序開展,改掛八號風球後,民防架構立即開展包括清理路面,保障路面暢通等各項工作。有關水、電,電訊公司等亦立即配合,盡快恢復供應,將對市民影響降到最低。 同時,社會各界及市民大眾團結一心,面對今年風王「山竹」,積極配合及支持政府相關工作,響應當局呼籲做好適當的乾糧、食水準備,在低窪地區市民亦配合撤離,減少救災壓力。此外,在颱風期間,亦互相關照,彼此關心,互通訊息。在善後方面,亦發揮守望相助、互助互愛精神。不少團體和義工亦積極參與救災及義工工作,協助特區政府有序推進清潔善後市面環境。 毋庸置疑,相對於2017年「8·23天鴿」風災,這次應對「山竹」風災,雖然仍有水浸、塌樹、人員受傷等情況,但可以自豪的說,澳門特區及公務員團隊尤其前線人員在這場戰役中是完勝,每個市民都應該為有這樣的政府及公務員而驕傲和自豪。 從市民大眾及各界人士的反應,均對特區政府應對風災舉措給予很高評價,積極點讚。作為澳人一分子,本人及本會對尊敬的行政長官、特區政府各主要官員,公務員團隊尤其是前線公務人員在應對「山竹」颱風的積極應變、勇敢作為給予高度讚揚。特區政府贏得抗災勝利,也贏得民心。社會各界亦在抗災中發揮「澳門精神」,促進團結,提升公民意識,加深愛國愛澳情懷。所謂患難見真情,天災無情,澳人有愛,我為澳門抗災勝利點讚,為特區政府積極有為點讚,更為澳門社會各界互助互愛精神和正能量點讚。 「山竹」一役,充分體現出特區政府的進步。因此,我想藉此機會呼籲社會各界,宜更多以正能量看待特區政府的進步,給予特區政府鼓勵、支持及信心。只有增進官民互信及團結一心,相信定能夠如抗災一樣,乘風破浪,共建更加美好的家園。 最後,希望特區政府以謙虛態度積極面對各種挑戰和災害,「山竹」雖已過去, 但第24號颱風「潭美」緊隨其後,可能在未來數天影響澳門,特區政府不可掉以輕心,應在檢視應對「山竹」的經驗上,更進一步優化防災抗災機制及完善各項工作,保障全澳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澳門的長遠可持續發展,讓我們共同努力,相信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比今天更好!
中國建設銀行澳門分行將於後天(21日)晚上6 時30 分至24 日(周一)上午9 時進行核心業務系統升級。建行澳門分行副行長陳大精表示,系統升級期間,雖有短暫時間暫停辦理各項業務,但也將通過應急服務安排滿足客戶緊急需求。升級完成後,將為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多元的金融服務,服務功能更加便利,業務處理效率也將大大提升。 陳大精介紹,本次建行澳門分行核心系統升級,是建行集團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公私一體化版本在建行海外分行的首次落地,也是建行集團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現實舉措,得到了集團的高度重視,調動了集團內北京、上海等六大開發中心及建行(亞洲)、澳門分行近千名開發及測試人員參與了該項目。 伴隨著新一代核心系統的上線,建行澳門分行還推出了全新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及互聯網站,服務管道將更加立體多元,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效率也更加快捷。新版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可實現7*24小時的同行、跨行及向海外匯款功能,並且可以於線上預約辦理業務的網點,在預約的時間內,即到即辦,將大大節省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