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於上世紀80年代,澳葡政府提出南灣整治計劃,直至1991年,時任總督核准《南灣海灣重整計劃之細則章程》,並由南灣發展有限公司出資進行填海工程。該公司曾介紹,《南灣海灣重整計劃》還有十多項特別負擔,如電力、電訊、排污、綠化、建2.5公里道路等,整個計劃耗資逾100億澳門元,該金額相當於現今的近千億元。 澳葡政府其後將部分地塊批租給該間公司,其後逐漸轉移到公司屬下多間子公司。政府當時亦保留了數幅土地,後來分別用於興建新立法會大樓、終審法院和中級法院大樓、初級法院大樓等。 16幅臨時批給土地未有完成開發利用,期間亦曾有消息爆出,指南灣湖C、D區將興建百米高樓豪宅,恐影響主教山與南灣湖及新城B區視廊觀景,惹來社會反對聲音。 在《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公開諮詢期間,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曾表示,必須要保護主教山與南灣湖以及舊大橋互望的景觀,文化局將在計劃中加入相關的景觀視廊。社會意見亦呼籲,當局應公布南灣湖一帶的城市規劃以及建築限高,避免珍貴景觀遭破壞。
澳門年度國際體壇盛事、第65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簡稱「大賽車」)將在今年11月15日至18日舉行,「大賽車」組織委員會昨(16)日假澳門科學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太陽城集團成為本屆賽事冠名贊助商。今年大賽車共有六項賽事,包括「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盃」、「國際汽聯GT世界盃」及「國際汽聯世界房車賽」。除上述賽事外,四項主題大賽還包括「第52屆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連同「澳門房車盃賽」和今年新增的「大灣區盃賽」,組成本屆精彩豐富的賽程。
澳廣視成功取得「 2018 FIFA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澳門地區獨家播出權,將於6月14日至7月15日透過電視頻道《澳視體育》、《澳視高清》、澳廣視網站tdm.com.mo及TDM App(網上直播只限澳門地區),為廣大球迷全程直播世界盃決賽周全部64 場賽事,與全澳球迷一起狂歡俄羅斯至激夏日。 按最新專業調研公司報告,估計超過16萬觀眾將透過澳廣視收看俄羅斯世界盃賽事。澳廣視執行委員會主席白文浩表示,澳廣視用了約年半時間洽談直播世界盃版權問題,在今年3月才完成合同細節。他又指,今屆俄羅斯世界盃比賽時間較早,加上各隊實力平均,預計可吸引更多觀眾收看賽事。
澳門樓宇檢測學會會長胡祖杰昨天表示,本澳常見的樓宇問題普遍是非結構性問題,例如鋼筋外露、大廈有裂縫等,最擾民是滲漏水問題。胡祖杰認為,雖然《都市建築總章程》規定樓宇每五年要檢查,但因無罰則,難以推動市民驗樓。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探討强制驗樓和維修問題。出席節目的胡祖杰認為,政府應設強制驗樓時間表,並對殘破樓宇給予資助或無上限的免息貸款。他又稱,參考香港經驗,有必要設立罰則,假如無罰則,不願意分擔維修費用的小部分業主便會影響大部分業主的參與意願,令他們也不願意分擔。 胡祖杰希望市民意識到,驗樓和維修就像人生病去看醫生,如果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和治療,便可減低治療費用和更快痊癒;樓宇健康也會令樓宇升值。他同時呼籲市民在裝修時不要胡亂更改家居間隔,否則會影響樓宇狀況。 他又提到,去年「天鴿」風災後,仍有部分樓宇玻璃窗戶用木板圍封,但雨季來臨,他擔憂容易造成對他人傷害,希望相關部門可發出指引或命令強制維修,業主本身也有責任和義務維修。 同場出席的民建聯大廈事務諮詢委員會主任袁漢均亦認同,強制驗樓應有罰則,但現時低層樓宇無大廈業主管理委員會,而且住戶大多年紀較大,召集開會有困難,希望政府提高在支援維修樓宇資助,減低每戶分擔的維修費用。
澳門工人文化影藝會受寰宇天下業主管理委員會邀請,於母親節當日在寰宇天下三樓會所舉辦「愛國懷舊電影欣賞晚會」,放映彩色國產戰鬥故事片《八月一日》。「愛國懷舊電影欣賞晚會」由澳門工人文化影藝會主辧、澳門基金會贊助,影片講述南昌起義的偉大歷史事件及意義,通過對年輕的共產黨領導集體在生死攸關的緊要時刻,苦苦尋找正確道路的眞實再現,彰顯一種追求眞理的探索勇氣和獻身精神。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形象,在影片中得到較充分的展示刻晝。影片還精心塑造了一批基層官兵的形象,豐富了人物形象和故事內容。
澳門婦女體育總會(下稱「婦體會」)本周一(14日)舉行全體會員大會,選舉新一屆行政架構,會長黃潔卿感謝會員長期以來對婦女體育總會工作的支持,勉勵婦女體育總會繼續努力,為澳門婦女體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理事長林婉妹表示,去年舉辦連串大型活動,深受歡迎及取得一定成效,今年重點活動包括7月15日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舉辦「第六屆全澳婦女健身展示大賽」,藉活動提升婦女對健身活動的興趣,展示健身的美好體魄。此外,為推動幼兒體育運動,注重身心健康發展,今年8月再與婦聯合辦「2018 籃球豆丁友誼賽」。 澳門婦女體育總會第四屆行政架構任期屆滿,當日會員大會進行改選,林婉妹和吳嘉婷眾望所歸升任第五屆澳門婦女體育總會會長和理事長。候任理事長吳嘉婷表示,婦女體育總會將繼續發揮職能,團結澳門各界運動愛好者,支持、配合特區政府開展大眾體育,為婦女體育事業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好家園貢獻力量。
為加強各刑偵及刑事技術部門的協調和應變能力,提升偵查工作效率,司警局多個部門於昨日在新城B區進行兇殺案犯罪現場勘查演習,模擬一名男子因金錢問題與生意夥伴發生爭執被殺害,其50萬港元現金亦被掠走。司警局接報後,迅速前往現場進行調查搜證,即時啟動犯罪現場勘查程序,借助高科技勘查技術偵查案件。是次演習司警約派出90多名人員參與,司警局表示,整個模擬演習順利,達到預期效果。
?近日有關廣東話是否母語一事,在鄰埠香港鬧得熱烘烘,這股「捍衛」廣東話的風亦吹到澳門,不少澳門網民亦紛紛換上「我的母語是廣東話」為社交媒體頭像,澳門人對此話題 如斯敏感,因當局年前推行「普教中」曾在社會鬧得沸沸揚揚,加上統計局調查指澳門青年講粵語比例十幾年來持續下跌,不禁令人擔憂廣東話在本澳逐潮失傳。 引發這一個爭論源於香港教育局網上教學資源中一篇題目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的文章,稱粵語只是漢語的一種, 不符合「母語」的含義。此事在香港引起廣泛討論,不少名人、學者均發表意見撐廣東話。在澳門,廣東話亦是最多人使用的日常用語,故不少網民都有參與相關討論,並指不時在街上聽到學生說普通話,擔心廣東話在澳門的主流地位岌岌可危。 近年來隨著大量外來人口遷入澳門,網民擔心廣東話失傳其實不無道理,根據統計局今年初數據顯示, 從2001年到2016年,15到29歲青年人口中,以廣東話為日常用語的人雖然從八萬多人上升到超過12萬人,但佔比就從84%下降到77% ; 而以普通話為日常用語的青年, 由2001年的2.8%上升到2016年的9.1%,人數就由2,000多人上升到14,000多人,增幅驚人。 因牽涉到本土文化、身分認同等複雜問題,普通話和粵語兩者經常陷入對立局面,廣東話是土生土長澳門人的母語毋庸置疑,但語言並非一場戰爭,每一種語言都有它的存在價值,學習多一種語言百利而無一害。 尤其澳門回歸接近20年,與內地聯繫頻繁,懂得普通話絕對有助於年輕人到內地發展,增強競爭力。 然而,教育部門近年積極推動普通話,不少學校使用普通話教學,但就並未有保護廣東話相關教育的政策。現在以廣東話為主要語言的地方愈來愈少,廣東話作為港、澳居民的母語,亦是中國文化之一,一定不可以失傳,故我們應做好保育文化傳承,勿讓本地特色文化逐潮消失。
一名醫生早前駕車在油站為其輪胎打氣時,意外發現一個屬於油站的「千斤頂」在旁,由於四下無人,涉嫌順手牽羊地將車積放入自己車內,以圖帶走據為己有。油站職員隔日發現「千斤頂」失竊,翻查監控後發現被盜過程,於是報警追究。警方調查後鎖定疑人身份,致電傳召正在醫院當值的涉案醫生到警局問話,他承認犯案,被警方以盜竊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被捕男子姓張,62歲,澳門居民,為本澳一間醫院的醫生。 案情指,本月14日早上,友誼大馬路一間油站職員檢查工具時發現店內一個價值2,000元的「千斤頂」不翼而飛。職員細心翻查監控片段後發現,本月12日下午,男子駕駛車到事發油站為輪肽打氣,在入氣後順手將車積放入車內離去。 治安警接報調查後,鎖定目標,致電傳召正在醫院當值的張某到警局接受問話,其後警方在他的車輛內尋回「千斤頂」。
為期三個月粵港澳「雷霆行動2018 」反罪惡巡查行動昨日展開,本澳警方響應行動,昨日下午5時至6時30分派出20多名司警刑事偵查員,前往路氹各大賭場進行突擊巡查, 掃蕩「換錢黨」。行動中, 司警共調查了64名可疑人士, 當中18 男10女懷疑為活躍賭場的「換錢黨」,將該28名年齡介乎21 至56歲內地男女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調查。 據悉, 是次行動司警主要針對娛樂場周邊的高利貸及黑市兌換貨幣等非法行為。整個粵港澳「雷霆行動2018 」從本月中開始, 為期三個月,直至8 月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