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巴與新時代巴士已定於今年8月1日起合併。巴士服務與廣大居民生活息息相關,任何調整都影響居民生活與出行,但交通事務局對於兩巴合併諱莫如深,兩巴8月1日起合併消息,是兩巴士員工本日10日舉行會員大會後在社交網站上透露,稱新時代及澳巴在員工大會正式宣布合併,8月1日起新時代併入澳巴。但交通局就兩巴合併內容迄今未作任何公布,備受社會批評。 巴士作為公共交通服務,任何調整應早向市民宣布,但交通局每次調整公共巴士政策,事前秘而不宣,被輿論批評為「黑箱作業」,在交通問題操作上,完全是「說了算」。澳巴與新時代巴士公司合併消息,早在社交網絡流傳,市民質疑三間巴士公司服務批給合同今年7月31日便屆滿,政府仍在商討新合同條款時,突然傳出澳巴與新時代合併,事出倉促,究竟兩間巴士公司合併後,服務市民效率能否提升,巴士服務費會否下調等問題,要求交通局交代新批給合同中整體巴士服務目標,但交通局對市民質疑聽而不聞,直至上周中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被議員追問,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始鬆口證實,澳巴及新時代將合併,辯稱按現時巴士合同,巴士公司可申請合併,只要獲政府同意即可,但對合併內容依然諱莫如深。 事實上,市民和輿論並不反對兩巴合併,只是不滿交通事務局訊息不透明,「交通局很強硬啊,連市民意見都不諮詢」是網絡上的評語,跟去年9月忽然宣布巴士加價一樣,事先不作任何諮詢,甚至沒有諮詢交通事務諮詢委員會,遑論公眾。現時距離三間巴士公司服務批給合同屆滿期不足三個月,但市民對政府與三巴商談新合同進展與內容一無所知。巴士服務是重大民生議題,政府任何決策都應諮詢公眾及聽取社會意見。 市民期待政府在商討巴士新服務批給合同條款時,首要優化現時巴士服務,改善「搭巴難」問題,但商談內容政府一直秘而不宣,卻在倉猝時間內傳出兩間巴士公司將合併,未來澳門又回復兩間巴士公司營運局面,違反2011年當局引入第三間巴士公司以加强競爭改善服務初心,市民反應是感到突然及難以理解及一直蒙在鼓裏,認為政府官員必須理解,任何措施與政策,都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拼棄官本位主義,施政必須以民意為依歸
由《澳門商報》主辦,太陽城集團總冠名的「第三屆中國(澳門)財經風雲榜暨澳門國際經貿合作峰會」,將於下月6至7日假澳門喜來登酒店舉行,屆時專家學者、政府領導、商業領袖以及各行業精英500餘人,將齊聚澳門,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引領跨界合作發展新方向。主辦單位希望藉此活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財經類權威排行榜——「財經風雲指數」,促進中國區域經濟融合及發展。 主辦單位昨(15)日中午假中土大廈舉行新聞發布會。《澳門商報》國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澳門文化傳媒聯合會主席鄧文玉(圓圖)稱,活動將以「立足世界灣區,放眼全球經濟」為主題,透過商業展示和合作洽談模式培育產業價值鏈,共建財經核心圈,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經濟群,為內地、澳門乃至世界經濟融合創新提供平台;同時,攜手推進中拉與中葡合作項目,推動本澳企業項目「走出去、引進來」,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開放合作紐帶;此外,現場還將對商業、文化、科技等方面做出極大貢獻的企業或人物進行表彰,融商業創新思維、行業交流於一體,為各行業發展樹立標桿。 《澳門商報》新媒體集團副總裁張美然引介活動情況時表示,是次峰會主要有五大亮點,包括注重解析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積極搭建國際性展示平台,注重打造權威性財經榜單評價體系,強化全媒體傳播矩陣打造影響力,表彰企業創新創業理念樹立行業典範。 據悉,兩日活動包括澳門國際經貿合作峰會開幕儀式、主題演講、「財經風雲指數」發布、項目主題推介會、中拉合作探討沙龍、項目簽約儀式、財經風雲榜頒獎盛典以及灣區考察活動八大環節和亮點。
澳門工商聯會主辦「2018青創闖天下」系列活動、大西洋銀行冠名贊助的「校園互動工作坊」,日前走進培正中學,以情景體驗互動遊戲,向學生推廣青年創業資訊。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表示,冀透過互動遊戲方式,讓中學生提前感受未來工作及創業實況,同時希望對他們將來升大選科亦有幫助。 學生分成三組參與活動,每組同學分別模擬傢俬店、零售批發店及電腦工程師,由各工商聯會嘉賓帶領學生進行體驗,帶動學生思考創業前的準備工作,強調「創業前需要做足準備,避免盲目創業」。 何敬麟表示,青年創業趨勢明確,再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發展潛力,這次校園宣傳活動希望帶出市場動態及發展方向,可提前了解畢業後的社會現況,幫助同學迎接挑戰做好裝備,提升自身競爭力。 培正中學陳敬濂副校長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政策支持下,澳門充滿機遇,強調創業源於經驗,更源於創意,希望同學把握今次的學習機會,了解國勢,自我完善。
為聽取社會對博彩職工服務的意見,博彩業職工之家(下稱「博職之家」)代會長戴煒恒、理事長盧耀華一行,日前拜訪澳門中聯辦社會工作部,獲副部長趙河清、副處長裴朝鋒及鄭奕成熱情接待,雙方就博彩從業員服務需要,進行深度交流和交換意見。 趙河清副部長肯定博彩業職工之家過去的服務,祝賀現屆理監事履新,期望「博職之家」能克服現時場地缺乏等困難,突破傳統,繼續為博彩從業員開展創新及專業化的服務。他提出寶貴意見表示,「博職之家」作為愛國愛澳的僱員團體,應發揮社團建設性作用,團結博彩從業員,強化職工的職業技能及素養,促進博彩業良性發展;並應以個案工作為媒介,切實地協助受困擾的職工解決問題。 會面中,戴煒恒介紹「博職之家」去年「天鴿」風災後的服務狀況,強調「博職之家」致力成為博企及職工溝通橋樑。
日本及台灣爆發麻疹疫情後,衛生局一直高度重視,本月11日確診今年首宗輸入性麻疹個案,患者幸未出現嚴重併發症。身兼澳門健康城市工程研究會會長的廣慈醫療中心董事長梁活昌,前(14)日反映稱,患者曾到該中心就診,中心知悉情況後即時加強防護措施,主動跟進當時與患者在中心候診人士的健康狀況,目前暫未出現類似病徵。 當日下午2時,梁活昌與有關負責人梁如寶、劉潤雄及醫生黃創新等在廣慈醫療中心舉行預防麻疹講座。黃創新醫生稱,麻疹具很高傳染性,據當局資料顯示,本澳麻疹疫苗接種率達95%,然而疫苗誘發的抗體非終身有效,呼籲居民多注意個人衛生及做好預防措施,對未能確認是否產生麻疹抗體的成人,可選擇到有關醫療中心或醫院進行檢測,必要時注射疫苗提高免疫力。 梁活昌及劉潤雄均認為,本澳各相關醫療中心應適時加強有關防護措施,加密清潔和衛生消毒次數,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加強醫護人員宣傳教育,確保為病人提供安全、安靜、舒適和清潔的醫療環境。
二龍喉魯彌士主教幼稚園爆出的學童疑遭性侵事件,可謂愈揭愈多事端。繼本月8日有兩名學童家長向司法警察局報案後,至今涉事學童急增至九名,然後是幼稚園由去年10月事發後「隱忍不發」,之後被傳媒踢爆,又以「忘記跟進」搪塞事件。 詎料,事件發展至昨日,有家長舉行記者會,批評司警在替學童錄取口供時方法不當,令其子女受到不必要的「二次傷害」,事後出現情緒波動、吃飯時失禁、拒絕父親替她洗澡等不尋常舉動;其中一名家長更批評司警在替其子女錄取口供時,將他「摒諸門外」! 與此同時,司警昨日召開記者會澄清事件,認為上述事件可能存在誤會,並希望家長能理解司警反覆取證,是基於取得足夠證據,將作案人繩之以法。然而,引發一連串事件的核心人物──菲籍疑犯,卻似乎漸被公眾忽略,或可能藉此鑽法律程序空子,將部分責任推給幼稚園及司警,從中得到部分刑責的赦免?二龍喉魯彌士主教幼稚園爆出的學童疑遭性侵事件,可謂愈揭愈多事端。繼本月8日有兩名學童家長向司法警察局報案後,至今涉事學童急增至九名,然後是幼稚園由去年10月事發後「隱忍不發」,之後被傳媒踢爆,又以「忘記跟進」搪塞事件。 詎料,事件發展至昨日,有家長舉行記者會,批評司警在替學童錄取口供時方法不當,令其子女受到不必要的「二次傷害」,事後出現情緒波動、吃飯時失禁、拒絕父親替她洗澡等不尋常舉動;其中一名家長更批評司警在替其子女錄取口供時,將他「摒諸門外」! 與此同時,司警昨日召開記者會澄清事件,認為上述事件可能存在誤會,並希望家長能理解司警反覆取證,是基於取得足夠證據,將作案人繩之以法。然而,引發一連串事件的核心人物──菲籍疑犯,卻似乎漸被公眾忽略,或可能藉此鑽法律程序空子,將部分責任推給幼稚園及司警,從中得到部分刑責的赦免?
對於有家長無法陪同子女一起錄口供,令其子女受到不必要的心理傷害,資深教育界人士,時事評論員蔡梓瑜(圓圖)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三至六歲兒童「冇可能」在沒有成人陪同下進行警方取證, 又指雖然警察形象正面,但當取證時會涉及嚴肅話題,小朋友會較容易受驚,就算是大人亦一樣會緊張,因此按常理推斷無可能在沒有成人陪同下取證。同樣道理,有大人陪同下可令小朋友更有安全感,更加如實作答,否則只會影響作供的真確程度。 另外,又有家長建議應在作供時有兒童心理學家在場,蔡梓瑜認為,兒童心理學家不適宜介入涉及法律制度問題,再者,心理學家在取證過程中是否可說話、或是否有權叫停取證等,都沒 有明確指引,所以作用不大,反而是取證前後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做法更為恰當。 對於是次學校的通報機制疑有漏洞,蔡梓瑜稱,目前的通報機制的確有改善空間,但學校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指引去執行。學校作為一個公共實體,有義務履行保障學童在校安全的職責,應按照實際情況,以事情的嚴重性作判斷後向當局率先通
對於昨日有家長批評警方在替學童錄取口供時手法不當,司法警察局昨日召開記者會澄清。 司警發言人(圓圖)指出,非常明白家長對案件調查工作的關注,亦感同身受地理解家長的心情,同時亦明白兒童面對這些事情,在陌生的環境下會不安和產生壓力,因此,每次與兒童會晤或落口供時,會安排兒童到環境舒適的「兒童學習活動室」,並安排兩名受過專業詢問技巧訓練的女偵查員,進行會晤工作,同時至少會有一名兒童信任的人士(家長或社工)在場。 發言人續稱,明白兒童承擔心理壓力大,多次詢問或會影響小朋友情緒,對他們造成心理陰影,但在調查案件時,由於需要取得充足的證據,目的是查明案件真相,將作案人繩之以法,因此需要詳細詢問,希望家長理解。 發言人又稱,經翻查相關記錄,事發當日司警安排受害兒童在「兒童活動學習室」內會晤約一小時,然後再進行紀錄,之後再由司警將受害兒童送上山頂醫院接受檢查,全程共花兩個半小時。 另外,對於有家長不滿被摒諸「兒童學習活動室」外,不能陪同子女一起錄取口供,發言人昨日未有就事件說明。
早前一宗幼稚園多名學童懷疑被一名男校工性侵案件,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迴響,兒童性侵害問題再度受到關注。性侵是嚴重的罪行,性侵弱小尚不知事的兒童更是罪無可恕。但如何才能對小朋友做好預防工作呢? 在家庭預防工作方面,其實還有很大的空白。曾有機構對本地家長進行調查,僅三成家長「會經常以實際行動教導子女預防性侵犯」,超過兩成受訪家長「甚少或從來沒有作出教導」。預防兒童被性侵害除了社會意識,學校宣傳外,家長擔當著最重要的教育角色,應盡早讓子女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日對二龍喉魯彌士主教幼稚園發生疑性侵案,表示特區政府感到非常憤怒,認為虐兒事件「一宗都唔應該有」,教育暨青年局已要求涉事幼稚園後天(17日)提交調查報告,待進行詳細研究和調查後,會盡快向社會公布。如果校方存在不當行為,將提起行政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