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爆發登革熱疫情

衛生局籲居民注意環境衛生

衛生局昨日表示,每年6至10月份,本澳天氣炎熱,又是居民外遊熱門季節,是本澳登革熱流行的高危險期,衛生局一直密切留意世界各地特別是鄰近地區情況,自本月14日香港發現登革熱本地感染疫情以來,衛生局一直和香港衛生署保持密切聯繫,就疫情趨勢、防控方法及基因序列比對等實驗室檢測技術作出密切交流。衛生局並會連同各政府部門和民間團體採取各種措施,以降低本澳發生登革熱的風險。 衛生局稱,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布的資料,香港今年至前天(19日)累積的16例本地感染登革熱病例中,13例均曾在潛伏期期間到過獅子山公園或其附近,另外三例則未曾在潛伏期期間到過獅子山公園或其附近;當局已採取多項防控措施,包括加強滅蚊及呼籲出現疑似症狀而曾在有關地區逗留的人士聯絡衛生防護中心跟進。 另根據廣東省衛生部門公布的資料,廣東省廣州多個區和佛山、中山、陽江、湛江等地陸續有本地病例發生,其中廣州巿疫情較嚴重;台灣地區方面,根據當地衛生部門公布的資料,不但南部的高雄有本地感染病例,北部的新北巿亦有感染病例。 衛生局表示,雖然本澳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一例本地感染病例,且經採取措施後,兩個月以來都沒有後續病例,但現時本澳天氣炎熱且多雨,澳門居民熱門旅遊地東南亞、南亞均是登革熱常年高度流行區,而目前廣東、香港和台灣地區均出現登革熱本地傳播疫情,因本澳正處於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季節,衛生局再次呼籲居民,注意環境衛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21/08/2018
13220

「第四供水管道」料明年完工

海事局將在小潭山設高位水池

海事及水務局及澳門自來水公司昨(20)日在青洲水廠向傳媒介紹供水領域的防災工作及有關設備運作。海事局指,政府要求澳門自來水公司加強水廠的防災抗災能力,確保各產水設施在災害發生時仍能維持運作;政府亦在積極推進完善內地和本澳各項供水系統設施的工作,包括推進內地「第四條對澳供水管道」和「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建設等。 海事局水務技術處處長李一濤(圓圖)受訪時稱, 去年「天鴿」風災後, 已積極推進建設「第四條供水管道」,其中內地段接近完成, 澳門段則完成40%,平崗— 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亦完成30%, 預計相關工程明年會完工; 另外,海事局確定在小潭山建設高位水池, 今年內開展可行性研究,預料明年完成研究;未來亦將在澳門和路環的山體尋找合適地點建設更多高位水池。 自來水公司高級供水營運經理李志土時稱,自來水公司加強防災措施,包括在青洲水廠及大水塘水廠的泵房、機電房等地方安裝十多道水密門等,提高防水閘的高度至最高兩米多,防止再出現「天鴿」風災時水浸機房情況。 同時,水公司亦增購六個臨時流動供水箱,每個可持續供水一個多小時,以應付每區停水時居民需求;除此之外,亦增加接駁到青洲水廠電纜,確保在突發情況下仍能保障水廠供電等。

21/08/2018
1965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