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環疊石塘山擬興建百米高樓多年來引起社會極大爭議,但保育人士的長期抗爭,昨日終於見到曙光。事緣廉政公署經過一年多調查,發現大家爭拗的53,866平方米的山體,應該仍屬於國有土地,發展商由業權人購入的土地,其實最多僅有幾百平方米,且不在山體範圍之內! 之所以擺了這麼一個超級大烏龍,源於澳葡年代的財政司海島市財稅分處,越俎代庖且錯誤地處理地籍圖,於是一連串「漂白」操作,遂將幾百平方米的土地,擴展到疊石塘山廣闊的山體上。這當中究竟有何「玄機」,有待廉署進一步調查。 廉署昨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除質疑有人利用司法程序,冒充業權人後人非法獲得土地,更批評工務局容許發展商興建百米高大樓的做法,明顯違反行政指引訂定的規劃條件,同時又批評環保局及民政總署,只憑發展商提供的資料作出評估,最終卻全盤認可項目的環境、景觀、綠化等方面的評估。
廉政公署昨(6)日公布《關於路環疊石塘山建築項目的調查報告》,當中不但揭示物業標示的土地應為路環恩尼斯總統前地附近,更發現項目地段業權在以「遺產繼承」方式轉移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疑點,不排除有人利用司法程序,冒充業權人非法獲得土地。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昨(6)日表示,行政長官已收到《關於路環疊石塘山建築項目的調查報告》,並高度重視涉及疊石塘山建築項目的土地劃界和土地面積等事項。行政長官經聽取法律顧問的意見,基於《報告》所提出情況的複雜性和嚴重性,決定將《報告》轉交檢察院, 由檢察院就涉案地段的存在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務求查明相關地段的法律性質和事實真相,並依法作出跟進。 特區政府重申,堅定嚴格按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依法施政, 履行澳門特別行政區保護國有土地和保障私有土地的義務。發現是次相關問題之後,由廉政公署依法、獨立調查,事件再次反映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維護和鞏固法治的決心,直面社會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尊重和服從法律,對於違法違紀行為定會嚴肅處理。特區政府會繼續按照《土地法》處理土地使用問題,相關的權限部門會繼續按照法律法規對土地使用嚴格把關。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在公眾層面來說也認為疊石塘山個案非常兒戲,甚至離譜。這一個案也正揭示出現時多項機制上的問題,例如土地業權的取得,測量地界,甚至環境評估制度上的問題。在回歸前所謂合法登記的土地,究竟當中還有幾多類似的個案存
「人的生命如同蠟燭,燒得紅紅旺旺,卻很快熄滅,倒不如用青春的火苗,更長久的燃燒,來的經濟。」國學泰斗饒宗頤,曾在與清末大儒龔自珍、王國維的比較中這樣描述自己的人生哲學。2月6日凌晨2時,饒宗頤走完他101年的人生道路,他的生命卻不只是一簇火苗,其國學成就與藝術造詣為華人乃至世界,燃亮了中國文化的火炬,也照亮了東學西漸的道路。作為錢鍾書口中的「曠世奇才」、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饒宗頤卻笑稱自己不是「大師」,是「大豬」(潮州話「大師」音近「大豬」),「大師是佛家說法,我又不是和尚,所以不是大師」。
立法會昨(6)日以緊急程序審議政府提交的兩個調控樓市「辣招」法案,《取得非首個居住用途不動產的印花稅》及《修改(市區房屋稅規章)》法案,其中《修改(市區房屋稅規章)》法案獲得通過,仍在放租且沒人使用的房屋被視為「非出租房屋」,由現時無需繳交房屋稅改為按 6%稅率徵稅;而《取得非首個居住用途不動產的印花稅》法案昨日獲一般性通過,今(7)日繼續進行細則性審議及表決。
交通事務局最新公布資料顯示,2017年接獲申請註銷機動車達26,224輛,較2016年同期大幅增加逾一倍,同時,當局取締二衝程電單車,去年註銷數量達5,000輛,即去年共有逾30,000輛機動車註銷,本澳關注環保人士一直擔憂廢舊機動車堆積,會造成二次污染,破壞環境衛生,數量龐大的廢舊車輛,環境保護局似乎視而不見,一直沒有說明如何處理,但問題已迫在眉睫,必須及時採取措施,否則會衍生更多衛生及安全問題。 早在2010年,環保局已就對廢舊機動車的處理展開研究,提出通過「區域合作」解決問題,七年過去,依然音信全無,廢舊機動車堆積問題日益嚴重。 自從去年7月1日開始,輕型汽車及重型電單車初次檢驗由十年縮短為八年,令數以萬計機動車遭淘汰,加上去年「天鴿」風災導致報廢車輛數量大增,嚴重增加廢舊機動車處理壓力。本澳土地資源匱乏,沒有足夠空間存放廢舊機動車,公共或私人停車場及一些閒置土地長期被廢舊機動車佔用,堆積如山,造成環境衛生及消防安全隱患,環保當局卻沒有一個有效解決方法。 澳門每年大約產生5,000輛廢棄舊車,如何處理問題一直備受環保人士關注。2015年9月,運輸工務司司長曾到訪廣東省環保廳,主要商討澳門廢舊車輛跨區轉移處置事宜,環保局其後表示,正根據《粵澳環保合作框架協議》推進跨區處理廢舊車輛合作計畫,兩年半過去,計劃未有寸進。 對於廢棄舊車處理問題,環保局在其《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 (2017~2026)》中,只有寥寥163隻字描述:對於廢舊車輛,隨著近年本澳機動車輛數目持續增加,市民生活消費模式改變,車輛汰舊換新,增加了廢舊車輛數量,同時為改善車輛造成的空氣污染,特區政府推出政策及計劃加快淘汰較高污染的車輛,將加快本澳廢舊車輛的產生。特區政府正根據在內地跨區處理廢舊車輛之合作計劃,期望能透過制定合適的區域合作方案,改善現時本澳因廢舊車輛處理產生的問題。反映環保局在處理廢舊車輛問題上束手無策,只是處於完全被動的等待「跨境合作」,但本澳廢車處理問題已迫在眉睫,必須及時採取措施解決問題,維護環境衛生及市民安全。
2018/2019學年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已結束,共有約5,700人登記。入學面談將於下月1日至31日進行面談,學校目前至下周三(13日)將陸續公布面談時間。離島區社諮委劉鳳鳴昨日透露,目前市面有不少「幼稚園模擬面試訓練班」,良莠不齊,修讀後對幼兒可能弄巧反拙,要求當局監管。
澳門蘇州聯誼會前(5)日晚假永利皇宮舉行成立暨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會長徐公敏致辭稱,該會成立後任重道遠,未來將有很多工作需要開展,勉全體同仁不忘初心,服務社會,關心和支持家鄉建設,為促進蘇澳交流合作,互利共贏,貢獻力量。 徐公敏表示,澳門蘇州聯誼會由旅居澳門的蘇州人士發起,並團結了很多關心和支持蘇州地區發展的各界人士而創立。同時,在中聯辦和蘇州市委統戰部親切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多月籌備終成立。社團為非牟利,以愛國、愛澳、愛家鄉為創會宗旨,促進蘇澳合作交流,致力為澳門繁榮穩定獻力。 他稱,澳蘇在科教、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日益頻繁。蘇州是著名魚米之鄉、狀元之鄉、院士之鄉、經濟重鎮、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間天堂」美譽;澳門是「一中心、一平台」,處於「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兩地互補性強,透過區域合作,將澳蘇連接一起,有助促進兩地社會經濟發展,也給澳門多元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補充。
拱北海關緝私部門昨日公布查獲今年首宗走私固體廢物案,有內地船主疑從澳門多家廢品站收購廢舊電池、金屬、家電、電子產品、塑膠等固體廢物,多次以每艘船每周進入本澳一至兩次、每次運輸二至四噸的頻率,從內港碼頭以海上「螞蟻搬家」方式,將固體廢品偷運至內地,再轉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