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昨(27)日公布,上周末適逢聖誕假期(12月23日至26日),根據臨時數據顯示,四天期間共超過45.6萬旅客人次訪澳,日均約11.4萬旅客人次訪澳,較2019年同期上升1.3%。總客數方面,亦較2019年同期的45萬有所增加。顯示節日假期旅客入境情況超越疫前,旅遊復甦理想,並且呈持續增長態勢。
早前一名幼童於托兒所午睡後出現異樣,經送醫後搶救無效後死亡,事件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及引發對托兒所監管制度的熱議。社會工作局表示,今(2023)年暫收到26宗投訴,主要涉及幼兒受傷及行政運作。又指本澳考取國家育嬰員證照人數佔幼兒導師助理的四成,但現時未有推行持證上崗安排。有立法會議員建議當局提升托兒所資助,以優化設施及穩定人手。
特區公報昨(27)日刊登社會工作局資助規章,訂定資助範圍、類型和方式、受資助實體的義務及責任等,自公布翌日起生效。
2023年,是澳門走出疫情、全面復常的重要里程碑。封閉近三年的關口終於重開,佩戴多時的口罩亦能摘下,上班上學無須快測,餐廳飯店再沒隔板,人與人不再受疆界和社交距離所限,能坦露笑容,真誠相見。復常路上縱有挑戰,但澳門守望相助的精神永不熄。隨著澳門與內地通關,特區政府全力推動「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當中包括發揮「旅遊+」聯動作用,把綜合旅遊休閒業做優做精做強,推動本澳經濟及旅遊全面復甦,加上澳車北上實施,粵港澳大灣區交往愈見頻繁。展望2024年,社會經濟定能再度高飛。
河北省僑聯主席付輝東一行日前拜訪澳門緬華互助會,獲會長洪金樂、理事長曾兆楠、監事長楊榮光及副會長康寧英、江振英、翁靄楊及副理事長杜濤等熱情接待。雙方交流經貿、文化等議題。
由北京五洲和平書畫院、澳門書畫藝術聯誼會、珠海美術家協會與澳門恆宇集團、澳門遊艇會合辦的“中國書畫五洲行——中國書畫擁抱世界”國際巡展(澳門站)22日開幕,展出近一百幅反映絲路人文風光與中西文化交融特色的書畫作品。冀藉巡展為中外書畫家搭建起藝術共賞平台,促進交流合作與互鑒融合。
由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辦,澳大學生會傳播學會協辦的愛國青年學習之旅江蘇團日前成功舉辦。聯盟主席劉家裕,理事長何金明,副理事長李蔭良等包含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學生在內的四十人到訪江蘇南京多家大型企業和多個歷史文化景點進行參觀交流,旨在通過參觀和交流增加澳門大學生對祖國內地發展的認識,為他們將來自身發展和加速融入祖國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思路,並深化澳門大學生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認知和了解,增強民族認同感。
為深入了解內港區及附近一帶社區設施和民生情況,以及居民對各項政策措施的期望與訴求。日前,民眾建澳聯盟副主席歐陽廣球、副理事長陳茵茵與理事吳前泰,於該會轄下內港服務處舉辦“民眾接待日”,與區內居民及商戶互動交流並收集對社區的意見及建議。
澳門道教協會聯同澳門道樂團26日在文化中心小劇院舉行“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欣賞會”饗各界,由澳門道樂團、澳門道教協會法務團、澳門少年道樂團及澳門少年八音鑼鼓團帶來澳門八音鑼鼓《朝臣大戰》之《八仙賀壽》、《玉皇讚》等曲目,展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及澳門八音鑼鼓融進校園的碩果,讓薪傳之火不斷持續下去。還特邀2023度中學生《道德經》歌唱比賽冠、亞、季隊伍為活動獻禮,詠唱《道德經》第五十三章,使非遺更富有朝氣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