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組織、澳門基金會資助的2023學聯理監事交流團於12月21日至25日啟程前往上海進行交流研學活動。在澳門學聯副監事長梁子豪、秘書長施妮娜、副秘書長管麗欣帶領下,共25名學聯理監事成員將在上海進行國情研習和歷史文化考察,冀借此加強新屆成員愛國主義情懷,同時加深彼此情誼,打造高效能團隊。
澳門友樂文娛體育會藉「龍母娘娘寶誕」,日前組團赴德慶悅城龍母祖廟拜龍母。出發前,一眾成員在沙欄仔工匠里四至六號地下會址舉行簡單莊嚴的敬拜上聖香儀式,感謝龍母恩澤世人,國泰民安。祝願祖國國富民強,澳門安定繁榮,百業興旺,友樂會會務興隆,人才輩出,人人身體健康。
澳門專業女性協會日前舉辦中醫藥保健分享會,推廣普及中醫藥文化理念和健康養生知識,讓會員深入了解中醫藥文化,認同中醫、感受中醫藥食療養生、推動專業人士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健康素養,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深入了解澳門特區大健康產業發展。活動邀請到協會醫務界會員、國家青年岐黃學者、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趙靜擔任主講嘉賓,主題聚焦於新冠疫後的養生保健食療及提升免疫力方法。
冬至連聖誕節小長假昨(26)日結束,據治安警統計數字,五天(22日至26日)內錄得超過52.5萬人次訪澳旅客(截稿前暫公佈截至26日晚上9時入境旅客數字),日均旅客量近11萬人次優於預期。有旅遊業代表指出,赴澳遊火熱的背後,除了不少內地遊客趁周末來澳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氛之外,澳門近期催谷節慶盛事活動紛呈,不僅成功拓展海外客源,還掀起一股文旅消費熱潮。業界預期,元旦假期訪澳旅客將更加理想。
正值澳門回歸24周年翌日,與澳門發展息息相關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公布。該《規劃》是指導橫琴粵澳深度深合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建設發展的重要依據,規劃期至2035年,圍繞澳門回歸25周年、30周年、2035年定下三大階段性目標。其中,到2029年,深合區澳資企業數量將達到現時數量的五倍,增至2.5萬家;並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四新產業」。
國務院日前正式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橫琴規劃》)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前海規劃》),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歡迎,同時感謝中央對特區發展的大力支持和厚愛。他強調,澳門特區政府將認真把握橫琴和前海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結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1+4」產業發展策略,以及澳門獨特的區位優勢,不斷推動澳門特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橫琴規劃》)全文日前正式印發。深合區執委會表示,《橫琴規劃》是圍繞深合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個初心,從琴澳空間、產業、民生、城市建設等全方位一體化發展作出的系統謀劃、整體規劃,是明確深合區未來十年至十五年的發展藍圖和指導方針的綱領性文件。
2023年經屋申請的數量創新低。截至上周四(21日),房屋局僅收到3,881份申請。局方宣佈延長經屋的申請期限,由原本本(12)月27日截止,延長三個月至明(2024)年3月27日,同時補交文件的截止日期也延長至明年4月26日。有議員認為,居民是否申請或購買經屋,最關鍵是售價,建議政府考慮居民的承擔能力來訂價。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1月入境旅客按年增加6.0倍至2,583,597人次,與10月比較則下跌6.3%。不過夜旅客(1,356,802人次)及留宿旅客(1,226,795人次)同比分別增加7.0倍及5.3倍。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1.2日,按年縮短0.7日;留宿旅客的平均逗留時間(2.2日)減少1.3日,不過夜旅客(0.2日)則增加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