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貿促會近日發布《2022年廣東省展覽業發展白皮書》,當中顯示,今(2023)年上半年,廣東全省舉辦展覽會面積達到1,250萬平方米,相較於歷史峰值2019年同期增長超過20%,實現強勢復蘇。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廣東省共舉辦展覽會349個,同比增長481.67%,較2019年同期增長23.32%。展覽面積1,249.8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4.30%,較2019年同期增長21.64%。由此可見,廣東省展覽業在2023年上半年總體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醫務委員會日前召開本屆第13次全體會議,會議由醫務委員會羅奕龍主席主持,主要詳細介紹第14/2023號法律《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的重點內容和相關配套指引,以及介紹智慧醫療推進情況及未來計劃,藉此收集各委員意見。
明(2024)年起澳門將禁止進口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餐碟、杯及一次性發泡膠食品托盤,街坊總會會長吳小麗認同有關做法。又指出政策將會影響到居民及商戶,期望政府做好宣傳工作,結合推廣環保餐具,降低政策帶來的影響。限塑作為環境保護的工作之一,期望未來繼續做好有關工作,並且加強推動電力及天然氣等環保能源,同時多渠道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使澳門環保工作能夠有效地得到改善。
由北京協和醫院管理的離島醫院計劃於今年12月開始首階段階段運作,招聘工作正在進行中,當局透露,離島醫院將於10月招聘首批200個醫護人員。離島醫療綜合體有助提升澳門醫療質素及醫學水平,解決部份澳門居民跨區看診問題,並能推動澳門醫學產業發展,期望醫院能夠儘早開啟使用,以滿足澳門醫療的各種需求。又期望政府持續時做好軟硬件配套,促進澳門「醫療」與「旅遊」結合發展,落實澳門多元產業發展的目標。
樓宇滲漏水問題長期困擾不少居民,以往未能及時解決的個案大部分是因為懷疑導致滲漏水的單位住戶拒絕合作,且獲許可檢測機構過於單一,導致「入屋難」、「檢測難」等問題。《樓宇滲漏水爭議的必要仲裁制度》於9月1日已生效,希望能夠有效解決滲漏水難題。
開學了,但暑假的熱鬧仍在澳門的景點徘徊。雖然地緣政治以及地區經濟狀況並不樂觀,潛在風險如影隨形,但澳門的博彩收入創下了疫情後的新高,市面非常熱鬧。所以,最近與同事討論明年政府的施政方針時,因為旅客的人數和博彩的稅收已經在顯著的回升,逼近疫情前2019年的七成水平,不少人態度樂觀,對疫後的復甦感到欣慰,但由於復甦的步伐並不一致,儘管有些人受惠,但也有些人因此在生活上的滿意度有所減退。
澳門近幾年致力振興社區經濟,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社區經濟的增長,本澳正在積極探索社區旅遊的潛力,社區旅遊強調的不僅僅是風景名勝和度假勝地,還包括深入了解當地社區的生活方式、文化和歷史,這種旅遊方式不僅能夠吸引更多尋找獨特體驗的遊客,還可以促進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冀當局能加強社區旅遊的規劃,充分發揮社區的特色和優勢,提高社區旅遊的品質和競爭力,更有效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夾心房屋法律制度》將自明(2024)年四月一日起生效。回顧現屆政府上場後,透過創設合理的房屋規劃制度,提出五階梯房屋規劃,旨在滿足不同群體的剛性住房需求。 相關法律細則近日在《政府公報》刊登,當中規定了夾屋的申請條件、申請人及家團成員的每月收入限額和資產淨值上限等,惟夾屋的呎價和用料,尚待當局進一步向大眾明晰。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平台,當中金融業是澳琴產業聯動發展的重要抓手。近月來,國家出台《金融30條》、《稅收25條》、《橫琴產業稅收目錄》等一系列政策,為澳琴金融業的發展注入全新動力。在澳琴金融業互動之中,與其他國家新區或自貿片區相比,跨境金融創新應是最大的特色和優勢。
超強颱風「蘇拉」日前襲澳,是繼2020年「海高斯」後再次懸掛十號風球,對澳門造成嚴重威脅。在行政長官領導下,民防架構在颱風襲澳前已積極部署了相關應對措施,政府各部門是次應對颱風工作中,在協調配合、消息通報和應變行動上都迅速果斷,顯見民防機制已漸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