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帶領澳門大專學生領袖一行22人於2023年12月21至25日赴哈爾濱,開展為期五日四夜的交流學習之旅。透過了解學習東北三省的歷史文化,領略北國風俗習慣,並到訪當地高校與當地學生進行交流,藉此增進澳門學生對祖國不同地域之城市發展狀況的認識,拓寬眼界視野。
民聯智庫與澳門城市大學聯合課題組日前公布「2022-2023年澳門居民民生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與去年比較,本澳居民對於澳門民生狀況的總體滿意程度有所上升,尤其是文化教育開支佔比總體上升、社會保障工作成效顯著、澳門社會服務設施數量不斷攀升,居民整體感到滿意;但居住狀況、交通狀況以及就業與收入的主觀滿意度和客觀表現則呈下降趨勢,值得社會關注。民聯智庫建議政府研究設立「關愛基金」及其他可行援助,為長者及弱勢群體兜底保障,並建議制訂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機制。
特區政府於明(2024)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推動文化及體育產業持續發展,優化各項文化設施,持續推出資助計劃,推動開發與澳門影視、文化展演相關的服務和產品,並透過推動在澳門舉辦高規格體育賽事及大型演出,將澳門打造成為 「演藝之都」及「體育之城」。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支持澳門發展文化及體育產業,但提醒要警惕炒「黃牛」的現象對澳門形象和消費者權益的損害,呼籲立法加強監管及處罰力度,建立一個正規、健康、繁榮的「演藝之都」及「體育之城」。
隨著今年年初本澳及周邊地區的通關復常以來,來澳旅客人數快速回升,帶動本澳經濟逐漸復蘇,影響本澳治安的各項因素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加上明年澳門特區將迎來回歸祖國25週年,以及進行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要求澳門保安範疇堅守治安防線,預防和打擊犯罪的各項工作更加精準高效。有坊會建議警方與機構、社區等建立合作機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更及時地識別和打擊犯罪。
審計署昨(28)日公佈《輕軌氹仔線電纜故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就2021年10月輕軌因電纜故障而全線暫停服務的事件展開調查,揭露輕軌原電纜不合規,項目顧問及原運建辦明知不符但仍收貨,反映管理把關明顯存在疏漏。報告又指輕軌五條走線投資估算金額增至451.58億元(澳門幣,下同),較 2017年 12月的 432.42億元,增加 19.16億元。
為管理好、利用好、保護好澳門海域,特區政府配合國家發展策略以及國家海洋發展布局,在《海域管理綱要法》的框架下提出《海洋功能區劃》、《海域規劃》及《海域使用法》的初步構思。三個法案今(29)日開始公開諮詢,諮詢期為期50日。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澳門海域的開發利用關乎澳門未來發展和全澳市民的福址,期望社會大眾積極發表意見,為澳門海域發展建言獻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記者會,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情況,粵港澳三地官員出席,包括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用,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遊是中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對國家新階段旅遊業發展的戰略定位。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本澳噪音污染問題亦不斷伴隨而生,《噪音法》於2014年通過,並於2019年修改,當中規定住宅樓宇中的日常生活或寵物活動、公共地方的活動屬於社會生活噪音,由治安警察局進行監察,而其餘如住宅樓宇中的更改、保養及維修工程及空調及通風設備等五類噪音則由環境保護局進行監察。由於《噪音法》將噪音有所分類,而且由不同部門監管及監察,但普通居民其實不是很了解,導致噪音執法處理流程不夠高效,未來有關部門須建立更好的跨部門通報機制,加強協作及溝通,完善執法程序,及時回應居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