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澳門周」今天(9月1日)舉行開幕式,其中的美食推廣活動 — 「澳門美食節.雙城食記」於8月31日至9月10日期間舉行,讓天津居民體驗澳門「旅遊+美食」元素,推廣澳門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魅力。
配合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行車天橋西南匝道橋建造工程推進,由2023年9月2日至25日需要於東亞運大馬路往西灣大橋方向之行車天橋出口搭建臨時鋼平台以便進行橋面結構施工,整體工程預計於2024年第一季完工,上述期間,東亞運大馬路往西灣大橋方向的部份路段分段實施有限度通車;而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的臨時交通措施和巴士臨時調整繼續維持現有安排,直至鋼平台拆卸工作完成後將恢復原有安排。
樓宇滲漏水問題長期困擾不少居民,以往未能及時解決的個案大部分是因為懷疑導致滲漏水的單位住戶拒絕合作,且獲許可檢測機構過於單一,導致「入屋難」、「檢測難」等問題。《樓宇滲漏水爭議的必要仲裁制度》於9月1日生效,立法議員李靜儀、梁孫旭希望透過今次法案,在政府與民間社團和居民等共同合力下,能夠有效促進解決滲漏水難題。
為配合澳門特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經重新訂定的第10/2023號法律《貨幣發行法律制度》將於今(1)日起生效。新法主要明確了不得拒收法定流通貨幣的規定和相關罰則,以及增加了「紀念紙幣」的類型。
第九號颱風「蘇拉」逼近廣東沿海,中央氣象台昨晨發出發布颱風紅色預警,超強颱風級「蘇拉」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7級,氣象局表示,「蘇拉」結構緊密、環流較細,中心暴風圈較小,倘在本澳北面70公里或南面70公里範圍內掠過,對澳門的影響差別很大,若「蘇拉」不登陸,一直沿近岸移動至珠江口,會對本澳有很大影響,有機會引發橙色風暴潮。
明日(9月1日)是新學期開學日,本澳今年有超過七成學校會在這天開學,治安警預計當日會有6.8萬學生上學,跨部門採取多措施確保開學交通順暢。另外,因應熱帶氣旋「蘇拉」逼近,氣象局昨日下午發出一號風球,有學校指面對惡劣天氣,已經做好準備,有相應預案。
澳門大學研究中心昨(30)日舉辦「2024年財政年度澳門特區施政報告」前瞻座談會,澳大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主持會議,澳大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蕭志成、澳大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馮建新、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等學者和專家就施政報告作前瞻探討,針對現有問題作建言獻策。
有自稱巴士司機民眾致電電台節目反映巴士司機休息時間不夠的問題。該名司機表示,現時基本每轉車去完廁所,就要馬上上車繼續工作,公司不提供休息時間,還有曾經因為塞車導致只有五分鐘的食飯時間。因此他希望交通局不要對巴士公司罰款,這樣公司才不會對站長罰錢,站長就不會催促司機不停開車,直言「好多意外都係不停催司機開車而發生。」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7月進出口貨值同比均顯著上升,主要是去年同月受疫情影響令基數較低所致。7月貨物進口總值按年上升1.6倍至112.4億元(澳門元,下同),其中黃金製首飾、美容化妝及護膚品、手錶分別增加8.4倍、8.3倍和3.5倍,口罩則減少99.3%。貨物出口總值為10.0億元,按年上升68.3%。再出口(8.5億元)升幅為84.4%,當中非鑽石首飾、娛樂場用製品分別增加4.1倍和2.3倍;本地產品出口(1.5億元)上升12.0%,其中香煙增加31.9倍,銅及其製品則減少20.4%。7月的貨物貿易逆差為102.4億元。
近日,澳琴大健康產業綠色發展論壇以「一會展兩地」形式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及澳門舉行,吸引來自澳琴兩地的政府官員及京粵港澳大健康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近百人參加,共商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