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參與了一個辯論比賽的評委工作,比賽題目貼近國家和澳門的發展方針,圍繞大灣區多個範疇的內容,包括大灣區應否更注重經濟發展;發展傳統產業抑或創新產業更有優勢;以及在大灣區養老對港澳長者來說是否最好的選擇。
政府正進行《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公開諮詢,提出要有效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儘管諮詢文本列出了有關適度多元發展的主要指標,但部分項目欠缺明確和科學的指標;其中,對於如何培養和儲備好本澳各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和人資,政府有必要透過實際計劃,真正促進本地居民的職業發展和多元擇業,尤其是讓居民有機會參與四大產業的發展。
今天婚禮客戶終於來到澳門看場地,安排了一個多的工作就在今天見面了,第一次來的客戶對澳門的旅遊體驗十分好感。澳門美麗的酒店,五光十色的夜間小城,各國名牌商品,歐陸色風格的建築, 六大博彩的法式、歐式、意式、西式等等大酒店群,對客戶來說真是很吸引。一個30多平方公里的小城到處都是精彩美麗,這個是客戶說的感受。到了晚飯時間帶他去品嚐本地美食,我們就知道首先帶他們去試葡菜,一間特式西餐廳令客人在每一款菜也驚喜;首先是手機先拍後吃,所以我這個本地導遊又開始疫前工作了。
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橫跨四年的發展規劃,對澳門重點產業作詳細藍圖,按狀況提出具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相信可帶領澳門走向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及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日本政府表示,將於今年8月24日啟動核污染水排海,排海過程將持續30年甚至更長時間。日方表示,經多核素處理系統處理的核污染水仍有近70%未達到排放標準,而且該系統在後續長期運行過程中,性能有效性和可靠性亦會隨設備腐蝕老化進一步下降。因此,有不少居民向本人表示,對於來自日本的各類產品,以及對本澳環境的長期影響,以及居民利益受到損害的問題感到擔憂。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上周四起將核處理水排海,引起民眾恐慌,內地傳出搶購食用鹽、抵制日貨、拒吃海鮮等情況,不少行業受到衝擊。在本澳,也有民眾搶購食用鹽,不過情況並不嚴重。有市民表示,對日本排放核污水感到擔憂,短期內會減少食海鮮;有日料店表示,雖然進貨地點已避開福島等十縣,但生意額仍然受影響,下跌約三成。
本澳經濟正在快速復蘇。統計局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117%,創下2021年次季以來最高單季增速。整體經濟總值也回到2019年約71%水平。
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5月至7月總體失業率為2.6%,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3%,均較上一期(2023年4月至6月)下跌0.2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亦下降0.1個百分點至1.7%。
因應本澳經濟復蘇,各行業人資需求出現調整,勞工局持續關注居民的就業情況,因應不同人士的就業需要,提供多元服務及支援,並持續加強與企業及團體合作,為求職者舉辦不同行業配對會,協助居民就業。本年至今首八個月,合共協助9,066人成功就業,為去年全年透過勞工局成功就業總人數(6,288人)的1.4倍。
《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第三場公眾諮詢會26日舉行,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隨著「1+4」戰略發展方向提出,「旅遊+」以四大產業的聯動結合作為優先考量,並因應經濟活動發展情況作出調整,令「旅遊+」更貼近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