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報告指,澳門位居內地居民上半年出境旅遊目的地首位,旅業復甦態勢強勁固然可喜,惟有居民和旅客反映,期望有關部門優化出行體驗。若數出行難,諸如舊區截的士難、巴士難上車、特別的士難預約不利有需要人士出行等問題,更遑論近期有傳媒反映巴士車廂出現超載情況,令居民大為困擾。
澳門,一個面積僅為30.8平方公里,人口約65萬的小城市,卻擁有著世界上最繁華的賭場與豐富的旅遊資源。然而,這些都不是澳門真正的IP,真正的IP,是其深厚的服務業基礎。
澳門回歸後,在中央政府支持下,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的多個服務中心及平台均落戶澳門,中葡合作日益密切,這亦是中央為澳門經貿對外發展創造了優勢,中葡雙語人才是這發展目標的首要條件,培養中葡雙語人才是澳門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也是澳門履行“一國兩制”和“中葡經貿合作平台職能的重要責任,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橋樑,未來本澳對中葡雙語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大,澳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繼續加大投入和支持,進一步培養更多優秀的中葡雙語人才,才能夠促進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和其他國際社會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夠提高澳門的國際競爭力,也能夠豐富澳門的多元文化和社會發展。
日本排放核污水在內地引發一波反日潮,也影響民眾赴日旅遊意願,不僅出現退團潮,機票搜索量也大幅下降。日本向來是港澳民眾熱門旅遊目的地,業界表示,目前整體來說未見明顯負面影響,未見有客人取消行程,團隊數量也未見減少;有民眾則表示,「唔擔心得咁多,該去都會照去」。
文化遺產委員會於昨日(8月29日)召開本年度第四次平常全體會議,由文化遺產委員會代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主持,會議就「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及「趙家大屋修復及活化計劃」向各委員進行介紹並諮詢意見。
社會保障基金表示,隨著環球經濟復蘇及投資環境好轉,2023年上半年投資錄得約45億元回報。
氣象局表示,按現時的預測路徑顯示,「蘇拉」將會橫過台灣地區以南,最快於周三晚間進入本澳800公里範圍,路徑較早前預計更偏西,將更接近廣東東部,且不排除靠近珠江口。
深圳市統計局周一公布,今年首七個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60.1%。另外,深圳新能源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周一晚公布業績,上半年業績,營業收入2601.24億元,同比增長72.72%,實現淨利潤109.54億元,同比增長204.68%,雙創歷史新高。
內地南方日報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點項目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於本週一迎來正式運營五周年。自2018年8月粵港跨境賽馬常態化運輸以來,廣州海關持續優化跨境運輸賽馬監管模式,共監管超2.3萬匹次賽馬安全、順暢往返粵港兩地。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28日宣布,首批「大灣區資訊站」數碼資訊平台正式投入服務。平台以簡單易用的界面,向市民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大灣區各城市的實用資訊,加深社會各界對高質量發展大灣區的政策方向和便利措施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