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本年5月23日抵達澳門,展開為期四天的考察之旅。在此期間,夏主任實地參觀考察了不少地方,最引人關注的是到中葡綜合體與展示館等場地深入了解重點工作及計劃,展示了對澳門中葡平台發展的重視與期許;他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推動給予充分肯定,表示應積極提升本澳經濟韌性及抗風險能力,落實「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核心,繼續做優做強,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及營商環境,培養中葡雙語人才,提升國際影響力及競爭力。
早前,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首顆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成功發射,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參與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回信,在澳門社會各界中引發熱烈反響。近年來特區政府將科技創新作為澳門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未來應更積極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加大對科創產業的支持和扶持,加強對科創教育和培訓的投入,培養更多的科創人才,提高全社會的科技素養和創新意識。
近年來,直播、短視頻已深度融入到各行各業,相信市民對此並不感到陌生。內地城市早已非常重視直播、短視頻的發展,不斷出台政策鼓勵支持直播經濟以及相關新業態,務求助力文旅融合發展、弘揚傳統文化、虛實產業結合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進而發揮直播與短視頻為經濟民生帶來效能。
適逢六一國際兒童節,筆者祝全澳兒童節日快樂。近年坊間對特殊教育的需求不斷增加,據當局資料顯示,2021/2022學年融合生人數逾 2,244名,近數年每年平均增長約200人,相關增長態勢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當局對特殊教育的支援,以及業界在相關領域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當局近日公布新城A區(東區-2)詳細規劃草案的諮詢總結報告。報告顯示,公眾諮詢收集到的六千多條意見中,最多意見(368條)關注「打造以輕軌為中心軸線、兩橫兩縱的路網佈局,以及串聯輻射整區慢行系統之多元出行交通體系」,當中的認同意見佔比較低。此外,不認同意見佔比較高的有訂定A區居住人口9.6萬的「一般規定」、以及「實行土地集約利用、資源共享,以教育設施結合周邊康體設施,打造「學校村」」,兩項分別有13%及12.6%的不認同意見。由此可見,市民對新城A區最大的疑慮,仍然是該區人口規劃的高密度,以及有否與之相適應的完善交通及社區配套。
特區政府於本月初宣布規劃建設「專家住宅樓」,據公建局網站所示,相關工程涉及5.37億元,地點是近年收回的石排灣SQ2地段(近業興大廈),佔地3,700平方米,建成後可提供約230個單位。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專家住宅樓」預算五億元,每個單位預算約100萬元,預計有條件起到340間,至於是否收租金,目前暫未有定案。【本報記者林嘉欣報道】
第14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將於6月1至2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舉行。今屆論壇預計有3,000多名嘉賓,其中包括40餘位部級及以上嘉賓(副國級嘉賓有蒙古國副總理)等參會參展,規模較上屆增逾一倍。此外,展覽環節更首次移師至展覽館舉行,九成為特裝展位,展覽期間還會舉辦品牌推介、企業路演、商務洽談等活動。【特約記者李燊報道】
統計局調查顯示,3月份酒店業全職僱員平均薪 酬按年上升3.7% 至19,96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