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的主要天然氣管線24日凌晨發生爆炸,連帶造成鄰近發電廠電壓下降、供電受阻,一度導致全國大停電,隨後大部分省份供電陸續恢復正常。目前尚未傳出傷亡,但當地政府已經比照恐怖襲擊展開調查。據敘利亞國營阿拉伯通訊社(SANA)報道,受損管線是「阿拉伯天然氣管道」的一部分,負責將天然氣從埃及運到約旦、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等國,全長1,200公里,在敘利亞境內的管線長度為600公里,這已是該區域管線第六次爆炸。該國石油部長直言,此次爆炸有可能是恐怖襲擊所致。
白俄羅斯總統大選落幕,卻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抗議總統盧卡申科選舉造假,要求他下台。盧卡申科日前到訪鄰近波蘭及立陶宛的格羅德諾視察,怒批西方國家企圖煽動顏色革命,下令軍方採取「嚴厲措施」,以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白俄亦將於本周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意在嚇阻國內抗議活動。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20日晚在以視像方式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接受總統提名的演說,強調美國目前正處於歷史拐點,面臨四個「歷史性危機」,包括超過100年來最嚴重的疫情、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危機、上世紀60年代以來對種族正義最強烈的訴求、愈發嚴峻的氣候危機。拜登稱,「現任總統特朗普讓美國籠罩在黑暗中太久了」,呼籲選民團結起來,渡過當前的「黑暗時期」。他還承諾若當選總統,執政「第一天」就會實施全國防疫計劃,並在全國範圍強制執行「口罩令」。
自8月以來,韓國新冠疫情轉趨嚴重,先前每天新增病例不超過百例,但最近十天新增逾2,600多例,主要是首爾市「愛心第一教會」爆發群聚感染,除了有牧師帶頭違反防疫隔離規定,更有確診信徒從醫院逃跑。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昨(23)日通報,相關群聚感染者累計高達841人,另外上周末參與首爾光化門集會的感染者亦超過100人,且遍布全國。首爾市政府宣布,24日起強制要求民眾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這是自韓國出現疫情後,官方首次強制性執行「口罩令」。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針對新冠疫情,22日更新指引,建議12歲或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應該佩戴口罩。據新華網報道,世衛承認對兒童如何傳播病毒所知甚少,但指證據顯示青少年可以如成年人一樣感染其他人。新指引指這個年齡層的人,在相同情況下應該與成年人一樣佩戴口罩,特別是當他們未能保證能夠與其他人保持至少一米距離,以及身處地區出現廣泛傳播的疫情。新指引又指較年輕的兒童,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戴口罩,五歲及以下兒童,建議在通常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為期四天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19日來到第三晚,重頭戲是加州參議員賀錦麗正式接受提名,成為2020年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拍檔出戰11月大選。她在接受提名演說中批評現任總統特朗普領導失敗,指美國正受種族主義的病毒侵襲,且「種族主義沒有疫苗」,呼籲選民在11月投票支持拜登,因為拜登才是「把我們團結起來的總統」。
多次發動「反總統普京全國示威」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疑遭人落毒,現已失去意識,於加護病房急救中。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納瓦爾尼發言人20日在社交網站表示,納瓦爾尼當天早上搭乘飛機由托木斯克飛往莫斯科期間感到不適,飛機在鄂木斯克緊急降落,納瓦爾尼被送往醫院。發言人指,「我們認為納瓦爾尼是中了摻雜在茶內的毒。茶是他早上唯一會喝的飲品」,並引述醫生表示,有毒物質通過熱飲,會被吸收得更快。
一艘載著逾80名非洲人蛇的偷渡船17日在利比亞對開地中海時,引擎突然爆炸,造成45人死亡,包括五名兒童。聯合國19日形容這是今年死傷最為慘重的海難。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偷渡船在利比亞北部港口城市祖瓦拉對開爆炸,約有37人被漁民救起,之後被送到利比亞拘留,據報生還者主要來自塞內加爾、馬里、乍得及加納等國家。據統計,連同這宗悲劇,今年至少已有302人循類似路線偷渡到歐洲時葬身地中海,而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西非國家馬里經歷連月反政府示威後,18日傳出軍事政變,總統凱塔被政變軍人扣押數小時後,透過電視演說,指自己別無選擇,宣布辭職,同時解散國民議會和總理西塞領導的政府,以免發生流血事件。外界憂慮軍事政變將令馬里國內局勢動盪,而軍方則表示會民主過渡,將籌組文人過渡政府,並舉行大選。
17日起一連四天以遠程視訊形式舉行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18日正式提名77歲的前副總統拜登代表民主黨,挑戰競逐連任的總統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