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公司SpaceX執行首次商業載人任務,以「獵鷹9號」火箭搭載飛龍號太空船升空27小時後,於美東時間16日晚間11時成功與國際太空站對接,在進行一系列檢查、確認對接艙保持著氣密性後,太空船內的三名美國太空人和一名日籍太空人便打開艙門進到站內。他們將在國際太空站停留約半年,除了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外,也會展開太空漫步以便維修和更新站體。國際太空站上已有來自前一次任務的一名美國太空人和2名俄羅斯太空人。(美聯社圖片)
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埃塞俄比亞近日爆發內亂,去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理阿比,以提格雷州爆發兵變為由,本月4日起出兵當地,與曾為前政府統治菁英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民兵展開廝殺。戰火已導致雙方數百人喪命,25,000名埃塞俄比亞人流離失所,更波及鄰國厄立特裏亞的機場。聯合國警告,如果戰事持續,將有20萬難民越境湧入蘇丹。
路透社報道,日本內閣府昨(16)日公布,日本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季增年率勁揚21.4%,為1968年以來最快增速。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為增長18.9%。路透社認為,這表明日本經濟在經歷連續三個季度萎縮後,已重回復蘇之路。
美國新冠疫情持續飈升,最近一周,平均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約14萬例。雖然宣布在大選中勝出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矢言將控制疫情視為重中之重,並有可能推動强制戴口罩、祭出多項經濟刺激措施,以確保企業和工人的生計。但路透社預估,在拜登明年1月20日就職典禮前的這兩個多月,美國恐怕最多將新增1,300多萬人染疫,以及15萬人病故。專家指出,要改變拜登上任前可能的疫情狀況,唯一方法是特朗普政府立刻採取更嚴格的防疫策略。
因致力應對全球飢餓問題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署長畢斯利(David Beasley)14日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該署因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讓他們得到關注及發聲機會,得以警告各國領導人,如欠缺資金挹注,「我們將在2021年面臨大規模的饑荒」。
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日前被總統特朗普撤職,改由全國反恐中心主任米勒(圖)代理防長一職,執行特朗普的政策。據美國CNBC報道,米勒14日給五角大廈的第一個指令是「結束美國在中東的戰爭」,指在阿富汗、伊拉克及叙利亞的戰爭讓人疲憊不堪,「是時候讓美國士兵回家了」。特朗普一直希望美軍能撤出中東,五角大廈報告曾指出,自2001年,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亞的戰爭,消耗美國納稅人逾15,700億美元,並成為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衝突。
巴基斯坦和印度日前再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大規模炮戰,兩國局勢持續緊張。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14日聯同軍方將領舉行記者會展示證據,指稱印度情報人員在鄰國阿富汗境內活動,密謀在巴基斯坦邊境施襲,並計劃襲擊區內其他鄰國,他將不可辯駁的證據遞交給聯合國,要求譴責印度。庫雷希警告,如果沒有國際介入,難以保證南亞和平。
英國《金融時報》14日報道,英國首相約翰遜計劃本周宣布,英國將在2030年起禁止銷售新的汽油、柴油車輛,比今年2月宣布將禁售計劃從2040年提前到2035年的基礎上,再提前五年。預計從明年開始,英國政府將投入五億英鎊建設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包括電網和快速充電樁。報道指出,約翰遜此舉以减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履行《巴黎協議》內容,但料將對英國汽車市場造成巨大衝擊。
歐洲奧地利因第二波新冠疫情爆發,自本月3日再度實施封鎖措施,但商業活動和學校並未全部關停,導致疫情居高不下,當地時間13日新增超過9,500宗確診個案,比第一波疫情高峰高出九倍。總理庫爾茨14日宣布,全國將于本周二(17日)起再度封城,最少持續至12月6日,措施主要包括關閉所有商業設施;所有企業盡可能安排員工居家辦公;居民非必要全天不得離開住所;中小學全部改為網上教學。
在美國大選中確定獲勝的前副總統拜登,昨(12)日分別與日韓澳三個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國領導人通話,繼續為他1月20日就職時接管政府做準備。日媒稱,日相菅義偉與拜登除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氣候變遷問題等國際議題合作達成一致外,還一致同意加强美日同盟的方針,確認《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釣魚島。針對拜登的說法,中國外交部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產物,不應損及第三方的利益,更不應危害地區的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