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17日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電話調停下,宣布18日凌晨零時起,在爭議地區納卡實行「人道停火」。這是交戰雙方第二度試圖宣布停火,以平息在納卡地區爆發將近三周的衝突,早前的爭鬥已造成超過700人死傷。不過,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言人18日指控阿塞拜疆違反停火協議,在零時4分再度主動攻擊,對他們發射大砲與火箭,令這次停火只維持了四分鐘。阿塞拜疆未回應此一指控。
在泰國政府實施曼谷緊急狀態令、採用武力強制驅散街頭和平抗議之後,反政府學運示威仍未平息,曼谷昨(18)日再爆大規模街頭抗議,持續要求總理巴育下台、修憲及改革君主制。而巴育態度似有軟化,他透過發言人表示,示威集會是民眾的自由和權利,但要遵守法律進行,又認為會有不懷好意者伺機製造事端,達成其政治利益。
泰國反政府示威持續升溫,以年輕人和學生為主體的示威群眾14日再度走上首都曼谷街頭,連夜包圍總理府,施壓要求總理巴育下台。而以強硬聞名的巴育卻於15日凌晨在曼谷實施緊急狀態,五人以上集會被全面禁止,新聞或網絡不得發布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消息,以平息局勢。軍隊與防暴警察隨後集結清場,20人被捕,當中包括兩名關鍵的示威領袖。
繼8月中旬註冊全球第一款新冠疫苗「衛星五號」後,俄羅斯總統普京14日在政府會議上表示,該國已成功註冊第二款新冠病毒疫苗,現時需要增加兩款疫苗的產量,以滿足國內巿場,同時亦會與外國夥伴合作,在海外推廣俄國疫苗。普京透露,多名官員,包括負責防疫的副總理戈利科娃已經接種第二款疫苗,無任何不良反應。戈利科娃強調,第二款疫苗沒有副作用、安全性高,首批將生產60,000劑。
吉爾吉斯總統熱恩別科夫15日宣布辭職,他在辭職聲明中表示,國內政治局勢依然緊張,若示威者與軍隊及保安部隊發生衝突,將無可避免地出現流血事件。熱恩別科夫強調,對其而言,國家的完整、人民的團結以及社會的安定是最高價值所在,「我不想作為一名導致流血事件和向自己公民槍擊的總統被歷史留名,因此,我決定辭職」。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不到三個星期,《紐約郵報》14日以「拜登秘密電郵」為標題,披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次子亨特,在拜登任美國副總統期間,涉嫌利用父親的名號,爭取到每月50,000美元高薪進入烏克蘭能源公司Burisma任董事會成員,而拜登又在兒子牽線下,於華盛頓會見Burisma董事顧問波扎爾斯基(Vadym Pozharskyi),之後不到一年光景,拜登就以十億美元的補助為要脅,向烏克蘭政府施壓,要求解僱正在調查Burisma的最高檢察官肖金。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妻子梅拉尼婭本月初雙雙確診新冠肺炎,梅拉尼婭14日在白宮網站發文談染疫經歷,稱新冠病毒不僅感染她和丈夫,還有他們14歲的獨子巴倫,但幸運的是,巴倫是個健壯的青少年,過程中未表現出任何症狀,如今她和巴倫的病毒檢測都是陰性。特朗普同日出席競選活動亦談到巴倫,稱巴倫受感染的時間非常短,「彷彿只有兩秒鐘便康復」、「我甚至不認為他知道自己染疫」。特朗普並以此呼籲學校應該盡快復課,指學生年輕、免疫力強,感染後很快便能康復,「把孩子送回學校去吧,我們必須讓孩子上學」。另外,美國防疫最高階官員福奇證實特朗普已經康復,不再有傳播病毒風險,15日可以參加市民大會。
歐美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表示,歐洲上周通報新增超過70萬例確診病例,是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數據。各國政府正推出新的防疫措施,呼籲民眾共體時艱,以抑制急遽升溫的疫情。世衛專家表示,封城應是最後手段,應先做好其他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經過六個月的嚴格封鎖措施,加勒比海島國古巴新冠疫情減緩,已經好幾周沒有新增病例,隨著11月至3月旅遊旺季的到來,該國周一(12日)開始放寬防疫限制,對國際遊客恢復開放。學校、政府機構和商店得以重開,入境遊客須接受強制檢測和流行病監測,及遵守強制口罩令及社交距離。
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日前到咸鏡南道檢德礦區視察,指導風災後重建工作。據官媒朝中社14日報道,金正恩提到災情比想像中嚴重,對當地居住環境的落後,感到自責,並指示要將當地建成如大興和龍陽般的模範城市。金正恩又感謝參與災後重建的部隊官兵,強調面對國家重視的政策對象,軍隊會全權負責水泥、鋼材、燃油等施工材料,從明年起每年新建5,000間住屋。據新聞照片可見,金正恩當日未戴口罩,同行的人民軍總參謀長樸正天、勞動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玄松月、黨中央副委員長李日煥等高官中,部分人有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