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冠疫情持續,《泰晤士報》27日消息指,英國政府計劃執行全面性社會封鎖令,範圍廣及北英格蘭大部分地區,可能亦包括倫敦都會區。報道稱,研擬中的新限制措施規定,所有餐廳和酒吧初步暫停營業兩周。同時,家庭與家庭之間的任何室內聚會亦無限期禁止,包括一些尚未受限於新規定的室內場合。
位於西亞與東歐交界的南高加索地區突起戰火,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自27日起連續兩天,在有領土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接觸線(下稱納卡地區)爆發激戰,雙方均有死傷。阿塞拜疆國防部28日發布消息,指亞美尼亞在衝突中共有550名士兵陣亡。亞美尼亞僅承認31名士兵喪生,反指對方有約200名士兵陣亡。
距離美國大選倒數不足40天,總統特朗普於美東時間26日提名保守派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本月18日逝世的金斯伯格的遺缺。這是特朗普任內提名的第三名保守派大法官,據指參議院正準備加快時程,將於下月12日就提名舉行聽證會,趕在11月3日大選前完成這項提名案。
韓朝關係緊張,一名韓國漁業公務員上周疑似投誠朝鮮反遭朝軍在海上槍殺並焚屍,朝鮮領袖金正恩罕見就事件向韓國總統文在寅道歉,韓國政府敦促朝鮮進一步調查事件。對此,朝鮮官媒朝中社昨(27)日報道,平壤當局正在搜尋韓國公務員遺體,一旦找到遺體將會歸還首爾,但指韓國海軍在事發地點附近的搜尋行動,已經越過西部海域軍事分界線進入朝鮮海域,「我們敦促韓國立刻停止入侵行為,否則可能導致雙方緊張關係升高」。
全球超過3,20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導致近100萬人死亡。世衛組織緊急項目主管瑞安25日警告,即使研發出有效的疫苗或發展出更好的療法,都難以阻止死亡數字增加,至明年死亡人數恐破200萬人。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瑞安表示,新冠死亡率已隨著治療方法改善而在下跌中,但因緊急疫苗普及尚需至少九個月,而疫情爆發在九個月內就造成近100萬人死亡,在疫苗未普及前全球死亡人口恐翻倍。而近日歐洲確診病例數卻呈上升趨勢,他認為若全球不同心協力防疫,死亡人數甚至會更多。
時隔12年後再發生韓國平民遭朝鮮射殺身亡事件,一名47歲韓國公務員本周稍早搭乘海洋水產部漁業巡邏船在西部海域執行公務時,趁船隻行駛近「北方限界線」(NLL)一帶跳海「投北」,並在靠近朝鮮的過程中遭到對方士兵遠距開槍射殺,遺體也被當作「新冠病毒」予以消殺。韓國國防部昨(24)日強烈譴責朝鮮「殘暴野蠻」,要求朝鮮方面須為此事負全部責任,並作出解釋、懲處相關人員。
以泰國法政大學為首的學生團體本月19日在曼谷王家田廣場發動示威抗議,翌日到再大王宮遞交請願書要求皇室改革。不料抗議過後,警方將以冒犯君主罪起訴學生領袖,並控告其餘參與者違反公共集會法。 據《曼谷郵報》報道,泰國皇家警察總署副署長皮亞23日表示,將對示威領袖和參者採取最嚴厲的法律手段,考慮以違反刑法112條,即俗稱的冒犯君主罪,起訴四名學生領袖。該條例規定,任何人誹謗、侮辱或威脅國王、王后、王儲或攝政王,最高將被判處15年監禁。(美聯社圖片)
日本首相菅義偉(右)上任後,昨(24)日上午首度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左)通電話,二人討論了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新冠防疫合作,以及二戰徵用勞工的爭議性問題。菅義偉表示,韓國是相當重要的鄰國,並強調日韓和日美的合作都相當重要,盼能修復兩國關係。 韓國最高法院前年宣判,新日本製鐵(現為日本製鐵)應賠償在二戰期間受勞動迫害的韓國徵用工受害者。日本為表達抗議,去年宣布加強對韓出口管制,韓國也於同年廢除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反擊,兩國關係降到冰點。(美聯社圖片)
距離11月3日美國總統選舉只有一個多月,大多數民調結果都顯示爭取連任的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落後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對於會否接受大選結果,特朗普23日仍拒絕作出承諾。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特朗普當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是否會承諾確保權力的和平過渡時,說:「好,我們看看到時會發生甚麼事。」同日稍早前,特朗普亦表示,他相信2020年大選會由法院去決定結果,甚至會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各界擔心萬一他在大選中落敗,可能會不肯離開白宮及交出權位,勢必引起史無前例的憲政危機。(美聯社圖片)
因「水門事件」下台的美國總統尼克遜在1980年代竟與現任總統特朗普曾有過長達十年的書信往來!特朗普在信中對尼克遜讃不絕口,二人的話題亦涉獵廣泛,從足球談到房地產,從越戰聊到媒體經營,這些信件自24日起首次在美國尼克遜總統博物館公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