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2016年指控蘋果公司和愛爾蘭當局達成稅務優惠,使蘋果較其他企業取得更多優勢,於2003年至2014年間少課稅130億歐元,構成「非法國家補助」,需要補交稅款。蘋果對此提出上訴,昨日歐盟普通法院駁回歐盟執委會的要求,指歐盟未能證明蘋果獲得違法國家補貼。
泰國早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放緩,於本月開始逐步放寬對外國人的入境管制,然而本周有兩名獲豁免隔離人士確診,分別是一名43歲埃及軍用飛機的機組人員,以及蘇丹外交官的一名九歲家人。為免出現第二波疫情,當局昨日決定再度收緊入境管制,暫停所有入境航班、所有容許自我隔離14日的外交官員及其家人,都需要在政府監察下隔離。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周二(14日)表示,該公司與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合作研製的新冠肺炎疫苗,初步人體測試結果顯示,參與測試的45名健康人士接種兩劑疫苗後,血液中均產生了新冠病毒抗體,且水平和康復患者的中上抗體相若。雖然有約一半受試者感到輕微不適,例如疲倦、發冷、頭痛、肌肉疼痛、打針位置痛楚等,但無人出現嚴重副作用。
日本內閣昨日通過2020年版《防衞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當中尤為關注新冠疫情之下,中國的軍事動向,指中國在東海、南海「單方面改變現狀」。中國外交部批評,日方的《白皮書》充斥對華偏見和虛假信息,是竭力煽動所謂「中國威脅」的「黑材料」,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在14日早晨突破1,300萬,當中逾57萬人病歿。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表示,許多國家的防疫工作走錯了方向,「未來想要恢復到過去的常態生活,恐怕已經不可能」。
韓國總統文在寅(圖)昨日在青瓦台發表「韓版新政」綜合規劃,宣布將在2025年前斥資160萬億韓圜(約10,000億澳門元),創造190萬個工作崗位,將韓國轉型升級為「標桿國家」。
聯合國13日發布年度《世界糧食安全與營養狀況》報告,指2019年全球有6.9億人挨餓,較2018年增加1,000萬人。聯合國警告,今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恐加劇這項趨勢,或令額外8,300萬至1.3億人陷入長期饑餓,若不扭轉這一趨勢,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願景中提出的「零饑餓」目標將無法實現。
日前自殺身亡的韓國首爾市長朴元淳昨(13)日出殯,不少民眾聚集在首爾市政府附近冒雨送別,另有上萬人通過網絡直播觀看遺體告別儀式。同日,在朴元淳生前對他提出性騷擾指控的前任女秘書,透過代表律師及女權團體召開記者會,揭發她連續四年遭受朴元淳言語、不雅照片及肢體騷擾的部分詳情,而朴元淳採取的極端做法,對她造成了二次傷害,要求首爾市政府組建調查團,查明真相。
美國新冠疫情持續惡化,重災區佛州12日錄得1.5萬宗新增確診,創下各州之最。白宮卻在羅列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所做的「錯事清單」,企圖將疫情爆發的矛頭指向福奇。
蒙古西部戈壁阿爾泰省特格勒格縣發生一名15歲少年因獵食旱獺,導致鼠疫疑似病例而死亡的個案。當地政府12日公布,這名少年因生前獵食過旱獺肉,可算做鼠疫疑似病例,採檢樣本將空運送到烏蘭巴托檢測,確認是否因鼠疫死亡。當局為此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特格勒格、阿爾泰、沙爾嘎、布嘎特、策勒五個縣緊急戒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