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引述消息指,英國首相文翠珊當地時間今(24)日與保守黨內負責監督保守黨黨魁選舉的「1922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會面後,便會宣布辭職。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數名內閣大臣說,在目前的形勢下,文翠珊已不得不下台,其中一人說:「是了斷的時候了。」文翠珊日前提出脫歐新協議草案,加入連串意圖吸引在野工黨支持的內容,包括如果國會支持脫歐協議,議員將可表決是否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但工黨表明不接納,連保守黨內的脫歐派也感到憤怒,下議院領袖利雅華(AndreaLeadsom)22日宣布辭職,認為文翠珊的脫歐計劃無法令英國脫離歐盟。 更有報道指,保守黨內更醞釀再次逼宮,文翠珊去年12月避過國會不信任動議,根據現有黨規,要一年後才可以再次提出不信任動議。有「1922委員會」成員要求修改黨規,容許再次提出不信任動議,惟有關要求未獲通過。(美聯社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滿民主黨指他在「通俄門」調查中有所隱瞞,22日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下圖左)及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下圖右)在白宮討論基建計劃時,僅會面三分鐘便中途離場。他隨後召開記者會,強調自己在通俄調查方面無任何隱瞞,指民主黨不結束「騙人的調查」,雙方不可能討論政策問題。 佩洛西與特朗普會面前曾公開指責特朗普妨礙司法公正、隱瞞事實,可能會招致彈劾。會面不歡而散後,她再次批評特朗普的行為「非常怪異」,可能是缺乏自信,難以面對眼前的挑戰,又指他不尊重國會與白宮的合作,選擇「一走了之」。舒默則指,特朗普似乎事先已準備好中途離場,並早已預備對傳媒發言。(法新社
計票一個多月的印尼總統大選終於結束,現任總統佐科維多多連任成功,但落敗的對手普拉博沃陣營堅稱大選舞弊,令支持者情緒高漲,湧入雅加達的選舉委員會附近示威。其中部分抗議群眾和鎮暴警察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雙方各以石頭和催淚彈互相攻擊,造成至少六人死亡、逾200人受傷,警方也逮捕101名滋事分子。為了防止有心人士利用混亂場面,刻意擴大衝突規模,警方已在雅加達發布恐襲警報,由21 日持續至25 日。
英國首相文翠珊公布改良版脫歐協議草案,強調只要新脫歐方案獲英國國會通過,協議正式生效之前會讓議員投票,決定是否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但執政保守黨的脫歐派議員都表明不支持方案,在野工黨更批評是「換湯不換藥」。 據美聯社報道,文翠珊於21日在倫敦就脫歐問題發表演講時表示,長達100頁的新脫歐協議草案將於本周稍後公布。她總結新協議涵蓋的十項重點,包括英國在2020年前有法律責任尋求北愛爾蘭「後備方案」的替代選項;若國會通過新協議將可以表決是否舉行第二次公投;至於關稅安排方面,議員可以就包括適用於貨物的臨時關稅同盟等不同選項,進行投票;草案並承諾加強保護環境,以及對勞工權益的保障。 財相:「硬脫歐」重創經濟文翠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草案已三度遭國會駁回,脫歐期限已推遲至10月底,新脫歐協議草案預定6月初闖關國會。文翠珊表示,目前的僵局已蠶食國家政治,並窒礙其他地區的發展。她提及自己已經作出妥協,形容是落實脫歐協議的最後機會。 財政大臣夏文達也呼籲各方妥協,警告無協議「硬脫歐」會重創經濟。 新方案或遭大比數否決但工黨黨魁科爾彬表明不予接受,指文翠珊換湯不換藥,要求政府交出一個全面的關稅同盟方案。保守黨內部也不滿新脫歐協議,包括前外相約翰遜在內,至少20名在上次表決支持文翠珊方案的保守黨議員都表明反對新方案。部分保守黨議員更認為文翠珊應立即辭職。 有評論認為,新脫歐方案不但未能成功爭取反對者支持,更令部分原本支援文翠珊的議員「轉軚」,文翠珊執意將新方案呈交國會,恐怕會比上次表決,以更大的票數差距再被否決。
據新華社報道,也門政府軍21日在也門南部達利阿省與胡塞武裝發生激烈交火,造成雙方共有16 人死亡。 也門政府軍告訴新華社記者,胡塞武裝當天向達利阿省西部加泰拜地區加派大量武裝分子,對駐紮該地區的政府軍展開猛烈進攻。政府軍在沙特領導的多國聯軍戰機配合下,作出回擊,雙方交火造成六名政府軍士兵死亡,胡塞武裝方面有十人死亡。 也門內戰持續數年,去年底在聯合國斡旋下,也門政府與胡塞武裝組織就部分地區停火,以及交換戰俘等重要議題達成協議,但不久後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近一段時間,胡塞武裝在達利阿省發動大規模襲擊,達利阿省北部部分山區被胡塞武裝佔領,政府軍則控制該地區的部分村莊。 (互聯網圖片)
全美國支持婦女墮胎權益的組織和民眾於當地時間21 日在美國各地舉行400 多場示威,抗議近日多個州通過收緊墮胎法案,包括上周通過收緊墮胎法案的密蘇里和喬治亞等州份。 在首都華盛頓,數百名示威者聚集在聯邦最高法院門前,高叫口號,舉著寫有「保護安全、合法墮胎」、「我的身體我做主」、「墮胎是人權」等標語。多個民主黨議員都出席示威活動,揚言要阻止共和黨人尋求推翻1973 年羅訴韋德案的裁決,以否定女性墮胎權利受憲法保障。在德州,不少示威者打扮成劇集《使女的故事》中被強迫生育的使女(下圖)。 阿拉巴馬州上周通過被稱為全美最嚴苛的限制墮胎法案,指除非孕婦健康受胎兒嚴重威脅,否則一律禁止墮胎。就連一向反對墮胎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都認為法案過嚴。俄亥俄州和喬治亞州也通過法令,禁止在受孕六周或可以檢測到胎兒心跳後墮胎。(美聯社圖片)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全面封鎖伊朗石油出口,導致美伊關係持續緊張之際,伊朗原子能組織證實,該國鈾濃縮產量已提升四倍,其庫存可能在幾周內超過伊核協議規定的上限。美國總統特朗普警告,伊朗如果輕舉妄動,美國將回應以「雷霆之力」,但同時暗示美國願意對話。伊朗總統魯哈尼則強硬表態,當前形勢下美伊雙方不適合談判,抵抗是伊朗唯一的選擇。
據法新社報道,印尼選舉委員會昨(21)日凌晨宣布4月17日總統選舉的正式計票結果,總統佐科維多多(左)以約10.82%的領先得票率,擊敗擁有軍方背景的對手普拉博沃,將於10月20日展開又一個五年任期,繼續領導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他隨後在首都雅加達宣布勝選,強調會領導及保護印尼人民。 據統計,維多多獲得約8,503萬票,得票率佔55.41%, 普拉伯沃拿到約6,844萬票,約44.59%;在印尼全國34個省中,佐科威贏得21個省,勝過普拉伯沃的13個省。 普拉伯沃拒絕承認選舉結果,動員群眾抗議。路透社引述其競選團隊官員表示,普拉博沃將向憲法法院挑戰這次大選的官方結果。 當局派出大批軍警在選舉委員會附近地點嚴陣以待。當地媒體密集報道,警方已逮補29名預謀在公布大選結果時發動襲擊的疑犯。 (美聯社圖片)
包括Nike、Adidas在內的美國173間鞋類生產商,20日在美國鞋業公會網站發表聯署公開信,要求美國總統特朗普不要向中國製造的鞋類產品加徵關稅,指加徵關稅給美國消費者、鞋商乃至整個美國經濟都帶來「災難性影響」。 據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美國政府日前公布了計劃對價值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的產品清單,包括運動鞋、涼鞋、高爾夫球鞋、雨靴及滑雪鞋等所有鞋類。公開信指出,如果華府對中國製造的鞋類產品加徵關稅,等同將每年7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要求特朗普「立刻停止提高關稅」。公開信並強調,在中國商品上提高關稅,不論對消費者、鞋商,還是美國經濟都是災難,「這場貿易戰該結束了」。 (美聯社圖片)
奧地利聯合政府因副總理施特拉赫「通俄」風波持續震盪,所有自由黨籍的部長20 日集體辭職,以抗議總理庫爾茨逼迫自由黨籍的內政部長基克爾辭職,令政府陷入瓦解危機。 已辭去自由黨黨魁和副總理職位的斯特拉赫,日前被媒體爆出在2017 年大選前與一名俄羅斯女子會面,商量以政府工程合約換取她出資援助自由黨競選,導致中間偏右人民黨與右翼自由黨形成的執政聯盟瓦解,屬人民黨的庫爾茨要求提前大選,獲總統范德貝倫同意。 不僅於此,庫爾茨認為,自由黨的醜聞損害奧地利的國際聲譽,基克爾身為自由黨秘書長,要為政黨的過錯負上責任,要求范德貝倫批准革除他內政部長一職。新黨魁赫費爾聯同基克爾召開記者會,指基克爾沒做錯任何事,無理由要他負責,警告若基克爾被撤職,所有自由黨籍的部長將大規模辭職。 據法新社報道,已辭職的自由黨籍閣員包括外交、國防、交通和社會事務部部長,勢將嚴重影響政府運作。庫爾茨表示,自由黨閣員留下的空缺將由專家或資深公務人員暫代,直到9 月初的提前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