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是許多登山者的夢想,入夏之後,珠峰因天氣晴朗引來大批登山者蜂擁登頂,甚至造成「大塞車」,數百名登山者被迫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區」排隊等待好幾個小時,過程中陸續有人失溫死亡,導致一周內至少十人喪命,成為2015年以來最慘烈的珠峰攀登季節。有登山者發布等待衝鋒登頂的人群排成人龍的照片,形容現場宛如大屠殺。最新一例是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名男律師,27日在珠峰登頂後下山期間死亡,成為過去十天以來在珠峰喪生的第11人。 尼泊爾拒限登山人數據法新社消息,攀登珠峰是尼泊爾的可觀旅遊生意,每位登山者須交付11,000美元申請獲取珠峰登山許可證。今年春季的攀登季節,中國方面發放至少140張許可證,尼泊爾方面則批出破紀錄的381張。而每位登山者至少需要一名夏爾巴嚮導陪同,意味著登頂人數還要翻倍,預料今年登頂人數將超過去年的807人,而這一數字已在去年就刷新了紀錄。 面對珠峰擁塞等管理問題,從業者和專業攀登群體呼籲加大管控力度。但尼泊爾旅遊局表示,珠峰並非首次出現人龍,相信登山者過多並非近日多人死亡的唯一原因,故不會改變批出登山許可證的機制。 尼泊爾尋四遺體撿逾十噸垃圾另一方面,隨著登山季節進入尾聲,加上全球暖化使冰山消融,令原本埋藏的人類屍體和垃圾隨之曝光。尼泊爾政府派出14人以上團隊清理珠峰,已尋獲四具屍體,並撿起約十公噸垃圾,由軍方直升機載運下山。尼泊爾旅遊局告訴記者,已辨識死者的身份,部分垃圾則將送往首都加德滿都,以進行回收利用。
美國總統特朗普出訪日本,成為日本令和時代首位獲日皇接見的國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傾力款待。在美日首腦會談後,特朗普形容美日關係是歷來最好,透露日本將向美國購買105架F-35戰機,而兩國的貿易談判,「8月能有重磅公布」。外媒分析指,特朗普認為日本在參議院選舉7月結束後,在農業等領域做出讓步的可能性更大,顯示在中美貿易糾紛及軍事角力加劇的背景下,美日雙方難以掩蓋兩國的分歧。
橫跨歐盟28個成員國、為期四天的歐洲議會選舉於當地時間26日落幕,除了投票率達到約51%, 創20年新高外, 歐洲各國中間偏右和中間偏左的傳統主流黨派仍佔多數,但未取得過半席次,綠黨、自由派和極右翼政黨則勢力大增。
美伊緊張局勢持續升高,伊朗國營通訊社當地時間周日引述總統魯哈尼說法,指伊朗貨船被禁止在外國港口停泊十日,且不能卸貨,美國更利用衛星追蹤伊朗船隻,導致伊朗貨船無法停泊在任何國家的港口,這種情況歷史上前所未有。 但魯哈尼強調不會因此屈服,伊朗已進行充分的物資儲備,不會影響民眾的生活。另一方面,正在日本訪問的特朗普昨(27日)晚重申,美方不尋求推翻伊朗政權,只要求對方放棄核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表示願意居中協調,化解危機。 (互聯網圖片)
泰國計劃向遊客徵收「旅遊稅」,每人不多於100泰銖(約澳門幣25元),預計半年後有定案。 據《曼谷郵報》報道,泰國國家旅遊政策法案上周三正式生效,讓旅遊部門制定旅遊發展,及保障遊客安全措施。當局研究向每名遊客徵收不多於100泰銖的「旅遊稅」,用於遊客的醫療保險及改善國內旅遊景點設施。報道未有說明已購買保險的遊客是否可獲豁免,只是指研究預計進行半年,主要討論徵收金額,如何徵收。(互聯網圖片)
本月23日開始的歐洲議會選舉當地時間26日來到最後一天,歐盟28個成員國中,包括德國、法國及意大利等21國在這一天完成投票,各國計票結果預計於澳門時間27日出爐。 數月以來的民調顯示,民粹和反移民極右派將大有斬獲。分析預測,今年可能是極右翼政治勢力擺脫邊緣化的關鍵一年,這也為歐盟未來團結投下變數,面對「反移民」和「反官僚」挑戰來襲,可以預見歐盟提出團結一致的法案將受到阻力,一體化的歐盟正走向十字路口。
英國首相文翠珊任內處理脫歐協議方案屢受挫折,且不敵黨內逼宮壓力,終於24日含淚宣布辭任保守黨黨魁及首相一職,隨即為「黨魁爭奪戰」拉開序幕。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文翠珊在唐寧街十號首相府外表示,自己「竭盡所能」制訂脫歐協議,但為求國家最大福祉,接下來最好由新首相領導這項行動,「所以我今天宣布,將於6月7日周五辭去保守黨黨魁職務。我即將卸任讓我感到畢生光榮的職務,那就是英國史上第二位、但絕非最後一位女性首相。」文翠珊又稱未能落實脫歐是一大憾事,「對於有機會為所愛的國家服務,我極為感激」。語畢,文翠珊語帶哽咽流淚離去。 消息一出,前外相約翰遜隨即表示有意問鼎黨魁一職,前脫歐事務大臣藍韜文、衛生大臣夏國賢及下議院保守黨前領袖利雅華翌日相繼宣布參選,現任外相侯俊偉、國際發展大臣施達偉、前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麥蔚宜,以及26日才表態的環境事務大臣高文浩,都表明會加入選戰,令迄今宣布競逐黨魁的人數增至八人。 前外相約翰遜成繼任大熱據英國《泰晤士報》民調顯示,約翰遜的黨內支持率領先,達39%,藍韜文緊隨其後獲23%支持。博彩公司也視約翰遜為排在繼任人選首位的大熱。現年54歲的約翰遜是2016年公投時脫歐派的領軍人物,他說,若能成為首相,無論有協議抑或無協議,都會讓英國在10月31日的限期前脫歐,如果未能達成協議,會與歐盟重新談判。 據悉,保守黨黨魁選戰會在下月10 日展開,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在下月底選出兩位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後,在7 月底之前由全體約12 萬黨員投票,選出新黨魁,並出任首相。文翠珊將任看守政府至新首相就職,她因任內處理脫歐協議方案屢受挫折,且不敵黨內逼宮壓力,終於24 日含淚宣布辭任黨主席及首相一
印度大選結束,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大捷。總統科溫德25日正式任命莫迪繼續出任總理,展開其第二個五年總理任期。總統府表示,科溫德同時要求莫迪提名新一屆內閣成員,並對宣誓就職儀式的具體時間做出安排。當地傳媒預料莫迪將於當地周四(30 日)宣誓就職。 莫迪隨後發表公開講話,表示新政府將努力實現所有人夢想,不會辜負期望,並承諾會優先處理針對種姓和宗教等的歧視。印度國會人民院(下議院)選舉結果顯示,執政印度人民黨贏得303個議席,取得多數席位,多於2014 年上屆大選的282 席。主要反對黨印度國民大會黨則在大選中慘敗,僅取得52 席,主席拉胡爾.甘地為敗選引咎辭職,但獲黨內的工作委員會一致挽留。(法新社圖片)
到訪日本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今(27)日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正式會談,討論經貿等議題。由於特朗普昨日發推文表示,「美日間的貿易談判有很大的進展,由於農產品和牛肉的影響極大,期待在今年7 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後敲定大筆數字」。 分析預料,這次的會晤恐難在貿易談判上達成具體成果,先前日本媒體也報道,雙方此次可能不會發表聯合聲明。 特朗普今次訪日四天,成為令和時代的首位國賓。他昨日上午在千葉縣茂原市的高爾夫球場,和安倍一起打高爾夫,這已是他們第五次一起打高爾夫。首相府在社交網站上載二人自拍照(圖),表示希望日美同盟關係能更堅固。特朗普也發文指,和安倍的會面愉快。同日下午,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及安倍夫婦到東京兩國國技館觀賞相撲賽事,賽事結束後,特朗普親自向奪冠力士頒發「美國總統盃」,其後特朗普伉儷與安倍夫婦到東京一家傳統日本餐廳共進晚餐。(法新社、美聯社圖片)
被譽為全球最大規模民主選舉的印度大選,經過分為七階段、歷時六周的「馬拉松式」投票後,當局昨(23)日展開規模龐大的計票作業。國會人民院(下議院)開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就獨攬超過299席,超過下議院542個席位中的一半,意味該黨毋須和其他政黨聯盟就可單獨執政,68歲的莫迪篤定連任總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向莫迪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