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及俄羅斯領導人在每年8月15日的朝鮮半島光復節,皆會互致賀電。據《朝中社》報道,朝鮮領袖金正恩昨(15)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相互致電,以紀念朝鮮半島脫離日本殖民統治73 周年。 普京表示,已做好準備與金正恩會晤,希望能早日舉行雙邊領導人會談,並提及韓、朝、俄在鐵路、公路和燃氣方面的三邊合作。金正恩則強調朝俄在戰時聯合抗日的「珍貴傳統」,是雙邊關係的「穩固根基」,並未明確回應普京的邀請。(法新社、互聯網圖片)
意大利北部城市熱那亞的莫蘭迪大橋前(14)日晚間發生坍塌,截至昨(15)日,至少造成39人死亡,包括三名兒童。當局出動約200名消防員救災。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事發當日正值暴風雨來襲,大橋中段近80米的路段突然倒塌,連同橋上約30輛汽車墜落於50米深的橋底,造成嚴重死傷。有目擊者稱,大橋倒塌前曾遭閃電擊中。 莫蘭迪大橋建於1960年代,2016年曾進行維修工程。 有工程師指出,大橋一直存在「結構問題」。(互聯網圖片)
美聯社揭發美國科技公司Google地圖暗中收集用戶位置數據,即使在用戶暫停位置記錄功能後,仍會自動記錄追蹤用戶的部分位置數據資訊,涉嫌侵犯用戶隱私,估計全球逾20億 Android(安卓)及iOS平台手機用戶都受到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13日在陸軍德拉姆堡基地,簽署通過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授權總值7,16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將在10月1日生效。特朗普稱這是九年以來最大筆的軍事投資,比往年的軍事支出高出2.5%,並形容美軍實力之強無可匹敵。 根據法案,美軍將擴軍15,600人,並採購13艘軍艦及77架F-35戰鬥機。在對待俄羅斯方面,法案禁止美國與俄羅斯開展兩軍合作、加大網絡安全投入、增加美國在歐洲軍事存在,以及延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法案還將投資650億美元,開發新一代「低當量核彈」。這種武器殺傷力較低,主要是在俄羅斯動用戰術核武器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應對。但特朗普說美國是和平的國家,希望不會用到這些尖端武器,但若被迫出手,其他國家並無機會還擊。 英媒:新法案遏制中方投資法案中針對中國的內容,有國會議員形容是歷來最強硬。雖然法案放寬對中興及華為簽訂合同內容的管控,但禁止美國政府和政府承包商採購中興及華為的產品,同時強化了美國防部以及情報部門的決定權,用於決定外國投資能否進入美國。 多家西方媒體均指這是針對中國在美投資。 英國《金融時報》14日報道稱,這是賦予美國政府凌駕於企業利益之上、對從中國進入的外資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英國倫敦當地時間14 日發生一宗小轎車衝撞國會大廈安全護欄事件,造成數名路人和騎單車人士受傷,兩人送醫,所幸未有生命危險。肇事的20 多歲男司機涉嫌恐怖主義罪行,當場被持械警員拘捕。現階段事件列為恐怖襲擊,由反恐部門接手調查。 《每日電訊報》引述目擊者指,肇事銀色小轎車撞向幾名路過的單車手和途人後,再撞向護欄,車輛隨後冒煙。據悉,小轎車當時以時速80 公里行駛,相信司機是故意撞向目標。(互聯網圖片)
土耳其拒絕釋放傳聞因涉入土國未遂政變遭拘留的美國牧師布倫森,引發美國制裁行動,導致貨幣里拉匯率暴跌。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圖)美東時間13 日在白宮,與土耳其駐美國大使基利奇會面。博爾頓會上警告,在布倫森獲釋前,美方不會進行任何談判。 而土耳其方面拒絕向美國妥協,總統啊多安同日譴責美國從土耳其的背後「插刀」,甚至揚言抵制iPhone 等美國電子產品。(互聯網圖片)
土耳其因扣留美籍牧師布倫森而遭美國加徵鋼鋁關稅打擊,貨幣里拉兌美元昨(13)日一度失守七算,不僅創歷史新低,亦拖累全球非美元貨幣進入暴跌模式。 土耳其央行出招止貶,暫未採取資本管制。總統啊多安亦號召國民「買里拉救國」,但民眾普遍對前景不感樂觀,更有人更籲政府屈服:「把那個牧師交還給美國!」分析認為,新措施即使短期能為里拉止跌,土耳其長遠仍需改革經濟與金融體系。
去年發生在美國維珍尼亞州沙洛茲維爾市、造成三死的種族衝突事件,12日屆滿一周年,美國各地出現紀念活動與遊行。上千名反種族主義者走上街頭,白人至上團體亦在白宮外發起示威遊行,惟主辦單位原申請400 人,最後僅有約20 人到場。儘管這些白人至上主義支持者受到警方嚴密保護,但仍遭到反種族主義示威人士丟擲物品, 以及叫囂「不要臉」、「離開我的城市」等語言攻擊,最後示威演變成與警方的零星衝突。 (互聯網圖片)
據法新社報道,敘利亞反抗軍控制的最後據點伊德利蔔省,境內一處軍火庫12 日發生爆炸。據知軍火庫屬於一個與極端組織阿爾蓋達有聯繫的組織,爆炸造成至少69 人喪生,包括17 名組織成員及52 名平民,其中17 人是兒童。另外有21 人受傷,數十人失蹤,兩幢五層高的大廈被炸毀,暫未知爆炸原因。 敘利亞民防組織「白頭盔」事後用推土機移除斷垣殘瓦,至少救出十名倖存者,由於多人被埋於廢墟下,預料死亡人數會進一步上升。(美聯社圖片)
今年剛剛成功連任的土耳其強人總統啊多安,正面臨執政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土耳其經濟持續崩盤,貨幣土耳其里拉跳水式貶值,今年至今已貶值41%,高通貨膨脹與高外債的雙重壓力,正壓得土耳其喘不過氣來,此時北約盟友、美國總統特朗普卻選擇「落井下石」,10日宣布提高土耳其進口鋼鋁關稅至20%與50%,令土耳其里拉應聲再貶20%。2014年約二里拉可以兌一美元,如今六里拉才能兌一美元,埃爾多安打出國難牌,要求人民拿出「藏在枕頭下的黃金」,去銀行買進里拉,但這種非理性的要求反而增加民眾恐慌,黃金與美元抓得更緊,里拉只能繼續走貶。國難當頭,啊多安表示,「美國有美元,我們有人民與真主」,然而美國不只有美元,還有特朗普,他喜歡用關稅來開價,如果人民與真主打不過特朗普,土耳其就要走向崩壞之路。 土耳其當前的困境,一方面與土耳其早前仰賴歐盟與美國超寬鬆貨幣,大量吸引外國資本流入本國,累積大量外債,外債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超過50%,當量化寬鬆退場,外債高築的弊病就會凸顯,一旦貨幣貶值,就要面對沉重的償債壓力,如今土耳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逼近20% ;同時,土國今年大選卻定了啊多安長期執政的局面,他對央行的控制,令外界對土耳其的貨幣政策充滿懷疑,這是土耳其危機的先天不良因素。 後天不良則是土耳其與美國的關係,美國是土耳其鋼鐵的最大出口國,佔總出口量的11%,美方的制裁將會讓土耳其傷筋動骨,而偏偏此時,卻是美土關係的最低點。兩國近期在多項國際議題 上美土分期愈發明顯。首先在敘利亞,美國支持土耳其邊境的庫爾德族武裝,長期軍援當地的庫爾德族人,土耳其為防止庫爾德族獨立,則不惜出兵敘利亞強力鎮壓,土耳其的干涉導致以俄羅斯及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為首的勢力,在敘利亞內戰中最終勝出;此外,美國牧師布朗森被指參與2016年7月的未遂政變被捕,美方不斷要求放人,都被土耳其拒絕。另一方面,美國一直懷疑這個北約盟友有二心,啊多安上台以來,不但改向俄羅斯購買武器,還被指向伊朗提供援助,對特朗普的中東政策來說可算是不斷扯後腿。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指出,土耳其危機可能是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翻版,持有許多土耳其國債的歐盟可能遭受牽連,土耳其政府必須拿出有效的辦法破解外債造成的惡性循環,同時必須尋求美國以外國家的援助,當中就包括了中國與俄羅斯,而若美土真的鬧翻,後續還將有一連串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