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的春天到了嗎?

核武器、對抗國際社會的路線更明確。 國際比賽一直被朝鮮視為扭轉局面的契機,1988年後,朝鮮也曾多次參與韓國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也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合舉「朝鮮半島旗」進場,並曾兩度合組隊伍參賽。但這些動作對朝韓關係的發展,並未產生長遠而積極的影響,和解大戲已經上演過不知道幾回。除了韓國方面因執政黨輪替造成對朝政策的不確定性外,朝鮮本身也在與西方社會的鬥爭中苦苦掙扎,對韓關係、核武發展與體育賽事,都是平壤達到階段性目標的籌碼。 自2015 年底以來,朝鮮加快發展核武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步伐,引起國際社會的猛烈抨擊與恐慌,在朴槿惠下台後,平壤終於等到一位親朝鮮的民族主義總統文在寅,給了金正恩戰略調整的空間。雖然外界無法掌握朝鮮的核武器發展到何種地步,但從金正恩的新年講話來看,平壤的戰略路線已經做出調整。在談到「發動核武的按鈕就在我桌上」之前,金正恩先強調了「美國絕對不敢對朝鮮發動戰爭,因為朝鮮核彈瞄準美國全境」,這句話代表平壤的核路線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而修復與韓國的關係,甚至修復與周邊其他國家的關係,將槍口統一指向美國,將是朝鮮新的對外戰略指標,積極參與平昌冬奧則是全新的開端。 金正恩始終認為,實質擁核是確保政權存續的唯一途徑,因此與美國談判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所幸現在美國總統是特朗普,朝鮮有更多的操作空間,維繫在國際上的生存。平壤大可利用參加平昌冬奧的契機,吸引更多韓國愛國商人的援助,緩解國內因聯合國制裁而導致的物資短缺局面,倘若韓國在文在寅執政下,朝韓能夠恢復過去的往來與對話,國際制裁的意義更會被逐步削弱,然而朝韓過招虛虛實實,朝鮮始終不會放棄武力統一的選項,短暫的融冰能夠持續多久,仍是未知之數。

08/01/2018
1353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