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首條跨城海島低空快線「深圳-東澳島」於7月15日上午在珠海東澳島舉行首發儀式,航程僅需20分鐘,將原本約兩小時的海陸行程大幅縮短。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衛生健康局15日通報,該區近日爆發一宗由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
《珠海經濟特區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條例》(下稱《條例》)將於2025年9 月1日起正式施行,成為珠海市運用經濟特區立法權、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與數位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法治舉措。
位於珠海金灣區平沙鎮的金航•沙美產業薈預計今年12月正式建成投用,作為全市首個新型工業鄰里中心,目前已率先開放人才公寓樣板間供企業與個人參觀。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殘特奧會將於今年11月至12月在粵港澳三地舉行。
1974年至1975年間,廣東肇慶懷集縣藍鐘鎮岳山一帶展開轟轟烈烈的造林運動,2.5萬名青年民兵用143天完成造林3.5萬畝,將一片貧瘠荒山變為萬畝林海,孕育出「 忠誠奉獻、艱苦創業、團結奮鬥、久久為功 」的「 岳山造林 」光榮傳統。
廣東揭陽東粵化學全球首套20萬噸/年混合廢塑料深度裂解工業化裝置近日試產成功,標誌該項首創技術成功實現從實驗室到產線的產業化跨越。
在7月13日下午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何咏前表示,商務部將充分發揮內地與香港經貿合作委員會作用,支持香港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持續推動兩地經貿合作深化發展。
7月12日,「2025粵港澳大灣區AI科創人才協同培養交流活動」在廣州市南沙區維港青藤中學舉行,來自內地與港澳的49所中小學首次聯合發起AI協同培養倡議,標誌大灣區AI人才培養從高校、企業主導,正式延伸至基礎教育階段,朝「小初高一體化」邁出關鍵一步。
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同渣打香港公布最新一季《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顯示2024年第二季「現狀指數」為53.1,較首季微跌0.4,反映在美國關稅政策公布後的一個多月內,企業營運仍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