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內地女賭徒欲討回賭本

誣告他人設投資騙局遭法辦

兩名內地年輕女賭徒委託微信網友來澳代賭,上月轉賬50萬元人民幣予一名活躍賭場男子來澳代賭,但之後一直未有消息,疑為討回款項,竟向警方報假案,虛報墜入賭廳投資騙局及誣告兩名接待她們的內地男子,司警接手調查後揭發真相,拘捕兩名涉嫌誣告他人內地女子。 被捕兩名內地女子分別姓黃(無業)及姓蔣(學生),均20歲餘,同涉誣告罪已被移送檢察院處理。涉案兩名孟姓男子,報稱銷售員,是活躍賭場人士,以證人身份一同送交檢察院。 司警透露案情稱,兩女子報稱今年10月在深圳透過微信群組認識一名夏姓男子,期間對方遊說投資本澳賭廳,每日可獲得5%回報。兩人分別轉賬20萬元和30萬元人民幣後一直未有消息,追問下雙方相約本月5日在路氹某酒店房間會面,隨後聯絡兩名姓孟男子見面;兩女報稱商討間被兩孟姓男子要求簽署文件,但發現合約上並非姓孟男子簽名,懷疑被騙向警方報案。 司警調查後發現,兩女涉嫌虛構投資賭廳高息回報故事;根據兩姓孟男子口供及兩女手機微信對話內容顯示,發現兩人投資賭廳供詞全屬虛構,根據聊天記錄,兩女委託夏某派人來澳協助賭博,相關50萬元為賭本,但轉賬後一直未有消息,故來澳與協助賭博的兩名孟姓男子會面期間虛構事件,而「投資協議」根本不存在,報假案目的是為追回50萬元人民幣。案件有待司警進一步跟進。 司警發言人張錦輝稱,司警接手調查揭發兩名內地女子嫌犯涉嫌虛構投資賭廳高息回報故事。(劉凱輝攝)

18/11/2020
6613

海關持續與學校建立水客活動通報機制

澳門海關針對北區一帶的水客活動,一直採取「防打結合」應對策略,除持續聯同各執法部門開展打擊行動外,亦積極深入社區進行宣教,避免市民或外僱從事水客活動,前(16)日拜訪新華學校,與校方就水客議題進行交流,雙方同意建立通報機制,合力遏止不法活動。 會上,海關代表首先講解現時水客活動發展形勢,並介紹本年在打擊水客活動方面的執法情況和成效,校方表示曾有學生反映其家人從事水客活動,早前亦接獲關於家長利用跨境學童偷運物品的投訴。為此,校方冀與海關建立通報機制,支持和配合海關打擊水客活動,同時邀請海關走進校園,向學生及家長講解相關行為的危害及罰則,呼籲知法守法。 海關代表表示,樂意與校方建立通報機制,而11月中旬起亦將在教育暨青年局統籌下,聯同其他政府部門到本澳多所學校舉辦專題講座,提升老師、學生及學生輔導員的防罪意識,預防青少年參與違法活動。 海關表示將繼續嚴厲打擊水客活動,並透過聯絡機制加強收集社區情報,警民合力,共同維護澳門經濟秩序和治安環境。任何人士如發現相關違法行為,可透過海關熱線28965001、傳真或電郵info@customs.gov.mo向海關舉報。 海關與新華學校建立通報機制,校方指會支持和配合海關打擊水客活動。(澳門海關提供圖片)

18/11/2020
12988

特區政府公布文產發展政策框架

提出四大核心行業

針對澳門經濟和財政對博彩業的一支獨大、過度依賴問題,特區政府繼續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目標,適應中央政府推動文化產業高品質發展新要求、新興技術推動文化產業新業態的新需求,結合國際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和後疫情時代風險管理下的新格局,制定適合澳門本土未來五年(2020-2024)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訂定新定位、新任務和新舉措,為下一個五年推進澳門文化產業高品質發展、提升城市形象、擴大國際影響力提供施政藍圖。 文化局昨(16)日公布澳門特區政府文產發展政策框架《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2024)》,從宏觀層面上進一步釐清澳門文化產業定位、目標與任務,重新梳理澳門文化產業的行業分類,以文化旅遊、文化貿易及文化科技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手段與目標。特區政府將以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文本作為未來工作方向與目標。 文化局稱,在社會文化司指導下,由文化局牽頭主導,今年上半年邀請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組成研究團隊進行澳門文化產業發展定位研究(2020-2024),從而制訂出《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2020-2024)》(以下簡稱《框架》)。 打造完整文化產業生態鏈 《框架》結合當下最新形勢,擬定未來五年澳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在定位與目標上,《框架》指出澳門應在大文化產業概念的引領下,構建高質量的文化市場體系,打造完整文化產業生態鏈,推動澳門成為具有多元、包容、特色、時尚、活力的國際文化創新城市。 《框架》以四大核心行業、四大培育扶持行業和四大融合發展行業為文化產業主要行業。具體四大核心行業為:設計服務、表演藝術、網路視聽及電影等行業;四大培育扶持行業為出版發行、廣播電視、動漫遊戲和文化藝術服務;而四大融合發展行業方面是文化+體育、文化+節慶、文化+會展、文化+教育等。 推動文產與旅遊結合 同時提出,在支撐澳門文化產業發展上,應輔之以文化旅遊、文化貿易和文化科技等三大手段。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業兩大產業構成價值鏈上的延伸和滲透,通過文化旅遊涉及面廣、帶動性大、輻射力強、體驗性高等特性,融合滋生出新的產品及新的市場;同時把握好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機遇,抓住文化貿易的數位化趨勢,增強文化資源的貿易流動性,打通文化產業鏈條,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並且致力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驅動產業從低附加值的簡單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延伸,提升澳門文化產業的價值鏈。同時,《框架》亦就澳門文化產業的空間分布、主要措施作鋪陳。 上述研究團隊帶頭人為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教授及澳門理工學院藝術學校校長徐秀菊教授,專家組成員有北京、上海、台灣、香港,以及韓國等地專家學者參與。

17/11/2020
27906

市政署更新《古樹名木保護名錄》

新增古樹名木66株

市政署更新《古樹名木保護名錄》,本次名錄新增古樹名木66株,與上一批已公布名錄合計古樹名木共584株。為加深市民對古樹認識,共同保育珍貴樹木,市政署計劃於年底展開古樹牌更新工作,於牌上加設古樹專屬二維碼。 市政署昨(16)日發出新聞稿稱,一直關注和致力古樹名木的保育工作,自今年6月公布更新《古樹名木保護名錄》,首次納入四株私人古樹後,積極關注其他私人地方古樹狀況,並聯同文化局跨部門合作,與宗教場所的古樹擁有人或權利人不斷溝通,宣導推廣古樹保育的重要性。現已取得進展,將以宗教場所、文化遺產保護區等地點為主的53株私人古樹納入《古樹名木保護名錄》,另外,亦將於公共地方的12株古樹及一株名木納入名錄內,使更多古樹獲得法律保障。 加強古樹巡查及管護機制 市政署將強化古樹的恆常巡查和管護機制,透過更具針對性的護樹工作對古樹進行護理和復壯,包括定期聯同樹木及生態保育專家對納入《古樹名木保護名錄》的樹木進行整體性健康評估,又採取每年至少一次的恆常巡查,監測古樹的整體生長勢、病菌蟲害、立地條件等,並根據古樹的健康情況進行評級,制定具針對性的養護復壯方案,透過修枝整形、加設支撐架、施藥防治病害、修補樹洞及損傷、改良土壤等不同措施,對不同級別的古樹進行護理。 市政署稱,按《文化遺產保護法》相關規定,私人地方的古樹屬持有人管護,持有人或業權人代表應定期檢查及跟進古樹的情況。

17/11/2020
1759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