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文作協新屆理監事就職

搭建平台培養澳門年青作家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澳門)上周五(9日)舉行第二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暨會員新書發行捐贈儀式。會員大會主席陳溥森表示,協會未來遵循辦會宗旨,配合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澳門中聯辦宣文部處長辛建波,協調部處長劉冠宇,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代表黃棣樂,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主席司徒民義,立法議員陳虹、鄭安庭、宋碧琪,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江門商會會長劉朝盛,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澳門)主席陳溥森、協會創會會長胡國年及秘書長高勝文等出席。 陳溥森表示,協會的未來發展應遵循辦會宗旨,配合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把會務工作融入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僅要團結澳門的文學作家多作交流,大力描寫美好的澳門生活,盡情謳歌「一國兩制」的特區偉績,還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組織文學交流活動,如舉辦徵文比賽、創作體會等,搭建平台培養年青作家,為澳門的文學百花園地增添色彩。 同場發布陳溥森(刀弋)最新著作《閒筆雜章匯一卷》和《閒筆雜章匯二卷》,另展出成員捐贈的各類型作品一百餘部,供到場嘉賓好友取閱,當中不少作品獲政府相關機構資助支持出版。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澳門)日前舉行第二屆理監事就職片典禮暨會員新書發行捐贈儀式。( 主辦單位提供圖片)

13/07/2021
19221

有序推動五房屋階梯政策

2021年經屋申請期由明天(14日)至11月12日開展,為期四個月,當局昨日公布有關申請詳情、評分表、收入資產限制等內容,備受社會關注。房屋問題向來是居民熱門關注的議題,近年居民因私樓樓價過高,對經屋需求增大,政府繼2019年後再度「開隊」,開放新城A區經屋申請,相信能更好地回應本澳居民的需求。 本屆政府提出五個房屋階梯政策,第一是社屋、第二是經屋、第三是夾心階層房屋、第四是長者公寓、第五是私樓。過去一段時間,由於土地不足和工程進度等原因,公屋數量供不應求,備受居民詬病。至去年起,特區政府實施社屋恆常性申請,現時正積極推動台山、望廈、慕拉士大馬路等社屋的建設,相信未來可滿足家庭申請需求。經屋方面,現時政府已訂定新城A區公共房屋的興建時間表,未來四年將興建約二萬三千個公屋單位,但有關經屋現在才招標,加上興建需時,相信居民要等一段較長時間。 今次是新修訂《經濟房屋法》實施後的首次公開申請,經屋性質、轉售、分配方式等均有很大改變,雖然當中的計分排序規則相對完善,但不少意見均指出,個人申請者在這套制度上仍處於弱勢,得分偏少,單身人士或仍存在上樓難問題,或只能寄望「夾屋」。政府4月底已公布《夾心階層住房方案》諮詢總結報告,但有關制度法案仍在起草中,當局應加快立法,並預留適當土地,以便日後能有條件興建更多「夾屋」單位,讓廣大澳門居民能居有其所。 至於長者公寓,初步計劃興建1,800個單位,預計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接受申請,社工局正草擬相關行政法規,有關示範單位亦已開始公開展示。計劃自公布以來,不少長者表示希望入住,當局未來應盡快訂定申請門檻,讓有意申請人士能因應自身條件,及早作出考量,讓長者能有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總括來說, 本澳房屋政策比過去已完善不少,特區政府應續有序落實各項政策,推動五個階梯房屋的規劃和興建,解決居民上樓難的問題。

13/07/2021
24042

黑沙環商店向13歲少年出售香煙

衛生局:或罰二萬元

衛生局表示,近日錄得一宗涉嫌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製品的個案,現已開立卷宗跟進。當局呼籲,根據《新控煙法》有關規定,銷售者應向懷疑未滿18歲購買煙草製品的人士要求出示身份證明文件;若其未能出示,則應推定購買者為未成年人;而在本澳向未滿18歲人士出售煙草製品屬違法行為,一經定罪,可被科罰二萬澳門元。 上述個案在本年6月發生,兩名警員於黑沙環區某商場目睹一名目測年約13至14歲的青少年在某商店內購買了一包捲煙,且店員未有要求該名青少年出示任何證件以核實歲數。經警員截查及了解後,確認該名青少年年僅13歲,場所店員承認在向該名青少年出售捲煙時,未有要求購買者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以核實歲數;此外,場所亦被發現未有將「禁止售賣煙草製品予未滿18歲的人士」的告示張貼於顯眼位置,且該告示亦已多處損毀及部分內容缺失。 故此,該場所涉嫌同時違反第5/2011號法律《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第十四條第一款(一)項有關禁止向未滿18歲人士銷售煙草製品,以及同一條第二款(二)項有關在銷售煙草製品的地點以顯眼方式張貼式樣經核准的告示之相關規定。現時,有關個案已被轉介至衛生局跟進。衛生局呼籲業界,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切勿為一己私利而以身試法;市民大眾如發現違法情況,亦應作出舉報。 上半年檢控逾1,200宗違法吸煙個案 另外,在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控煙執法人員共巡查場所間次,較去年同期增加78,712 間次(+116.3%),平均每日巡查804間次。檢控數為1,216宗,當中包括1,202宗違法吸煙個案、12宗銷售不符合標籤規定的煙草製品及2宗以貨架形式銷售煙草製品。在違法吸煙個案中,男性有1,107 人( 佔92.1%),女性有95 人( 佔7.9%);當中本澳居民有762 人( 佔63.4%)、遊客有341 人( 佔28.4%)、外地僱員有99 人( 佔8.2%)。 此外,有46宗個案需召喚警察協助。而在繳付罰款方面,共有1,024人(佔已繳付罰款。檢控個案最多的違法場所類別分別為食肆(共208宗,佔17.1%)、商店及購物商場 (共192宗,佔15.8%)、公園/ 花園及休憩區 (共132 宗,佔10.9%)。 娛樂場控煙方面,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衛生局及博彩監察協調局聯合就全澳娛樂場巡查了315場次,共檢控了84宗違法吸煙個案。違法吸煙個案中男性有75 人(89.5%)、女性有9 人(10.5%);遊客有49 人(58.3%)、本澳居民有33 人(39.3%)、外地僱員有2 人(2.4%)。 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控煙辦共接獲838個電話,分別涉及352宗查詢、460宗投訴,以及82宗市民提供意見。另外,6月份鎖定了105個違法吸煙黑點(其中包括:八達新邨泰康樓、高士德商業中心、英皇宮殿娛樂場等),並對此巡查了354間次,發出控訴書52張,巡查檢控率為14.7%。 另外在娛樂場吸煙室審批工作方面,截至7月2日,衛生局共收到40間娛樂場提出合共884間吸煙室設置的申請;當中有40間娛樂場共873間吸煙室已獲許可。 自2019年1月1日起,除機場及娛樂場符合新標準設置且已獲許可的吸煙室外,本澳公共室內場所全面禁止吸煙;同時,禁止吸煙範圍擴大至由主管實體劃定的距離標示集體客運車輛停車處(巴士站)10米範圍內。違法吸煙(包括違法吸電子煙)可被罰款澳門幣1,500元。為保障非吸煙人士權益,控煙執法人員將一如既往,嚴格執法,巡查執法人員如目睹違法事實,定必檢控。任何舉報均會保密跟進處理。舉報及查詢熱線:2855 6789。

13/07/2021
11046

鄭安庭指人才回流共創經濟多元

冀政府採行動減海外人才回流阻力

「人才支撐發展,發展孕育人才」。要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賴不同行業、不同專業人才隊伍支撐。對於產業結構相對單一,資源有限的澳門來說,具有一定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供不應求。因此,吸引海外人才回流便是澳門提高區內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立法議員鄭安庭表示,一直以來,有不少身居海外、在專業領域頗有建樹、甚至具有一定行業領軍才能的澳門居民希望能回澳投身特區建設。此次新冠疫情,澳門特區取得較好的階段性防疫成果,經濟環境穩健,令更多旅居海外的澳門人才盼望回流。然而,在實際操作上,人才回流存在一定的困難和阻力。 首先,在龐大的海外澳門人才群體中,有不少人從事理工研究員、軟件設計師、醫護人員、金融管理員、化學工程師、機械工程師等職業,他們難以在澳門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導致其不能充分發揮專長。其次,從海外回流的澳門人才還面臨各類與本澳門重新接軌的困難。在子女上學方面,外國教育系統和澳門不同,子女回澳後如何與澳門學校順利銜接成為問題,畢竟澳門國際學校學位有限,且學費不菲,並非人人可以負擔。而在住房方面,澳門樓價高企,亦不是人人有能力回澳置業。同樣的資金,在外國可能可以買一間獨立屋,但在澳門卻可能連唐樓都買不到。最後,本澳缺乏專業資格和職業認證體系,令到一些專才在海外所獲得的專業證書、牌照等在澳門無法得到承認。 鄭安庭希望,特區政府能採取更為「主動」的思維和行動,針對上述問題,減少海外人才回流的阻力,為此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應積極地保持與海外澳門人才的聯繫,恆常性地提供人才回澳交流和考察平台,尤其是要根據各個行業的特點建立人才回流鼓勵機制,切實解決在回流過程中人才所會面對的阻力和困難。 第二,當局應考慮建立一系列專業互認體系,以解決持有海外專業資格人才順利回澳執業問題。對於具有顯著專業潛力的海外澳門青年人才,特區政府應具有前瞻性地為相關人才提供優渥的培養條件和回澳發展路線,長遠地推動產業適度多元發展。 第三,近年澳門的人才政策集中在中醫藥和生物晶片等科技領域,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及得到了國際的認可,這說明澳門是有能力和魄力發展不同產業。未來,政府應積極開拓例如大健康、金融、文化、科技和體育領域等產業,創造更多不同類別的就業機會,以推動作為領軍人物的高端人才回流發展。 鄭安庭認為,吸引海外人才回流便是澳門提高區內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受訪者提供圖片)

13/07/2021
1045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