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當地時間4月5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前夕,利用一次演講的機會闡述了制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的倡議,有關倡議獲得歐盟、IMF 的全力支持。在兩日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就全球最低企業稅等稅收議程達成「全球性和基於共識的解決方案」,最快在今年7月,這個倡議就會達成共識,全球稅收秩序或將就此改變。 全球最低企業稅制度最早是來自經合組織(OECD)提出的一份報告。由於全球化飛速發展,跨國企業全球分工的型態愈來愈成熟,隨著國家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一些國家為了留住跨國巨頭的利潤,而大幅降低本國企業稅率。 40年間,全球平均企業稅率也從40%, 下降到20% 多。在低企業稅的國家設置子公司轉移利潤以避稅,成為公開的秘密。耶倫認為這是一種「逐底競爭」,導致長期以來一些國家的企業稅基被侵蝕,財政收支失衡。 美國已經向透過OECD 參與稅收談判的135 個國家提交一份提案,當中建議全球最大的100 至200家巨型跨國企業根據其在各國的銷售額向當地政府交稅,同時提議設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21%。外界認為,這一倡議能夠有效打擊避稅天堂,讓稅收分配更合理,同時也能解決歐洲國家徵收數字稅引起的爭議。 事實上,全球稅收改革並不是新話題,上百個國家已經為此討論多年,過去最大的反對者,其實就是美國。因為最擅長避稅、最難徵稅的企業,大多數都是美國的科技企業,譬如在愛爾蘭避稅的臉書,直接導致了數字稅的推出。在特朗普時代,美國一直堅持要設立「安全港」,讓少數幾家最大型的企業自己選擇是否接受規管,而在拜登上台後,對於「安全港」的堅持已不復存在。儘管避稅最嚴重的跨國企業大多數都是美國企業,但比起在避稅天堂交稅,「在哪裡賺錢就在哪裡交稅」仍然是更加公平的做法,而且不僅歐盟可以要求蘋果與臉書在歐洲交稅,美國也能要求歐洲跨國企業在美國多交稅。 對於拜登來說,著眼的是發展與競爭。他先後推出1.9 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及2.3 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假如倡議成真,未來數年美國將增加兩萬億美元稅收。而全球最低稅制的做法也將讓他接下來提高美國企業稅的計劃減少阻力。 目前看來, 這項倡議很有可能成真, 各國或需要就具體稅率、企業標準制訂詳細規則,OECD原本計劃的稅率是12.5%,與美國的數字有較大差距,但如今全球經濟正待復蘇,新的稅收計劃將讓各國至少增加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稅收,其實是何樂而不為的做法,然而這一影響深遠的改變,勢必也將造成股市、物價、企業經營上的巨大波動,形成一股浪潮般的巨變。
假結婚掃之不盡,警方最近又偵破三宗互相關連假結婚案,司警根據舉報拘捕兩男兩女,包括一名澳門公務員,涉嫌收取50,000元報酬與一內地女子假結婚令其取得澳門居民身份後即離婚。涉案四人多次結婚又離婚又同居,關係綜錯複雜,目的只為安排內地家人來澳騙取居民身份,四人已被控「偽造文件」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被捕四人第一名嫌犯是62歲姓黃澳門男子,報稱退休人士;第二名嫌犯是39歲姓李內地女子,報稱文員,與62歲姓黃澳門男子為夫妻關係;第三名嫌犯為54歲姓李澳門男子,任職公務員;第四嫌犯原內地居民的41歲姓李女子,現為澳門居民,報稱售貨員,是第一名嫌犯62歲姓黃澳門男子的同居女友,又是第二名嫌犯39歲姓李內地女子的姐姐,並曾經與第三名嫌犯54 歲姓李澳門公務員假結婚。 結婚滿七年即離婚 警方在2019年接獲舉報有人假結婚,司警接手調查,發現第一名嫌犯62歲姓黃澳門男子正在為妻子(第二名嫌犯39歲姓李內地女子)申請澳門居留權,他們兩人2014年在澳門結婚,但是,姓黃澳門男子目前卻與第四嫌犯41歲姓李澳門女子同居;另外,第四名嫌犯41歲姓李女子又曾與第三名嫌犯54歲姓李澳門公務員於2008年在珠海結婚,但七年後於取得澳門身份證後即結束「夫妻關係」,於2015 年離婚。 四人關係錯綜複雜 由於四人關係錯綜複雜,疑點重重,本月7日第二疑犯39歲姓李內地女子入境時被司警方截獲,司警隨後於本澳多個地區將另外三人帶到司警局調查。警方先調查首兩名嫌犯姓黃澳門男子及39歲姓李內地女子,兩人承認假結婚,姓黃澳門男子報稱是按第四名嫌犯41歲姓李澳門女子要求與其妹即第二嫌犯39歲姓李內地女子假結婚,過程中沒有收取分文。 警方再調查第三嫌犯姓李澳門公務員,他承認收取港幣50,000元與第四名嫌犯41歲姓李女子假結婚,令李女於2015年取得澳門身份證後便隨即離婚。2019年又再同意收取港幣10,000元,將李女的內地次子認為己出,以圖獲取澳門身份證,但未能事成。
【本報記者梁雄業】一名本地男子疑「一車兩吃」,先將車輛轉售他人,在未交車前將車輛抵押予另一人,妙手空空先後成功騙款約港幣93 萬元。 警方表示,於去年10月22日接獲一名內地男事主報案,表示在2018年6月,42歲的本澳居民鄧姓男子將一輛價值約港幣50多萬元的車輛抵押予他,期望借款,基於兩人為朋友關係,事主答允借款。但是兩年多過去,事主仍未收到該車,懷疑受騙報案求助。 司警接手調查,發現早在2017年9月,涉案車輛已轉名到另一名男子名下。本月6日,警方傳召男車主到警局調查,他供稱車輛是向鄧某處以港幣43萬元購得。在付款後,鄧某表示需要先取消內地車牌才可交車,由於兩人亦為朋友關係,同意交由鄧某幫忙,因兩人熟識加上不急於用車,車主表示事後沒有理會,也沒有見過有關車輛。 在本月7日,警方傳召鄧某調查,他承認將一部不屬他本人的車輛,抵押給他人借錢。鄧某被控「詐騙」罪移交檢察院偵辦。(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梁雄業】本澳接連偵破三宗毒品案件,其中一宗案件於警方截查一部的士時揭發,當時車上即時發現吸食毒品工具,乘客供稱較早前已在吸食毒品,本打算轉場再吸食,沒想到遇上查車被捕。 第一宗案件嫌犯為一名28歲越南女子,姓DO。事發在上周四(8日)中午約12時,警方在南灣區發現嫌犯,她神色慌張,將一包紙巾放到牆角位置,之後用手機拍照。警員見狀即上前截獲嫌犯,並在紙巾當中找到共重0.5克的冰毒,約值澳門幣1,000元,警員亦在她身上檢獲懷疑毒資3,400 元。 第二宗案件嫌犯為一名29歲的黃姓內地女子,她涉嫌逾期居留。警方於8日凌晨4時在查車期間截停黃女乘坐之的士,在車上發現吸食毒品工具,於是將黃女拘捕。經檢驗黃某對毒品呈陽性反應,她承認較早前在酒店吸毒,之後轉場打算到別處再吸毒時被截。 第三宗案件嫌犯為一名姓Dinh的29歲越南男子,報稱無業。警方在去年10月偵破一宗毒品案,當時已拘捕三名越南男子,懷疑尚有同黨在逃。直至本月7日下午約6時,懷疑是第四名同黨的嫌犯經北安碼頭人境被捕。經檢驗嫌犯對毒品呈陰性反應,他拒絕與警方合作。 本澳近期揭發多宗毒品案件。(互聯網圖片)
【本報記者梁雄業】內地男換錢時疑按錯數字,多給了換錢黨十萬元,換錢黨即時反口說資金來源有異,逃離現場,並呼叫同伙攔截事主,結果其同伙女子被捕,事主合共損失約37 萬元。 被捕女疑犯姓侯,40歲,持內地證件,報稱換錢黨。事發在本月5 日晚上,司警接獲一名內地男子報案,他表示在新口岸某酒店被換錢黨詐騙現金,對方表示可以人民幣約26 萬元兌換港幣31 萬元。雙方同意後在酒店房交易,不料事主按錯數字,將人民幣約37 萬元匯至對方戶口,比一開始談的價錢多了十萬,換錢黨見狀立即表示資金有問題,拒絕交付港幣現金,並聲稱賬戶已被凍結,即時離開房間。 事主即時上前追截,去到酒店大堂時,侯姓女疑犯現身,自稱該是該名換錢黨疑犯的妻子,上前阻止事主追截,最終男換錢黨成功逃離現場,侯女則被人攔下,事主報警處理。 司警調查發現,換錢黨將上述的37萬元過戶至貴賓廳戶口內,目前已將相關款項扣押。侯女被控「相當巨額詐騙」罪,移交檢察院處理,目前正追尋該名換錢黨下落。 司警發言人凌錦倫(左)通報案情指,案中款項目前已被扣押。 (梁雄業攝)
路環近澳門蛋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一輛貨車疑失控撞向石壆,一名男途人重傷,身上多處骨折。警方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 治安警表示,在上周四(8日)傍晚6時30分, 路環蓮花路發生交通事故,一輛貨車沿蓮花路往澳門蛋方向行駛時,懷疑失控撞向石壆,之後再撞向地盤圍板。事件導致男司機、跟車男外僱及一名男途人受傷,前兩人受輕傷,男途人則重傷,身上多處骨折,經送院搶救已脫離危險期。治安警呼籲目擊者致電2837 4214,向交通廳值日官提供資料。(資料圖片)
澳門化州同鄉會青年紅色承志之旅參訪團於本月二日至五日赴浙江省嘉興市參觀交流
江門青年會新閣訪外交公署 拓展年輕人才創新創業空間
政府早前提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其中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引起巨大爭議,多數意見認為無法滿足市民期望。立法會昨(8)日舉行全體會議,蘇嘉豪、李靜儀、宋碧琪、林玉鳳等四名議員就關注第三輪經濟援助措施,向大會提出辯論動議,最終全數不獲通過。
澳門立法會 昨( 8 )日 召開全體會議,其中第一項議程是細則性討論及表決修改《 公務人員職程制度 》,最終法案全數法例獲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