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暨青年局組織澳門學界代表隊於2019 年上月30 日至昨天(8 月7 日),前往南非參加「2019 年國際數學競賽」,澳門代表隊奪得佳績,共獲得26 個獎項。 本次競賽有來自全球28 個國家或地區,總共124支隊伍、500 名學生參加; 澳門代表隊的24 名學生中,包括16 名初中生及八名小學生,均在本次比賽中獲得佳績。 中、小學的個人獎中, 分別獲得四銀牌、九銅牌,以及六個優異獎;隊際比賽則獲得四亞軍及一季軍。另外,中學組團體比賽和小學組的智力遊戲分別獲得一亞軍。 同時,澳門代表隊獲大會頒發海外友誼大獎及優秀組織大獎,八名領隊、副領隊均獲優秀教師證書,教青局感謝領隊、副領隊和同學們的積極參與,為澳門增光,並希望藉著賽事,對澳門學生與各地學生的交流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激發學生的對數學探究精神。
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7)日邀請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治安警察局局長梁文昌、司法警察局局長薛仲明、海關副關長黃文忠,消防局代局長鄒家昌,探討並總結當局十年民防工作成效。
隨著今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澳門作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推動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可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7)日下午召開平常會議,討論推動本澳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並邀請到政發局副局長吳海恩、經濟民生處處長阮建中及交流合作處處長羅景文出席會議。 委員黃位表示,要推動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並非易事,需做大量工作,目前應先讓社會各界和市民深入了解大灣區的發展動態。雖特區政府透過不同途徑和渠道,做了大量宣傳推廣工作,但資訊繁多而零散,對於加強市民對灣區情況的了解效用十分有限。縱觀大灣區其他成員城市,在資訊發布上早已實施網絡化和專題化。為此,他認為可參考其他地區經驗,盡快建立對本澳具針對性及適用性的大灣區資訊網站,讓市民盡快接收大灣區的全面資訊。 委員梁安到提出,澳門在參與大灣區建設時,不應只局限於商業方面,也應向文化方面發展, 讓中、葡和土生葡人社團為不同地區的政府工作,以及投資在文化事業上。例如藝術、電影、三種語言的出版物、文化遺產、旅遊和美食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澳門獨有的融合中葡文化特色產品,令本地民營企業受惠。 而在區域合作方面,梁安到表示,澳門具有一定優勢,不僅扮演著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商貿平台,還可以在政府層面以外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政府可對民間的區域性交流作更多的鼓勵補助計劃,從而與大灣區相互融入。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7)日召開平常會議。有委員在議程前發言關注支持修改《外僱法》,正視家傭違法問題以及東南亞外僱自發文娛康體活動對社區造成的影響。 委員杜妙玲表示,現時家傭亂象令市民苦不堪言,家傭質素參差,且部分態度惡劣,職介所推介的外傭亦時常貨不對辦,該情況令僱主相當困擾。她建議當局應修改《聘用外地僱員法》,並正視家傭違法問題,保障僱主利益。同時政府應完善外僱的輸入和管理制度、監管職介所、設立家傭資料庫,提供家傭的無犯罪紀錄書和體檢報告、建立外僱「工作黑名單制度」等。 委員歐陽廣球稱,鑑於本澳仍未建立完善的外僱輸入和管理制度,本澳數以萬計的東南亞外僱欠缺職前培訓教育、職後組織管理,並受語言文化和生活背景影響,未能更好地融入本澳社會。而外僱自發在各區休憩場所的文娛康樂活動亦隨處可見,嚴重影響附近居民作息。 他建議,有關部門應從外僱聘用費中抽撥資金,發展外僱文娛康樂活動,並加強巡查督導各區的休憩場所,亦可定期舉辦文娛康體活動給外僱人士參與。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7)日下午召開平常會議。委員李仲言在議程前發言建議政府研究優先考慮在筷子基北灣興建大型蓄水池,做好雨水泵站工程規劃和監督工作以及完善惡劣天氣預警信息發布機制。 李仲言表示,內港北一帶因地勢低窪,每逢暴雨容易造成水浸,遇天文大潮時常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為改善有關情況,政府多個部門從多方位開展治水規劃。 近期,有關當局提出在司打口一帶設置南雨水泵站箱涵工程,希望能與擋潮閘及防洪牆等產生協同效應,紓緩內港一帶的水浸問題。他指出,由於該工程的蓄水量相對較低,產生成效有限,再加上現正施工的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工程再三延誤,恐屆時將會為居民日常出行和商戶正场業帶來嚴重影響。 李仲言建議,目前應優先考慮在筷子基北灣興建大型蓄水池,因該工程的蓄水量大、效果明顯,且在水域上施工,將對陸地居民出行和商戶經營的影響減至最低。同時,他認為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工程前期規劃不足,工程進度一再拖延且未及時發布有關資訊,嚴重影響區內居民出行和商戶經營,希望有關部門在施工前做好準備和宣傳工作。 至於完善惡劣天氣預警信息發布機制方面,委員何桂誠表示,在熱帶風暴「韋帕」襲澳期間,有關當局雖已提前發布預警信息,惟仍有市民反映未能收到停電安排、交通及醫療等相關信息的詳細資訊,令部分市民在工作及生活安排上未能做足應對。為此,他希望有關當局繼續總結經驗和不足,完善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同時仍需加大預警信息發布渠道的宣傳。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繼續細則性審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一常會主席何潤生會後稱,法案規定經營者需清晰標示商品價格,以及標明商品每斤或每両的價格。對於涉及消費者權益保障的規定,違者將被罰款2,000至10,000元。
最近天氣炎熱,網上援交詐騙的攻勢也很火熱,繼日前有學生等多名本地男子中招上當後,司警再接獲三宗同類騙案,三名「熱血」青年以為去超商購買點數卡後,就可以「拯救失足少女」,結果三人合共被騙去逾30,000元,差點自己變成「失足少男」。 警方表示,三名受騙男子分別為20歲朝奉、25歲大學生及36歲荷官, 分別被騙去7,200 元、5,000 元、19,400 多元。 三人被騙的方式千篇一律,三人同於本月5日分別在網上社交平台上認識一名自稱女網友,經過交換手機通訊軟件賬號「加好友」後,「女網友」便聲稱能為被害人提供性服務,相約見面。但未見到「女網友」真面目,先接到一名男子來電,要求購買點數卡過數肉金與「保證金」。三名熱血沸騰的男網友都沒見到女網友,就合共被騙走超過30,000元。 警方呼籲,任何人士上網交友時都須小心謹慎,尤其對方要求以任何方式支付金錢時,更要謹慎處理,若懷疑受騙則要立即報警。
松山跑步徑平日是民眾跑步健身的好去處,沒有車輛通行之外,也能享受山林自然之美,受到男女老少喜愛珍惜。但昨(6)日下午約2時,一架私家車卻不知為何突然衝入松山跑步徑,多名正在跑步的跑友倉皇避讓,險象橫生,所幸事件未有釀成傷亡。 不僅如此,這輛「戰車」的駕駛者下車後,還對現場民眾高聲叫囂,語無倫次,與一眾跑友爭論時突然打開後車門,眾人以為他要拿出武器,結果裡面竟是多包……薯片?
今年6月,司警接獲兩名旅客報案,他們聲稱被人偷竊銀包,其信用卡被「瘋狂」消費數萬元,司警經調查後於本月成功拘捕一名山西籍常姓男疑犯,由於案件共有三人涉案,現正追緝兩名在逃人士。 兩宗案件均發生在6月,兩名受害人分別是內地及韓國旅客。司警接報後鎖定疑犯身份,發現做案人共有三名,盜竊期間其中一人會以衣物作遮避,另外一人會在現場「把風」,第三人會下手偷竊別人財物。而事主被盜竊後,其信用卡均有在本澳各個商鋪購買衣物、手機及金飾等等的消費紀錄。 司警於8月2日得悉其中一名常姓男疑犯再次入境本澳,隨後於4日疑犯準備離境時將他拘捕。司警控以加重盜竊、信用卡濫用罪將疑犯送交檢察院處理,現正追查另外兩名疑犯下落,並調查疑犯是否還牽涉其他案件。
治安警前(5)日根據舉報,在海洋花園大馬路某商場查獲15名懷疑裝修黑工,同時拘捕兩名涉嫌非法僱用的裝修公司負責人及工人。 治安警早前收到舉報,指上址商場的三樓某店鋪懷疑有人聘用黑工裝修。警方前日早上7時許採取行動,派員突擊搜查上址,即場查獲15名內地男黑工,年齡由20多至50多歲,全部持旅遊證件,當時該15人正在店鋪內裝修。警方同時拘捕涉案的僱主蔡某及孫某,全部人士被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調查。 現年30多歲的蔡某是澳門居民,為裝修公司負責人,40多歲的孫某則為外僱,是一名裝修工人。兩人否認僱用黑工。蔡某聲稱是由孫某安排該15人工作及支付工資,孫某則指自己只是管工,不認識該批工人。不過,15名工人則指他們是由孫某負責出糧,每人日薪800元至900 元不等。警方現時正進一步跟進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