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的大型旅遊巴每日儼如「朝聖」般開往大三巴牌坊附近,讓旅客一睹大三巴牌坊這個本澳著名景點,然而,旅遊巴停泊在大三巴牌坊附近本已路窄又傾斜的高園街及西墳馬路一帶,已令這一帶的居民出行及交通深受影響。 近日有居民及立法會議員向交通事務局反映,不少旅遊巴更違反交通事務局的規定,未到早上8時的准入時限,清晨便將旅遊巴駛進限時路段,令這一帶的交通及居民作息大大擾亂。交通事務局為撥亂反正,決定自本周六(18日)起,實施新交通安排,以杜絕有旅遊巴「偷雞」情況;至於會否有罰則安排,局方未有透露。
中美貿易戰近日升溫。美高梅中國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簡博賢昨日被問及對兩國貿易磨擦一事時認為,事件對本澳的賭收不會造成太大問題,美高梅會專注做好工作,完善服務,對澳門仍充滿信心。 雖然上月的賭收按年下跌8%,簡博賢稱,本澳賭收一直有升有跌,但美高梅對澳門的博彩業仍然充滿信心,相信美高梅在不斷完善設施後會帶來好的結果。 對於早前美高梅已加入非強制性央積金。簡博賢回應,正收集員工意向書,自願選擇是否加入,在本月底才會有加入的數據,之後新加入的員工會直接加入央積金。
美高梅昨日於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舉行龍舟隊下水禮,為即將出戰6月初舉行的「2019澳門國際龍舟賽」的金獅健兒打氣。今年美高梅龍舟隊由60位成員組成,當中九成為本地僱員,他們將分別挑戰四項男女子標準龍及小龍賽事。 美高梅管理層先帶領健兒們進行傳統的拜神及切燒豬儀式,祈求比賽順利平安。金獅啦啦隊隨即以舞蹈表演為龍舟健兒打氣。其後管理層為龍頭點睛,率領健兒們登上龍舟,浩浩盪盪划槳前進,祝願金獅龍舟隊延續去年佳績。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簡博賢表示,龍舟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展現拼搏進取、團結合作的精神。多年來,美高梅龍舟隊在澳門和其他地區的賽事中屢創佳績。 他續稱,去年女子隊躋身國際龍舟邀請賽標準龍的三甲,成為全澳排名第一的隊伍;男子隊亦不遑多讓,是唯一一支澳門隊伍獲邀參加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隊員們為了這次賽事已經準備了十個多月,一直利用工餘時間練習,衷心祝願他們能夠在今屆賽事勇闖新高。
西灣沿岸一帶海面及石灘,懷疑不少缺德釣魚郎及旅客在上址一帶遺棄垃圾,嚴重影響沿岸一帶景觀及破壞環境衛生,海事及水務局日前發現問題後除加緊清理外,同時通知及協調清潔尅公司清理石灘和岸上垃圾,海事局亦派員加強巡查本澳各沿岸地區,一旦發現有垃圾堆積,會馬上清理及跟進。 為保障海上和沿岸的環境衛生,海事局前(13)日派員到觀光塔至融和門一帶清理石灘上垃圾,並聯同市政署和環境保護局協調清潔尅公司人員在媽閣石堤附近進行清理。由於石堤坡度大、空隙多,增加了清理的難度及危險性,局方已請清潔人員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清理工作,清理工作於昨(14)日中午已基本完成。 海事局表示會持續留意沿岸及海面衛生情況,適時通知清潔專營公司。如市民如發現海面、沿岸有垃圾積聚,可致電6618 8644通報。局方亦呼籲海事業界和市民共同維護本澳環境衛生,切勿亂拋垃圾。
「第四屆中國(澳門)財經風雲榜國際創新投資合作大會」將於下月11至12日於喜來登酒店舉行,以「科技創新,捕捉未來」為主題。是次活動由太陽城集團冠名、澳門文化傳媒聯合會主辦,將邀請海內外創投及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領域專家學者等500人出席,透過專題研討會、主題演講、對話沙龍等環節,期望藉此深入探尋粵港澳科技創新力量,聚集全球科技精英,匯聚灣區企業領袖共商灣區創新投資機會。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天下母親都有相同心願,除了希望收到子女一束鮮花外,更大心願是見到子女健康成長。讀完平平媽媽的故事之後,可感到母愛偉大,對一個出生便是腦癱的兒子,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平時飲食,大小二便都不能自理,但過去十年平平媽不離不棄,除了一方面照料家人,料理家務,更要24小時悉心照顧癱瘓兒子,擔當照顧者角色,承受大量壓力、付出大量心力、奉獻所有時間,但照顧者誰來照顧?平平媽這類照顧者我們應盡快提供支援,特別是精神上支援,以紓緩這類照顧者面對的壓力。 向照顧者提供津貼討論已多年,按照《養老保障機制及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與《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特區政府計劃在2018年至2020年的中期階段期間,開展照顧者津貼可行性研究,因應社會對此項政策的關注,社會工作局特別邀請香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獨立專業研究,特區政府在收到報告後會根據相關內容,完成照顧者津貼政策的可行性評估,在綜合考慮澳門特區的財政狀況、可持續發展及社會意見等因素的基礎上,讓各界討論本澳是否具備條件推行照顧者津貼政策,再因應相關結論,跟進及後工作與有關安排。 無可否認,照顧者的照顧對象相當廣泛,類似平平媽的情況是其中之一,其他有需要特殊照顧者還包括嬰幼兒、成年人,長者等群體。本澳人口老齡化迅速,社會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社會多年來一直爭取照顧者津貼,但同時對如何釐定照顧者定義、如何界定受惠對象、是全面性還是針對性,亦有不同意見。未來政府收到研究團隊報告,可能還需要公開諮詢公眾意見,需要達至社會共識,實行仍要待一段時間,但支援類似平平媽這種特殊照顧者,實有需要優先處理,津貼並非單一選擇,芬蘭、英國、台灣等地的措施值得參考,除了經濟上支援外,亦不時派出社工或義工,協助照顧被照顧者,對於如平平媽這類要全天候每日24小時照顧嚴重殘障者,可以暫時紓緩一下壓力,在精神上給予他們支持,亦符合政府的家居照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