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非法導遊提升旅遊形象

自去年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每逢周末都有大量內地旅客經大橋參加港澳遊行程。當中有部分遊行團由非法導遊帶團入境來澳,情況日趨嚴重,引起立法會議員以及導遊業界反響,慨嘆生計被非法導遊影響。雖然澳門旅遊局曾表示,於本澳各口岸及大三巴等地巡查數百次仍難檢舉,但近日終於成功發現兩名涉嫌從事非法導遊個案,無疑是一個好開始。 由於非法導遊沒有本地旅行社負責,也無購買旅遊保險,一旦遇上突發情況,旅客權益將無法受到保障;加上非法導遊未受過專業培訓和缺乏專業認證,服務水平參差。早前就曾被揭來澳後帶團「迫巴士」或坐「發財巴」前往景點,不但破壞旅客對澳門的旅遊形象,同時令本澳交通運輸壓力百上加斤。 澳門現行法律雖然規定來澳旅行團必須由本地導遊負責帶團,但同時並無禁止在無導遊的情況下群眾集體來澳遊玩,更無禁止使用大型車輛等情況。治安警察局亦坦言,非法導遊在取證上較為困難,現時主要是由團客舉報非法導遊,否則警方較難跟進。但由於非法導遊入境前會與團客「夾定口供」扮自由行,抵澳後又自行乘車到景點,因此難以界定是有人從事非法導遊工作,增加了取證困難。 有見及此,有意見建議從數方面著手,加強打擊非法導遊。一是要求治安警員或旅遊警察在各個旅遊景點巡邏期間,主動出擊檢查導遊的工作證件,提高發現涉及非法導遊的機會;二是加重非法從事導遊職業者罰則,除了可被科處澳門幣二萬至三萬元罰款外,建議禁止從事非法導遊工作的人士入境本澳,增加阻嚇作用;三是在各口岸當眼處張貼有關嚴打非法導遊的宣傳海報,向非法導遊及團客作出警告。 非法導遊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現, 本澳每年接待逾3,000 萬名旅客,若被一小撮非法導遊影響旅遊形象,對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將大打折扣,因此特區政府必須重視有關問題,從多方面著手打擊,甚至成為其他同樣受非法導遊困擾的國家地區的效法對象。

16/05/2019
32658

崔世安與在葡澳生交流

寄語青年好好裝備自己

在葡萄牙訪問的特區政府代表團,在當地時間14日晚上舉行晚宴與澳門在葡學生交流。行政長官崔世安、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等出席,與在葡就讀的澳門學生真情對話。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晚宴上勉勵青年在學習階段要好好裝備自己,打好基礎,畢業後再逐步吸收工作經驗、累積專業知識,將來更好地服務社會。 有修讀語言的學生在晚宴上坦言,在數年時間內精通葡語及其他語言非常困難,又擔心自己中文水平不達標,但沒有後悔赴葡升學。晚宴上亦有同學分享初來葡國遇到的生活難題,感嘆學生在外讀書並不容易。 特首冀青年返澳服務崔世安說,短時間內學習多種語言不容易,並笑指自己學英文十多年,但仍有很多進步空間,他勉勵學生謹記學無止境的精神,不要輕易放棄。他又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他憶述小時候便被父母送到外國讀書,那時「去銀行開戶口都唔識」,當時也是靠朋友幫助,故好珍惜交朋友的機會。他稱,大家踏出社會工作後會面對各種不同的壓力,冀同學能珍惜大學的美好生活,並希望他們畢業後返澳為市民服務。 陳海帆勉勵青年學好葡文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自己29年前曾到葡國讀書,當時只學了三個月葡文便「膽粗粗」地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修讀法律,當時感到困難重重,又指當時到葡國讀書目的很單純,就是希望返澳後能「搵到政府工」。 陳海帆續稱,同學今時今日不可以再好像她當年「咁單純」,未來應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與國家戰略、澳門發展定位相結合。澳門「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均離不開葡文,認為在葡就讀學生的優勢是語言,她希望同學這幾年除了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難外,亦要學好葡文。她強調,未來無論是法律、經濟、文化等,葡文對澳門發展非常重要,大家不用擔心五年後或十年後澳門不再使用葡文。 譚俊榮:發展一片光明另外,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稱,澳門將來發展一片光明,他亦有鼓勵兩位在葡國讀書的女兒日後返澳工作。他指出,大灣區發展一日千里,政府亦不斷制訂澳門人在大灣區的生活、養老、醫療等政策,籲同學不用擔心無法融入大灣區,尤其若能懂得三地法律的同學,將會成為「天之驕子」。他並稱,愈來愈多華人掌握雙語,本澳學生更加要學好外語,增加競爭力。

16/05/2019
1984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