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澳門基本法》頒布30周年,在祖國大力支持下,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良政善治,以及澳門居民發揚愛國愛澳傳統和同心協力下,將澳門特區建設成為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居民安居樂業的國際都市,這些成就離不開憲法和基本法堅實的法律保障。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重要資源,也是培養創新人才和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澳門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也面臨著發展高等教育的機遇和挑戰,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澳門未來應當充分發揮「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功能優勢,深化與海外尤其是葡語系國家的高等院校之間的交流合作,對接國際及內地知名學府的合作辦學,持續推動本澳高等教育產業發展,為促進本澳多元產業人才儲備提供更強助力。
今年初,澳門與內地解除了新冠疫情的「緊箍咒」,面對這股正能量和利好環境,樂觀情緒席捲了全澳市民。嶄新的勢頭使三年暫停處於封建得以重啟舊項目並建立全新的合作夥伴關係,無論在澳門、內地至葡語國家的貿易往來,人民之間交往亦漸漸恢復正常。
每年1至3月都為本澳流感高峰期,近期多所學校出現集體感染個案,醫院就診人數上升,而據當局預測未來數周流感的陽性率或會繼續上升,上升情況也較難預計。
2022年3月至今,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連續加息九次,累計加息高達475個基點,無論在加息速度和幅度方面均史無前例,遠超市場當初預期。本輪加息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國國內居高不下、續創新高的核心通脹水平。當然,美國敢於激進加息的「底氣」來自於暢旺的就業市場以及良好的經濟成長數據。3月最近一次加息時,美國個別中小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金融風險存在擴散可能,但面對仍然顯著高於2%目標的通脹率,美聯儲決定繼續加息四分之一釐。不過,會後聲明未再強調繼續加息的必要性,指出未來是否加息取決於已有緊縮政策的累積效果和時滯效應、經濟表現和金融運行等因素。
澳門中華總商會昨(3)日舉辦「2023澳門工商業座談會」,邀集政府代表及各行業人士與會,共商經濟復蘇。出席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隨著人員流動限制逐步放開,今年以來澳門經濟迎來良好開局。他認為,澳門經濟復蘇的態勢明顯,市場信心和預期都在持續恢復。政府將從三方面持續推動澳門經濟多元復蘇。【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滴灌通創始人行政總裁張高波認為,澳門有機會成為數字時代全新的國際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