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時,因力撑俄羅斯而聲名大噪的當地檢察長波克隆斯卡婭(Natalya Poklonskaya),8日在個人Instagram上自述前往烏克蘭赫爾松州運送人道救援物資。
再有跨國知名品牌加入抵制俄羅斯的行列,連鎖速食巨頭麥當勞(McDonald's)8日表示,將會關閉在俄羅斯的850間餐廳,並稱「無法漠視持續在烏克蘭發生的悲劇」。麥當勞表示將持續支付它62,000名俄羅斯員工的薪水。
俄烏戰爭當地時間8日進入第13天,俄羅斯提出在烏克蘭基輔等五個城市開闢人道走廊,但未獲烏方正式同意。較早前俄烏完成第三輪和平談判,未取得顯著進展。克里姆林宮宣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已經進入尾聲,如果基輔當局滿足俄方提出的三個條件,包括將「拒絕加入任何聯盟」寫入憲法,俄方隨時可以停火。
俄烏戰事一發不可收拾,入侵國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被制裁國家,俄羅斯盧布持續下跌,俄羅斯主權債的償債能力出現危機。外媒彭博社引述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的分析指出,隨著債券價格下跌,俄羅斯經濟衰退迫在眉睫,該國支付外債的可能性正在減少。違約最早可能在4月15日發生,當天是俄羅斯2023年和2043年到期美元國債付息30天寬限期結束。
美國國會於當地時間周一(7日)宣布一項兩黨立法綱要,除了推動俄羅斯石油禁運法案之外,還將尋求結束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係,草案最快周三於眾議院表決。
俄烏戰爭當地時間7日邁入第12天,雙方繼續邊打邊談判,雖然俄軍第三度宣布停火,在烏國境內開通六條人道走廊,但撤離路線卻是通往俄羅斯和盟國白俄羅斯,令烏方痛批「不道德」。有烏克蘭國防官員警告,俄羅斯軍隊正準備對烏國首都基輔發動全面進攻。外界盛傳歐美國家正暗中為烏克蘭戰敗乃至建立「流亡政府」做準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承認,烏克蘭已制定總統澤連斯基身亡的緊急預案,以確保烏政府能夠延續。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7日凌晨表示,目前烏克蘭緊張局勢仍在不斷惡化,並有急劇升溫趨勢,提醒尚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盡快離開,又指現時絕大部分在烏克蘭的中國人已經撤離。
短影音平台TikTok顧慮俄羅斯新通過法律修正案的安全,6日在官方推特宣布將暫停俄羅斯地區的部分功能,用戶不能更新任何影片或直播,以保護用戶及Tik Tok員工的人身安全。
俄烏局勢牽動全球,大宗商品和能源市場波動最劇烈,國際油價7日再度暴漲,布倫特原油一度上漲至139.13美元,各類原油期貨的價格也普遍上漲。摩根大通上周四(3日)發布研究報告表示,如果俄羅斯石油供應持續遭受歐美制裁的衝擊,國際油價有望飆漲至185美元。消息面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表示,美國正在與歐洲盟友合作,共同研究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可能性,以進一步懲罰俄羅斯。
經過俄烏雙方第二次談判,俄羅斯國防部宣布於當地時間5日在烏克蘭東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及附近小鎮沃爾諾瓦哈兩處地點停火,開設人道走廊,不過停火僅五小時就破裂,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破壞協議。馬里烏波爾市政府隨後宣布,與俄軍達成協議,二度停火,抓緊時間撤離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