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19日在推特上宣布,正式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8 月19 日將定為國定假日。8月19日本是慶祝阿富汗脫離英國統治的獨立日。 塔利班另一位發言人哈希米(Waheedullah Hashimi)表示, 新的政府將由執政委員會形式來統治, 由最高領袖艾坤薩達(Waheedullah Hashimi)領導,他強調「不會是個民主的國家」,必須依照伊斯蘭律法來統治,至於女性享有哪些權利,也要由伊斯蘭宗教委員會來決定。 阿富汗變天已過去四日,新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在塔利班的掌控下誕生,但這個新的國度如何運作、是否被承認、何時可以成立政府,目前都還沒有答案。 哈希米向路透社表示,新的政府「完全不會有民主體制,因為這在我國沒有基礎」,「我們不會討論阿富汗應該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因為這一點很明確,就是依照伊斯蘭教法,就是這樣。」 女性著裝及上學由宗教學者決定 對於外界對塔利班壓迫婦女的擔憂,哈希米表示,我們的烏里瑪(宗教學者)將決定女孩是否能上學,以及女性的著裝規範。「他們將決定她們是否應該戴頭巾(hijab)、穿罩袍(覆蓋全臉的全包式罩袍Burqa),或是只戴面紗及長罩袍(Abaya),或者都不用,一切取決於他們。」另外,塔利班將重建一個國家軍事力量,除保留原塔利班武裝人員外,還將勸說前政府軍人員加入,這些人多數在英國、土耳其、德國訓練過。不過,過去20年來,有數千名政府軍遭塔利班殺害。 IMF 阻阿富汗動用近五億美元SDR對於阿富汗的巨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8日表示,已停止阿富汗取得IMF的資源,包括3.7億美元的貸款及特別提款權(SDR),理由是該國政府缺乏明確性。 IMF此舉是受到美國財政部施壓,後者握有IMF的控制股權。IMF強調,即使阿富汗收到這筆資產,也無法使用,因缺乏國際認可。 阿富汗中央銀行總裁艾哈邁迪早前表示,阿富汗央行的外匯存底大約有90億美元,但多數都在海外銀行,塔利班無法取得。他稱,美聯儲局持有阿富汗約70億美元的儲備,其中12億美元是黃金,其餘則分別存在瑞士的國際清算行等多個地方。另外,世界銀行在阿富汗進行20多個計劃,多數提供補助金,暫時動向不明。 婦女將嬰兒拋過鐵絲網 求軍人帶走 相較於此前「尊重女性、開放包容」的承諾,掌權四天後的塔利班漸漸改口,包括承諾建立的安全通道也已打折扣。外媒報道,雖然塔利班承諾國民可依個人意願離開,但通往機場的道路據傳有塔利班士兵把守,阻止阿富汗人離境,更傳出有人開槍,暴力事件不斷。 塔利班統治的黑暗陰影,讓不少平民冒著危險趕赴喀布爾機場,希望找到機會離開阿富汗。英國媒體報道,一群阿富汗人到機場附近尋求英國庇護,被車輛與鐵絲網架起的路障攔住,有母親直接將嬰兒拋過鐵絲網,請求對面的英國士兵接住,但有些嬰兒因此被卡在鐵絲網上,現場哀求與哭喊的聲音震耳欲聾。英國《獨立報》引述一位英國軍官說,「這些媽媽很絕望,她們被塔利班毆打,喊著救救我的孩子,然後把嬰兒扔向我們,部分嬰兒掉在帶刺的鐵網上,發生的景象太嚇人,當天深夜,每個人都哭了。」 承認塔利班?聽其言觀其行 塔利班宣布建國,除了加拿大此前已明確表示拒絕承認外,多數國家還沒有明確的說法。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表示,包括俄羅斯等國家政要近日肯定塔利班進入喀布爾後的表現是積極、良好與務實的,相信塔利班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 華春瑩說,如今的塔利班比上次執政時更清醒、理性,中方鼓勵且希望塔利班將積極的表態落到實處,將阿富汗民族團結起來,透過對話協商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國情及得到人民支持的政治架構。又指「世界上沒有事務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主張要用全面聯繫和發展的辯證思維來認識看待和處理問題,不僅要看過去怎麼樣,也要看現在怎麼樣,不僅聽其言,也要觀其行。」
被粗長鐵管捅穿胸部都可以保持淡定,到底是太大膽還是對信仰的堅定?印度日前發生一宗恐怖交通意外,42歲男子辛格(Hardeep Singh)駕車上班中途突然爆胎,汽車失控撞向雜物堆,他被一根長約183厘米、粗約十厘米的鐵管貫穿胸膛,途人馬上將他送院。醫生指因為鐵管太長,一度無法照X光,最後要先鋸斷鐵管,再花逾四小時做手術取出。據悉,該鐵管距離辛格的心臟僅五毫米,較一般筷子粗度更小,而且神奇地避開了重要器官。醫護們都驚嘆辛格入院時表情淡定,極具膽識,眉頭都沒皺,只有不停向錫克教的聖神Waheguru 祈禱。 事件發生於印度旁遮普邦城市巴廷達(Bathinda),42歲的辛格12日下午駕着小卡車如常上班,惟途中車胎突然爆裂,車子失控撞向附近雜物堆,裏面一條鐵管捅入了他的胸口。辛格即時痛苦慘叫,幸好出事地點就在醫院附近,恐怖畫面讓途人嚇至半死,當中有人合力將他救出送院。 醫生稱辛格送院時情況非常危險,鐵管約183厘米長、十厘米闊,在他的胸口開了一個十厘米闊大洞。雖然辛格入院時全身是血,但表情非常淡定,完全不像遇上足以致命的嚴重意外。由於鐵管粗又長,就連讓辛格照X光都有困難,故醫護要先蓋着其頭部,再安排人員以重型切割器將鐵管的末端鋸走,現場火花四濺非常嚇人。 神奇的是,鐵管距離辛格的心臟只相距五毫米,醫生坦言如果鐵管略為捅斜一點而導致心臟有損傷,他很可能會一命嗚呼;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醫生為辛格做CT掃瞄時,發現鐵管剛剛好避過所有重要器官,只有肩胛骨因撞擊斷裂。 印度男子辛格遇車禍遭鐵條貫穿胸膛。(互聯網圖片)
阿富汗政局變天,先前落跑的總統加尼,目前獲得阿聯酋收容,他也首度露面澄清自己沒有捲款跑路,正在努力返國。 加尼18 日透過Facebook 發布影片,承認目前身處阿聯酋,並重申他因防止流血衝突,混亂局面不再繼續,不得不離開阿富汗。加尼稱,自己是「迫於」安全團隊的要求而離開阿富汗的,因為「我很可能會被捕並被殺害」。他說,「塔利班許諾不會進入喀布爾,卻提前包圍了阿富汗總統府」,後來塔利班進入總統府時,「他們開始一間房一間房地找我」。加尼說,自己目前正在周旋,為的是能夠回到阿富汗。他還對塔利班與阿富汗前總統卡爾紮伊,前副總統阿卜杜拉的協商表示支持,希望談判取得成功。 塔利班進入喀布爾的當天,即8月15日,加尼便離開了阿富汗。俄羅斯大使館一名發言人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加尼在四輛車上裝滿現金,但直升機未能裝進所有的錢,部分現金散落在飛機跑道上。對此,加尼在影片中駁斥有關指控,稱這是「毫無根據的謊言」,強調自己走的只有一套傳統服飾、一件背心和一對涼鞋。 就在同一天,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重申,加尼已經不再是阿富汗政局的重要人物。 加尼透過影片駁斥自己捐款跑路的指控,稱自己正在努力回國。 (視頻截圖)
美國山火失控,美國國家跨部門消防中心18 日公布,美國全境有104 處大規模山火在燃燒,分布在12 個州,火場面積超過9,700 平方公里。其中加州新燃起的「卡爾多」(Caldor)山火迅速蔓延,並導致一個小鎮被夷為平地。 據了解,「卡爾多」山火於本月14日在加州埃爾多拉多縣燃起,火勢發展迅猛。據美媒報道, 截至17 日早上,「卡爾多」山火的火場面積僅有26 平方公里,而到18 日早上,這一數字增加到217 平方公里。 報道稱,「卡爾多」山火已致兩人受重傷,目前火勢仍未得到控制。加州州長紐森17 日晚宣布,受「卡爾多」山火影響的埃爾多拉多縣進入緊急狀態,約有6,850 人被要求強制撤離。 (美聯社、互聯網圖片)
塔利班入主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後,總統加尼帶著大筆現金搭機出逃,而第一副總統沙雷(Amrullah Saleh)卻選擇留在國內對抗塔利班,並自行宣布成為阿富汗「臨時總統」。最新消息指,沙雷麾下軍隊已奪回被塔利班佔領的帕爾旺省省會城市,雙方正在激戰中。 綜合外媒報道,塔利班15日攻進喀布爾與總統府後,沙雷一路撤退至喀布爾東北部的潘傑希爾峽谷(Panjshir Valley)繼續堅守,與著名的反塔利班戰士「潘傑希爾之獅」艾哈邁德·馬蘇德(Ahmad Massoud)會面。20 年前協助推翻塔利班的北方聯盟正在馬蘇地的號召下重新集結,以對抗塔利班恐怖分子。 沙雷15日在Twitter發文表示,他仍在自己的國家,與人民在一起,「我永遠、永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向塔利班恐怖分子低頭」。17日,沙雷再發推文,宣布將出任暫時代理總統,並透露正在與各方領導人接觸,以確保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共識,「根據阿富汗憲法,在總統缺席、逃跑、辭職或死亡的情況下,第一副總統將成為看守政府總統。」軍方消息人士17日透露,沙雷帶領的軍隊已經從塔利班手中收回喀布爾以北的帕爾旺省省會恰里卡爾的控制權,但雙方正在潘傑希爾峽谷激戰中。拒絕投降的政府軍和將軍杜斯塔姆(Rashid Dostum)的軍隊共約10,000人,他們正在前往潘傑希爾,準備和當地武裝力量合作,一起對抗塔利班。 據悉,沙雷一直是塔利班的眼中釘,過去曾遭遇過數度暗殺失敗。去年9月,一名自殺炸彈客在沙雷離家上班時,就瞄準了車隊,造成至少三人死亡、12人受傷送醫,幸好沙雷本人並無受傷。而在2019年阿富汗總統競選剛開始時,喀布爾也出現恐怖攻擊,導致20人死亡、50人受傷,沙雷當時也受了輕傷。 阿富汗副總統沙雷宣布成為看守總統,將在潘傑希爾率兵反攻塔利班。 (推特截圖)
成功奪取阿富汗政權的塔利班昨日在首都喀布爾舉行首場記者會,發言人穆賈希德()在會上表示,塔利班不希望任何衝突、任何戰爭重演,希望能去除觸發戰爭的因素,不希望產生任何內在與外在的敵人。 穆賈希德還指,現在的塔利班已經與20年前不一樣,女性的權利會被尊重,她們可以讀書、工作,「但要在伊斯蘭教法的架構下」。不過,塔利班的承諾很難被採信,美聯社報道,即使塔利班一直宣稱尊重女性,但在現在的喀布爾,女性已經不敢穿著尋常服裝上街,而美容院也早已撤下沒穿罩袍的女性宣傳照。 塔利班的字面意義是「伊斯蘭教的學生」,奉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主張以極端保守的意識形態進行管制,在塔利班1996年至2001年執政期間,阿富汗實行排除異端、禁絕西方娛樂等高壓教條管制,其中女性的權益更是受到極大壓迫,不能上學、禁止工作,須穿著遮掩全身的罩袍,出沒也須有男性陪同。針對女性的教條不但嚴苛,刑罰也很殘酷,截肢、亂石砸死、公開處決等殘酷刑罰,讓人民生活在恐懼之中。 不過,20年後重新掌權的塔利班,強調自己已經不一樣。 塔利班18日在美國耗資數百萬美元建立的媒體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而在一個月前,媒體中心的主任剛剛被塔利班暗殺。 塔利班:女性是悲劇受害者 發言人穆賈希德在面對世界的第一場記者會上,試圖將塔利班描繪為一個溫和理性的政治力量,他強調會確保新聞自由(在堅守伊斯蘭價值的前提下),不會對幫助過美軍及前政府的人進行報復,也會允許女性接受教育和參與社會,不會強迫女性穿著從頭包到腳的罩袍,而是會提供不同類型的頭巾,塔利班將致力於讓女性按照伊斯蘭原則工作。 穆賈希德說,「女性是這個國家過去40年來的悲劇受害者」,未來塔利班將保護女性免受暴力。 「沒人會傷害你 敲你的門」 穆賈希德強調,塔利班想要和平,不想製造任何國內或者國外的敵人,不希望重複任何衝突以及再次發動任何戰爭,阿富汗也不會成為恐怖分子的避風港,只要喀布爾的情況穩定下來,就會立即組成一個新政府。穆賈希德還說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以充分的尊嚴與誠實,對所有阿富汗人的完全赦免,特別是那些多年來支持佔領者的人。「沒人會傷害你,沒人會敲你的門」。「塔利班不可怕,留下來重建國家」。 婦女拒絕做飯被打死 對於塔利班的說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在女權問題上,美國和其他國家都不會簡單相信塔利班,雖然塔利班不斷度宣稱尊重女性,但在喀布爾已經沒有女性敢穿著尋常服裝上街。歐盟則認為,塔利班急欲扭轉形象,是因為塔利班必須尊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才能獲得12億歐元的發展資金。 《紐約時報》則表示,自塔利班接管阿富汗以後,該報已收到當地許多令人不寒而慄的報告,當地的人權顯然受到極大的影響。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報道,一個月前,15名塔利班戰士在法理亞布省一處村莊要求一名婦女為她們做飯,該名婦女表示家裡很窮,沒辦法幫這麼多人做飯,塔利班戰士被多次拒絕後,將該名婦女活活打死,並用手榴彈將她的房子炸掉。 不少阿富汗女性對塔利班的承諾不存信任,20年來獲得的權利可能一夕間消失,許多人擔心她們將永遠活在恐懼之中。 外交部:期待阿富汗新政府 對於塔利班的承諾,中方對此表示期待。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日表示,中方注意到塔利班有關表態,期待塔利班與國內各派經過對話建立開放包容的政權架構,實行溫和穩健的內外政策,切實保護外國在阿富汗的機構和人員安全。期待神學士堅決打擊包括「東伊運」在內的各類恐怖主義勢力,切實履行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阿富汗領土威脅鄰國安全的承諾。作為阿富汗的友好近鄰和真誠朋友,中方始終奉行面向全體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這一點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改變。
據海地民防局當地時間17日最新消息,海地14日發生的地震已經造成1,941人遇難和至少9,900人受傷,數萬所房屋和建築設施遭不同程度破壞。海地總理亨利表示,當前人道主義形勢令人擔憂。 除了地震對海地的破壞,熱帶風暴「格蕾絲」的侵襲使海地災情變得更加複雜。南部災區16日夜間遭受降雨和大風天氣,加劇了災民臨時避難、救援和災後修復工作的困難,很多災民被迫進入受損較小的房屋或其他建築中避雨。海地當局承認,惡劣天氣使救災工作進程被迫延緩,同時也使海外救援物資抵達海地受到限制。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7日表示,地震已導致約120萬人受到嚴重影響,其中包括54萬名兒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海地代表布魯諾·梅斯稱,無數海地家庭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切,現在受惡劣天氣影響,他們實際上是「雙腳泡在水裡」生活。 他補充道,受災兒童目前難以獲得住所、飲用水、醫療保障和營養。該機構稱,犯罪活動是影響救災工作的另一因素,從太子港到該國南部災區的主要公路被幫派控制,使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難以進入災區。目前,萊凱市已有三家醫院收到了醫療物資,可為30,000 名受難者維持三個月的治療。 海地地震及「格蕾絲」侵襲加劇當地人道危機。(美聯社、聯合國網站圖片)
阿富汗武裝組織塔利班佔據首都喀布爾後,最新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總統拜登支持率較上周急跌七個百分點至46%,是他上任近七個月以來最低。 據路透社和益普索(Ipsos)16 日進行約人參與的網上民調顯示,只有46%美國成年人認同拜登任內的表現,這是自從拜登於今年1月20日入主白宮以來,每周公布的民意支持度的最低水平,較上周五(13日)同類調查的53%下跌7個百分點。 同日,由益普索進行、網上調查1,000人的另一項民調發現,只有44%美國人認同拜登在阿富汗的撤軍和外交決策,較特朗普和奧巴馬獲得的51%低。調查亦發現,75%受訪者贊成在現階段增派美軍到阿富汗,守衛當地的美國設施,直至完成撤軍為止。相同比率的受訪者贊同撤走曾經幫助美軍工作的阿富汗人。51%受訪者認為,美國值得在阿富汗保留駐軍多一年;50%受訪者希望再派美軍到阿富汗對付塔利班。 調查亦顯示民眾的矛盾心態,68%受訪者認為無論美軍何時撤走,這場美國歷來參與最長的戰爭都將慘淡收場,有61%民眾希望美國按時間表撤走所有部隊。不過,大多數共和黨和民主黨選民都表示,阿富汗的混亂局勢說明美國應該撤軍。 美國總統拜登支持率較上周急跌七個百分點,是他上任近七個月以來最低。(美聯社圖片)
紐西蘭因發現六個月以來首例本土新冠病例後,於當地時間18日起實施歷時三天的全國性禁足令,但「封城」首日再增六宗確診個案,全部皆為感染Delta變種病毒。由於確診者曾在社區活動,料未來會有更多確診個案。 據外媒報道,當地一名現年58歲的奧克蘭男子17日被確診新冠陽性,是該國六個月以來的首個本土病例。總理阿德恩當晚宣布,全國自18日起將實施第四級、即最高級防疫響應措施。其中患者所在城市奧克蘭和到訪過的港口城市科羅曼德爾封鎖七天,學校、公共設施和大部分商店都會關閉,只有涉及民生的核心行業會保持營運,其他城市將封鎖至少三天。阿德恩強調,在應對Delta變種病毒的問題上,紐西蘭政府絕不會鋌而走險。 不過,當局突然宣布「封城」的決定讓民眾措手不及,不少人湧入超市搶購生活必需品,學校和企業則趕緊為遠程上課和居家辦公做準備。 民眾趕在封城前,前往商店購買生活物資。(美聯社圖片)
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在慌亂與錯愕中劃下句點,與倉皇撤退的西方國家使節及僑民相對映的,是成千上萬欲逃離塔利班統治卻又無路可逃的阿富汗人民。儘管塔利班再三保證會確保所有人的安全,但在喀布爾機場仍上演一幕幕宛如電影情節般的逃亡場景。 美國總統拜登昨日在白宮為撤軍的決策辯護,他堅定且近乎殘酷地說,如果連阿富汗自己的軍隊都不願為自己而戰,那麼美國的部隊更沒有理由也更不應該繼續參與這場戰爭,「我不能、也沒有辦法繼續下令要求我們的子弟兵因為別人內戰而無止盡的犧牲性命」。拜登既殘酷又堅定的發言似乎表明,「9.11 」事件主導外交戰略的時代,已經正式終結。 塔利班用外界瞠目結舌的速度重返喀布爾,不僅全世界感到錯愕,當地居民更是沒有一點心理準備。在喀布爾機場,無論有沒有機票、有沒有簽證、有沒有航班,成千上萬阿富汗民眾只顧著登上每一架飛機,希望逃離塔利班控制。 經歷連日的混亂,喀布爾機場昨日重新開放,一架美軍C-17運輸機載著美軍特種部隊降落喀布爾,協助數千名美軍及戰爭期間協助美軍翻譯的阿富汗公民,美軍的地面部隊在16日日落前已達到人水平。 外媒報道,美軍一架C-17A貨機15日從喀布爾機場起飛,前往卡塔爾空軍基地,機上擠滿了逃難的阿富汗人,流出的塔台管制錄音中稱,「你飛機上有多少人? 800 ?老天」據悉,一架C-17A全球霸王運輸機可載17.1萬噸貨物,以每人200磅計算,剛好可載800人。 但就空間來說將會極度擠逼。有美國官員證實,該架飛機載有640名阿富汗人。消息稱,其他運輸機上也擠滿了欲逃離祖國的阿富汗人。 拜登:美軍留多久都沒用 一幕幕逃難慘劇在全球媒體前上演,活生生的人從運輸機高空墜落的畫面,激起了國際社會的憤怒。美國總統拜登16日從大衛營結束度假返回白宮。他召開新聞發布會發表演說,堅持自己撤軍的決定正確。 「阿富汗發生了甚麼事?因為阿富汗的領袖放棄了,逃跑了,軍隊崩潰了,連抵抗都不想抵抗…這正好驗證了美國停止介入阿富汗才是唯一合理的正確決定」。 他說,如果阿富汗自己都不願自救,不願為國家挺身而出,美國軍隊怎麼能代替他們戰鬥?代替他們赴死? 他強調,美國為阿富汗的軍隊投入數以數百億美元,訓練他們、為他們配備精良武器,讓他們擁有30萬裝備精良的現代化部隊,這種規模與力量比許多北約盟友更強大。「我們幫他們付工資、幫他們維持空軍,而他們的對手塔利班甚至沒有空中武力,而到現在我們也一直提供著空中火力支援。」拜登直言,如果阿富汗人沒有決定自己國家命運的戰鬥意志,那麼美軍留在阿富汗多久都沒用,晚一年、五年、20年撤軍都一樣會輸。他稱,自己是第四任接手阿富汗戰爭的美國總統,他必須要完成撤軍的使命,而撤軍沒有「最佳時機」。 痛批加尼背棄人民 他也對逃亡的加尼表示強烈不滿,因為加尼不斷對美方強調,阿富汗軍隊有一戰的能力,美方則希望加尼至少要守住喀布爾。但實際上,加尼早早已準備好逃亡計劃,而且瞞著所有人。拜登表示,加尼政府不斷抗拒美方肅貪及改革軍系的建言,更明確反對美方擴大撤僑及提供庇護的計劃,只因為加尼擔心引起社會恐慌,最後事實證明,喀布爾百姓對政府的崩潰完全沒有準備,一班政府高官卻在第一時間登機離開阿富汗。 俄羅斯駐阿富汗大使館發言人伊申科16日表示,聲稱出逃是為避免血戰的加尼,逃亡時帶了裝滿四輛車的現金,還試圖把鈔票塞進一架直升機,還有一些錢因為裝不下而留在機場跑道上。 美國進入後「9.11」時代 拜登的演講引來許多批評,認為他太過殘酷,並且撇清了美國的責任。有評論稱,即使撤軍是對的,美國政府卻沒有具體的救援計劃,解救曾經與美國並肩作戰的阿富汗人。而美國過去強調的道德責任,似乎已經不再重要,所謂女性平等、人權自由與民主價值幾乎都放棄了。有評論認為,美國作為單一超級大國的時代早已過去,未來介入其他地緣政治紛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紐約時報》特派員分析,「9.11 」恐怖襲擊事件主導美國外交政策已經太久,讓中國、俄羅斯趁機崛起、也讓伊朗與朝鮮發展核武。而離開阿富汗是一項更重要工作的一部分,即美國要全心全力應對來自中國、俄羅斯的核心戰略挑戰,處理從網絡戰到外太空的威脅。 外交部:將力促阿富汗止戰 阿富汗動盪被視為美國20年來阿富汗政策的重大挫敗。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表示,中國是阿富汗最大的鄰國,與塔利班等阿富汗各派系保持聯繫,中方將會繼續與各方溝通協調,推動阿富汗盡快停止戰爭,實現持久和平。她也批評美國對阿富汗是破壞而非建設,軍事干預和強權政治終將失敗。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昨日也應約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談到阿富汗問題。據中方報道,王毅說,中方願與美方溝通對話,推動阿富汗政局正常發展,但應在中美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王毅表示,事實再次證明,把外來模式生搬硬套到歷史文化及國情截然不同的國家水土不服,最終難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