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上周末宣布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大獲成功,全國接種第一劑疫苗人數已超過一半人口,與之對應的則是歐盟成員國疫苗接種進展緩慢,第三波疫情增溫加速。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威脅,如果英國藥廠阿斯利康未能按合約供應足够的疫苗,歐盟有權禁止疫苗出口到歐盟其他國家。歐盟領導人本周四(25日)將召開視頻峰會,討論禁止新冠疫苗出口到英國,英國指歐盟若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英國傳媒報道指,首相約翰遜近日會致電歐盟領袖,遊說不要實施出口管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英國藥廠阿斯利康22日表示,逾3.2萬人參與的美國臨床試驗顯示,該公司的新冠疫苗有效率為79%,且沒有出現安全問題。該公司表示,將繼續分析數據,並準備在未來幾周內在美國申請緊急授權,如果獲得批准,美國人可以使用的疫苗將再增加一種。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未有事先宣布,於當地時間21日突訪阿富汗,並與阿富汗總統加尼舉行會談。這是奧斯丁今年1月就任美國防長以來首次訪問阿富汗。
日本首度發現有新生嬰兒甫出生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懷疑是由母親傳染給胎兒,此為日本國內首度發現的個案。
美國佐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日前發生疑似針對亞裔的按摩院槍擊案,令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成為焦點,全美各大城市都有民眾走上街頭,為亞裔發聲。在亞特蘭大,數以百計的民眾在佐治亞州州議會大樓附近集結,高呼「停止仇視亞裔」、「我們不是病毒」;亦有民主黨參議員出席集會,帶領民衆為死者默哀。
朝鮮19日大動作宣布與馬來西亞斷交,指稱大馬上周引渡一名朝鮮公民到美國,是盲目屈從美國壓力的「不可饒恕罪行」。大馬隨即下令朝鮮外交官員,必須在48小時內離境。朝鮮外交人員昨(21)日上午關閉大使館,乘坐飛機離開吉隆坡。
澳洲東部連日來飽受暴雨襲擊,不少地區河水氾濫,多處民宅皆泡在水中,山區也因連日大雨造成土石流。當局已向新南威爾士州十多個地區,包括州首府悉尼以北、盛產葡萄酒的獵人谷,發出洪水風險及疏散警告。總理莫里森21日宣布,動用聯邦資源救災。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再次威脅,如果英國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和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未能按照合同如數提供給歐盟,歐盟不排除禁止這款疫苗從歐盟成員國出口。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本東京奧運暨帕運擔當大臣丸川珠代、東奧暨帕運籌委會主席橋本聖子,以及國際殘奧會主席帕森斯20日舉行五方會談後,正式確定今夏的東京奧運及殘奧將不容許外國人入境觀看賽事,是奧運史上首次。原因則是基於全球新冠疫情尚未平息及出現變種病毒等情况。
經過特朗普政府時代的風風雨雨,中美關係再次迎來轉折點,然而拜登政府與中國政府的最新一次接觸,卻激發出事先想像不到的火藥味。一般而言,對話的開場白通常是一套好來好去的官方辭令,然而今次的「2+2 」對話,卻迫不及待向世界展示刀光劍影,中美雙方各有各的劇本。 過去一周以來,拜登政府對中國與俄羅斯都採取了極為強硬的態度,包括一連串在台灣、新疆、香港問題上的說話,以及拜登在接受電視台專訪時指責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劊子手」。這種表態相較於前兩屆政府有鮮明的差距,但無論是對中國或是對俄羅斯,拜登的言行都是在鏡頭前、檯面上的動作,頗有表演的意味在。也為正式會面的火藥味預先埋下了伏筆。 面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災難,以及共和黨與特朗普支持者長期以來對拜登「軟弱」的批評,拜登確實希望展現強硬的姿態,一方面確立對抗、樹立敵人,一方面避免授人以柄,鞏固國內支持。畢竟美國國內現在是對華焦鷹派佔上風。 對中方而言,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說過,如今的中國已經可以平視世界,楊潔篪的發言正是在實踐習近平的表態,美國已經沒有資格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和中國說話,而唯有平起平坐,才能有對等且有意義的對話。這是對新冠疫情以來中國地位提升的鞏固,也是又一次在國際社會面前展現中國的自信。事實上,不僅楊潔篪,包括中國外交部、官媒、專家學者等,在近期的發言中都已表現出「平視的姿態」。 「平視的姿態」,可以說是今次「2+2 」會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轉變。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上,令中國看見了更多自身的優點,看見了更多制度的自信。 過去一年多以來,中國政府解決了全世界大多數政府都難以解決的困境,而現在,美國價值不再是國際價值,美國說話不再是國際輿論,美國有美國的民主,中國有中國的民主。 令美國官員驚訝的是,過去這種自信,多半是表現在對內宣傳上,而今次則不只是一種宣傳,也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實值的提升。就在會談前夕,美國宣布最新一輪制裁措施,美國國務院就香港問題制裁了24名官員,而外交部長王毅的反應是:「這可不是歡迎賓客的方式。」表現得不慍不火,平靜如常,表現得更加從容與自信,也再一次表明,在有關領土、主權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退讓的可能。 幾乎沒有人會認為中美關係透過這次對話已經有所好轉,但談總比不談好,這整場會議或許也只是後續一連串對話的開場白也說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