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緊張情勢升高,伊朗4日在波斯灣扣押一艘韓國油輪,並將此事與韓國凍結伊朗70億美元相提並論,但否認做法等同挾持人質。韓國已向伊朗提出抗議,表示會盡快派代表團赴伊朗談判放人放船。
歐盟批准使用輝瑞(Pfizer)新冠疫苗後,歐洲多國先後展開疫苗接種工作,但供應量不足以應付需求。英國上周宣布,將延長施打輝瑞疫苗第二劑的間隔期,可從原定的三周延至最長12周,以確保讓更多人能接種第一劑疫苗。據悉,德國和丹麥可能會跟隨英國的計劃,延遲爲民衆注射第二劑疫苗的時間。
英國法院4日裁定,身處當地監獄的「維基解密」網站澳洲籍創辦人阿桑奇,恐有自殺風險,不應被引渡到美國受審。對此裁决,在法院外的阿桑奇支持者歡呼雀躍(圖);美國司法部表示極度失望,並堅稱將繼續要求引渡阿桑奇,會提出上訴。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爾隨後表示,墨西哥準備向英國政府提出申請,為阿桑奇提供政治庇護,形容英法院拒絕引渡阿桑奇是「正義的勝利」。澳洲總理莫裏森也於 5日表態稱,如果阿桑奇的引渡糾紛結束,身爲澳洲公民的他可以自由返回澳洲。阿桑奇因在網絡上公布美國政府數十萬份機密文件,包括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行,被美國司法部以間諜罪起訴,面臨最高175年的監禁。
日本新冠疫情再度升溫,日本政府計劃最快本周四(7日)向東京都及周邊3個縣頒布緊急狀態。屆時,日本政府計劃要求餐廳及酒吧縮减營業時間、收緊聚會限制及鼓勵企業員工在家工作。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近期宣布、韓國、越南、新加坡、泰國、中國內地、台灣等 11 個國家和地區的所有商務人士、留學生、實習生入境,即今次限制將會全面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
沙特與卡塔爾重開兩地邊境,結束超過三年的斷交,標誌著兩國關係回暖。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波斯灣國家領袖5日在沙特召開的海灣合作委員會峰會上,簽訂協議,處理與卡塔爾的外交裂痕。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稱,這是「團結與穩定」的協議。在峰會舉行前夕,沙特放棄對卡塔爾的海陸空封鎖。
美國大選投票日結束逾一個月,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以306張選舉人票,擊敗總統特朗普的232票,當選下屆美國總統。而特朗普至今未承認落敗,美媒爆出他上周六(2日)致電屬共和黨的佐治亞州務卿拉芬斯伯格,敦促對方「找到」足以令他在該州翻盤的11,780張選票,以推翻其敗選結果,但被對方拒絕。拜登團隊形容,特朗普的行為是對美國民主的攻擊。選舉專家質疑,特朗普此舉恐違反聯邦憲法。
美國國會美東時間3日展開新一屆會期,民主黨的佩洛西當選第117屆國會眾議院議長,是她第四度當選此職。據美聯社報道,國會新會期展開,衆議院議員率先投票選出議長,80歲的佩洛西獲得216票支持,只以七票之微險勝共和黨眾議院黨領袖麥卡錫。儘管民主黨目前掌控衆議院,但僅取得222席的過半數優勢,且面臨黨內反對聲音。這次投票有十名民主黨人倒戈,不支持佩洛西擔任議長。
英國境內變種新冠病毒肆虐,疫情瀕臨失控。據路透、《泰晤士報》報道,蘇格蘭4日將再度實施實質上的全境封鎖,這項措施可能會持續到春季結束,當地學校預計將延遲至本月18日才重新開放。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日前已召回全體議員,於4日召開會議,討論進一步收緊防疫管制措施。
美國政府官員3日透露,華府正考慮把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的一部分接種者的劑量,削減一半,變相增加疫苗供應量,以加快全體接種的速度。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天主教教宗方濟各3日針對疫情指出,他從新聞報道得知,有些人不顧防疫封鎖措施,搭機前往國外度假享樂,對此他感到非常難過,並批評這些人只想著尋歡作樂,却沒有設身處地為那些因疫情衝擊而經濟困頓、生病的人們設想。方濟各呼籲每個人多投放一點心力來照顧彼此,而不是只考慮到自身利益,藉此强調,希望大衆能對其他受苦的人表現出更多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