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即將於下月20日宣誓就職,入主白宮,但現任總統特朗普至今未肯認輸,新舊政府交接窒礙難行。拜登日前再次公開批評國防部阻礙交接工作,令他的過渡團隊無法取得關鍵的國家安全資訊,又指其團隊發現特朗普在任四年間,很多攸關美國國家安全的部門都遭受巨大破壞,不僅令政府更難保護國民,亦難捍衛美國在全球的利益,形容特朗普政府拒絕合作,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但國防部否認,指所做的工作已遠超團隊最初的要求。
新冠病毒出現傳播力更強的變種,世界衛生組織(WTO)28日舉行例行疫情簡報會,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科霍夫表示,變種病毒是正常且可預料,因為病毒傳播程度愈高,變種的機會就愈高,但目前大部分的變種,對疫情傳染性及嚴重程度影響很小。
以色列早前批准使用美國輝瑞(Pfizer)藥廠與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院舍長者及前綫醫護獲優先接種。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一名75歲長者28日早上接種輝瑞疫苗後,按照慣例,在醫院待了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副作用後回家,但兩小時後却因心臟病發離世。據悉,長者本身就有一些疾病和心臟病史,以色列衛生局長勒維(Chezy Levy)表示,初步證據顯示,這名老翁的死亡和疫苗接種並無直接關係。
再過一天2020年將完結,回顧這一年,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跪殺,在全球各地觸發新一輪「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白俄羅斯、泰國掀起反政府示威運動,至今仍未平息;在嘈雜的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打敗現任總統特朗普,將成白宮新主人。而其中對人類社會影響最深遠,甚至影響世界格局,莫過於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陰霾下,美國《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選出「大流行」為年度代表字,《時代》雜誌更形容2020年是「最糟糕的一年」。
英國出現傳播力更強的變種新冠病毒,導致境內確診個案急速飈升,並陸續在其他國家發現感染者,5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應疫情對英國封關或加强防疫措施,許多在海外的英國遊客也被要求接受强制隔離,其中在瑞士滑雪勝地韋爾比耶,驚傳數百名遊客在隔離期間不辭而別,外界憂心此事或將加劇變種病毒在瑞士傳播。
在國會兩黨壓力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27日晚間批准了23,000億美元新冠紓困和政府支出法案,向企業和個人繼續提供救濟,同時避免政府機構陷入停擺。
俄羅斯當局日前已批准國內60歲以上人士,接種俄羅斯國產新冠疫苗「衛星五號」。總統普京曾稱自己太老尚未施打新冠疫苗,但克里姆林宮27日證實,普京將接種「衛星五號」,正在等所有正式手續完成。發言人佩斯科夫透露,普京將在不久後親自宣布這個消息。
澳洲悉尼是每年最先迎接新一年來臨的全球幾個主要城市之一,以往在悉尼歌劇院上空施放燦爛烟火迎接新年,通常吸引100萬人聚集觀看。但因應新冠疫情,當局已下令禁止民衆在跨年夜舉行大型倒數集會。
自新冠肺炎疫情後,美中兩強未來角力孰佔優勢的分析愈來愈多,《歷史的終結》一書作者、美國著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前也接受法國《費加羅報》訪問,談到中國崛起,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世界重心逐漸朝向亞洲,尤其是向中國轉移的趨勢,是否意味著西方必然衰落時指出,西方民主國家和中國的長期鬥爭的確已經開始,但西方未必是最後的輸家。
「協議完成了!」經過近十個月的曲折談判,英國首相約翰遜24日晚間宣布,英歐結束關於雙方未來關係的談判,就包括貿易在內的一系列合作細節達成一致,意味著從2016年「脫歐」公投後籠罩英國多年的無協議「硬脫歐」陰霾終於散去。 但即便如此,由於脫歐協定還需英國和歐洲的議會的雙雙批准,才能付諸法律,而時間有限,該協定要到明年才能完成批准程序,因而有協議的「脫歐」依然將給英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帶來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