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原訂上周五(13日)閉幕,但因各國未能就如何落實2015年《 巴黎氣候協定 》達成共識,而加開兩天會談後,只能以一份軟弱的宣言閉 幕。各國代表僅同意明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氣候峰會前,提出經改良的減排計劃,但有關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問題要留待明年峰會,將繼續就此話題進行拉鋸。 據路透社報道,大會宣言呼籲各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協助受氣候變化問題影響的貧窮國家方面,展示更大野心。東道主西班牙說,與會國家同意有迫切需要達成新減排承諾,縮窄與《 巴黎協定 》要求將氣溫升幅,限制在2℃以下的差距。 然而,宣言承認,各國在本次峰會核心議題——碳排放交易機制上並未能達成共識,主要是因為巴西和澳洲等國家,堅拒放棄在上代協議《 京都議定書 》生效期間所儲下的「 碳積分 」。 環保組織批評富有國家不肯出力處理氣候問題,美國更被指故意攪局。 環保人士傾倒馬糞洩憤針對各國無法達成共識,環保團體「 反抗滅絕 」(Extinction Rebellion)形容「 這就好像是鐵達尼號快沉了大家還忙著重排座椅 」,批評世界領袖們未能應對全球暖化危機。他們14日在會場外傾倒大堆馬糞造成的堆肥,並在馬糞堆上放上一句簡短訊息:「 胡說八道就此打住!」有人演出行動劇,把黑色液體倒在身上,藉此表達石化燃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跟傷害。有12名團體成員站在融化的冰塊上,並用絞索緊套在脖子上,象徵距離下次氣候高峰會時間僅剩12個月,屆時《 巴黎協定 》能否付諸執行,將進入存亡關鍵時刻。
為了擺脫持續三年有餘的脫歐僵局,英國近百年來首次在月舉行國會下議院選舉。首相約翰遜能否帶領保守黨,取得絕大多數議席推動脫歐,為這場選戰的關鍵。儘管選前民調均顯示,保守黨有望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但領先幅度隨著大選逼近愈發收窄,也不排除最後保守黨沒有取得過半,形成「 懸峙國會 」的可能。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昨(12)日在京都市清水寺宣布,新年號「 令和 」的「 令 」字成為年度漢字,呼應德仁天皇5月即位,開啟日本「 令和 」元年。現年79歲的清水寺住持森清范,照慣例在和紙上大筆揮毫,寫下大大的「令」字。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 令和 」出自日本古書《 萬葉集 》,代表「 美好和諧 」之意。這次「 令 」字 打 敗 創 新 的「 新 」、 和 平 的「 和 」、 變 化 的「 變 」、還有災難的「 災 」等字,在21.6萬票中,以34,000多票獲選,代表民眾期望新時代能帶來新希望。(互聯網圖片)
被控在過去數十年性騷擾或性侵70多名女性的荷里活金牌製片哈維溫斯坦(中),據報已與多名受害人達成一項臨時協議,合共賠償2,500萬美元。 據美國《 紐約時報 》報道,這項和解協議幾乎可以結束所有指控溫斯坦性侵犯及強姦的訴訟。哈維溫斯坦以前經營的製片公司所聘用的保險公司,會代為支付這筆款項,哈維溫斯坦毋須承認任何控罪,也不用自掏腰包付錢。有受害者表示,對和解協議感到失望,但不想讓其他受害女性失去和解金,因而仍同意簽署。(美聯社圖片)
因為領導群眾反對緬甸軍政府被軟禁達15年,199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昂山素姬,曾被視為民主燈塔,但她靠大選掌權後,卻因對緬甸境內羅興亞人受迫害的苦況置若罔聞,昔日光輝形象蕩然無存。如今,身為緬甸國務資政兼緬甸外長的昂山正在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院(ICJ),為曾經軟禁她的緬甸軍方就被控對國內羅興亞穆斯林實施種族滅絕一事,進行抗辯。她表示指控「 不完整及誤導 」,亦無證據證明軍方對羅興亞的行動帶有種族滅絕意圖。
美國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公布彈劾總統特朗普的具體罪名,包括指控特朗普濫權及妨礙國會調查,邁出彈劾程序的重要一步。若參、眾兩院全通過彈劾條款,特朗普將成為繼安德魯.約翰遜和克林頓後,第三位被彈劾的美國總統。 據路透社報道,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同多名民主黨眾議員周二(10日)會見記者,公布兩項彈劾條款,包括指控特朗普濫權背叛國家,藉軍事援助向烏克蘭施壓,換取對方調查其明年總統大選對手、美國前副總統拜登,以及妨礙國會調查,已構成被彈劾的要件。特朗普同日現身賓夕法尼亞州的競選活動,批評眾議院指控荒謬,指彈劾案就是場「 獵巫行動 」。 國會後續怎麼做? 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最快將在12日表決彈劾條款,下周會將指控呈交眾議院全院表決,預料篤定獲得過半數支持,之後再交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美國國會山網站報道,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眾議院一旦通過彈劾條款,參議院可能會在明年1月展開彈劾審訊,但審訊形式未有定案。 只是彈劾案需要三分二多數的參議員同意,才足以讓特朗普去職,目前參議院100名參議員中,包括53名共和黨人、45名民主黨人及兩名無黨派人士。參議院需要有67票同意,才能通過彈劾特朗普,但目前仍未有共和黨參議員表態支持彈劾。
決定英國脫歐走向的英國國會下議院選舉今(12)日登場,各政治領袖在選前無不抓緊時間積極造勢,屬保守黨的首相約翰遜10日駕駛著車頂繪有英國國旗的推土機,並用寫著「 搞定脫歐 」(Get Brexit done)字樣的鏟斗,推倒一面象徵「 僵局 」(Gridlock)的保麗龍牆,誓言帶領英國完成脫歐。在野工黨及自由民主黨分別以「 票投希望 」及阻止脫歐的旗號對撼。 民調機構YouGov選前最後一次民調,預測保守黨僅會勉強拿下下議院650個議席的過半席位,領先優勢較上月估計的大幅收窄,顯示選情日趨緊繃。(美聯社、法新社圖片)
比利時九歲神童西蒙斯(Laurent Simons)原本有望打破世界紀錄,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卻傳出父母跟校方為畢業日期起衝突。兩難之下,西蒙斯已經退學,轉往美國攻讀博士。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本月26日即將屆滿十歲的西蒙斯,八歲時就讀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電機學系,目標是十個月完成原本為期三年的學業。西蒙斯父母上月才宣布兒子再一個月就能拿到學士學位,打破美國人Michael Kearney十歲取得大學學位的紀錄。未料校方指西蒙斯仍有多項考試尚未完成,無法讓他本月畢業,建議讓他明年中旬畢業,西蒙斯家長不但拒絕,還當場為兒子辦理退學手續,讓他前往美國一所大學攻讀博士。(互聯網圖片)
阿富汗戰爭從2001伊始,已導致2,400名美軍喪命,耗費逾20,000億美元經費,是美國史上最長的一場戰事。華府內部正就是否要撤離名駐阿富汗美軍爭論不休之際,《 華盛頓郵報 》根據取得的有關阿富汗戰爭的機密文件,揭發長期以來,前總統小布殊和奧巴馬,以及現總統特朗接力編造「 美麗的願景 」,欺瞞民眾,隱瞞打不贏這場戰爭的證據,就連參與戰事的將領都坦承「 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這做甚麼 」。
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行醫濟世長達35年,並致力於改善當地貧困百姓環境的日本醫生中村哲,日前在阿富汗遭歹徒槍殺,震驚阿富汗與日本社會。阿富汗政府為中村哲舉行追悼儀式後,其遺體已於昨(9)日由飛機運抵中村的故鄉福岡,準備明(11)日舉行葬禮。許多旅日阿富汗人都到機場迎靈,拉起「 很抱歉不能保護您 」的布條,一同迎接中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