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兩個民粹政黨的組閣努力宣告失敗,親歐派總統馬塔雷拉否決新任總理孔特提出,由疑歐派人士出任財長一職後,孔特放棄籌組政府。馬塔雷拉周一授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財政事務部主任科塔雷利(Carlo Cottarelli)出任臨時總理。科塔雷利接受任命後表示,意大利將在今年秋天或明年年初重新大選。 意大利今年3月舉行國會大選後,無政黨或聯盟取得多數議席,導致出現懸峙國會局面。「聯盟黨」所屬的「中右翼聯盟」得票最多,惟「五星運動」卻是最大單一黨,兩方領袖為成為總理而爭持不下。至日前雙方才達成組閣共識,提名第三方人選、佛羅倫斯大學法律教授孔特出任總理。孔特周日晚向馬塔雷拉提交擬定的組閣名單,其中獲「五星運動」及「聯盟黨」推舉的疑歐派經濟學家薩沃納(Pablo Savona)出任財長,遭到馬塔雷拉提反對。 《法新社》援引馬塔雷拉的話說,他不會支持一個有可能把意大利帶出歐元區的人出任財長。孔特隨後提出放棄組閣任務請求,並獲馬塔雷拉同意。 民粹政黨擬彈劾總統不過,馬塔雷拉的做法激起政壇怒火,「五星運動」及「聯盟黨」分別尋求彈劾總統和要求重新舉行大選。英國《衛報》引述分析指出,不少意見認為總統否決孔特內閣會觸怒選民,火乘風勢,「中右翼聯盟」和「五星運動」可能會選情更好,得票進帳。
馬里移民加薩瑪(Mamoudou Gassama)近日在法國成為了英雄人物,他上周六不顧危險、徒手攀爬上四層樓高的公寓,救下了一名全身懸在大廈單位外的四歲男童,將他送回屋內,圍觀者紛紛送上掌聲。 這段震撼的救人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網友盛讚加薩瑪身手如蜘蛛俠般靈活,更有一顆英雄心。法國總統馬克宏周一也邀請他前往愛麗舍宮,以個人名義向他表示感謝,更給予他法國公民身份,批准他加入消防部門。(美聯社圖片)
一般投資者購買虛擬貨幣後,會存在電子錢包中,再用類似密碼的金鑰確保安全。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經營虛擬貨幣交易所的米高.楊(Michael Yang)和投資夥伴決定分別掌有一半比特幣金鑰,未料夥伴突然過世,也「帶走」另一半金鑰,導致二人一起投資的500枚比特幣永遠無法領出。 更悲慘的例子則是英國男子豪厄爾斯(James Howells, 圖), 他2013 年誤將載有比特幣密碼的電腦丟掉,損失高達7,500萬英鎊,他曾申請在堆填區尋回硬盤,但遭當局拒絕。(互聯網圖片)
過去一周美朝關係有如坐雲霄飛車,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度宣布取消「特金會」,不到24 小時又改口決定6 月12日要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會晤,態度變化之快讓人摸不著頭緒。原來在此期間,金正恩主動釋出誠意,不僅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舉行「閃電式」會晤,並在會上充分展現朝鮮促成美朝峰會的堅定決心,令「特金會」起死回生。
保守天主教國家愛爾蘭25日舉行歷史性公投,高達66.4%選民支持廢除維持了35年的墮胎禁令。 總理瓦拉德卡表示,愛爾蘭終於擺脫長達數十年的污名和恥辱,盛讚公投結果是「寧靜革命的巔峰」。 愛爾蘭1983年公投通過憲法第八修正案,賦予未出生胎兒跟母親享有同等生命權,即使因強姦、亂倫或胎兒被診斷有致命疾病也不能墮胎,違者將入獄14年。嚴苛的墮胎制度下,釀成無數悲劇,飽受國際社會批評,但愛爾蘭政府始終無動於衷。 直到2013年一名31歲印度裔牙醫因為小產而要求墮胎,卻遭到拒絕,最終導致敗血症及器官衰竭而死,事件在愛爾蘭引發大規模抗議,成為今次解禁的轉捩點。 愛爾蘭本周將就放寬墮胎進行立法程序,允許婦女在孕期12周前墮胎;婦女有生命危險等特殊情況,可在孕期12至24周墮胎;至於胎兒被診斷患致命疾病,婦女可隨時終止懷孕。 北愛爾蘭也盼廢墮胎禁令愛爾蘭廢除墮胎禁令,連帶影響到鄰近的北愛爾蘭。當地除非母親的性命受威脅,否則完全禁止墮胎。北愛爾蘭執委會自去年垮台後,英國政府對於當地內政有最大話語權,英國教育部長密爾頓已向首相文翠珊請願,期盼也能在北愛爾蘭舉行修法公投。 不過,文翠珊的主要支持者為保守派人士,若她主導修法,很可能會影響其在英國議會的支持度。英國政府表示,是否廢除墮胎禁令,應該要交還給北愛爾蘭的政府,他們正在努力回復北愛爾蘭的執委會,維護英政府與北愛爾蘭之間的自治協議。
委內瑞拉日前釋放美國公民霍爾特與他委內瑞拉籍的妻子,希望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據美聯社報道,警方前年在二人的住所內搜出武器,又指霍爾特是美國特工,一直將他們扣押在一所專門囚禁政治犯的監獄。二人獲釋後搭乘包機返回美國,獲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接見。 副總統彭斯亦歡迎二人回國,但稱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制裁會繼續。國務卿蓬佩奧亦指,對委內瑞拉的政策沒有改變。 (美聯社圖片)
烏克蘭社交網絡公司「ASK.fm 」早前為了發行虛擬貨幣大搞宣傳噱頭,資助了四名烏克蘭支持者攀上珠穆朗瑪峰,埋下一個載有50 萬虛擬貨幣的硬盤,鼓勵網友前來「尋寶」,結果導致45 歲尼泊爾籍雪巴人巴布不幸死亡。 四人中的帕茲尼(Taras Pozdnii)承認,巴布陪他們登頂後,在回程時失蹤。消息指,巴布當時出現「雪盲症」,並落後隊伍,相信他在翌日死亡。有登山者則質疑經驗豐富的雪巴人會出現雪盲,而且他落後大隊,卻無人幫他。(互聯網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24日宣布,原訂下月12日舉行的美朝首腦峰會將會取消,原因是從朝鮮近來的行為與發言中,感受到巨大的憤怒與公開的敵意,威脅美國進行核武對決。 特朗普在致朝鮮領袖金正恩的信件中表示,這次的邀請是朝鮮方面提出的,他本來非常期待與金正恩會面,「但遺憾的是」,基於朝鮮近來的言行,他認為現在舉行會面並不合適,「你總是炫耀你的核武能力,但我們的核武能力更強大,所以我祈禱永遠不會有用到的一天」,他認為錯失會面的機會,對朝鮮半島和平及朝鮮的繁榮是沉重的打擊。 特朗普還感謝金正恩釋放了美國人質,透露他們已經與家人團聚,並表示期待未來「某日」能與金正恩會面。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客機2014 年7 月在烏克蘭東部領空被擊落,全機298人遇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府堅持客機是親俄分子擊落,但俄羅斯則要求烏克蘭政府軍要對空難負責。由荷蘭領導的國際調查小組24日公布調查結果,擊落客機的「山毛櫸」防空導彈來自俄羅斯軍方。
朝鮮昨(24)日上午11時至下午4時17分,陸續爆破拆除豐溪里核試場的二號坑道、三號坑道、四號坑道,以及觀測所、警備部隊營房等十多處附屬設施。至於位於核試場東側的一號坑道,美聯社指,朝鮮2006年首次核試後,一號坑道就處於關閉狀態。受邀的中、韓、美、英、俄五國媒體,都在場見證豐溪里核試場成為歷史。 由於核試場沒有通訊網絡,記者無法進行現場直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記者雷普利(Will Ripley)在返回元山的火車上發消息稱: 「我們在核試場待了約十小時。他們帶我們前往四座核試坑道中的三座,也讓我們打開坑道的門,看看裡面的樣子,但我們沒有實際進入坑道。」從雷普利目測來看,坑道充滿了炸藥,約有足球般的大小。核試坑道遭炸毀之後,平壤當局讓記者們接近坑道,確認坑道已被炸毀,碎石擋住了坑道的入口。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魯圭德同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朝鮮拆除核試場表示,這是朝鮮無核化的第一個舉措,期待這成為實現完全無核化的契機。 記者輻射監測設備被沒收據美聯社記者早前傳回的消息,朝鮮安排記者前往豐溪里的專用火車上,每名記者需要支付75美元火車車費,每餐飯另要支付20美元。車廂窗戶全被貼上遮光板,嚴格禁止記者打開拍攝,讓這趟路程顯得非常神秘。此外,朝鮮官員還沒 收了記者的輻射監測設備和衛星電話,堅稱核試驗場絕對安全,「不需要用到這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