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一周年

全美婦女爆示威遊行

在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一周年之際,美國以至全球都有示威遊行,反對他過去一年的施政,以及提出爭取女性權益等訴求。 據法新社報道,華盛頓、紐約、芝加哥、丹佛、洛杉磯、波士頓等約250個美國城市20日都有大批女性上街,響應第二年的婦女大遊行。不少人戴上象徵捍衛女性權益的粉紅色貓耳冷帽,暗指特朗普曾吹噓,「可以肆無忌憚抓女性的下體」。 規模最大的遊行則在洛杉磯,估計有60 萬人出席。今年的大遊行正值#MeToo 反性侵及性騷 擾運動浪潮,多名女星都有出席,包括荷里活女星施嘉莉.祖安遜和妮坦莉寶雯等人。集會人士都譴責特朗普對移民、墮胎、LGBT(男女同志、雙性戀者及跨性別者)權利、女性權利等立場。 特朗普就在社交網站指,這天是讓所有女性遊行的大好日子,以慶祝美國經濟成功及創造財富。 兩黨分歧 政府停擺有分析指,特朗普這一年在內政上執著於兌現競選承諾,叫停奧巴馬醫保、打擊非法移民,對外就努力秉持「美國優先」,但決定過於魯莽,嚴重影響美國的國際形象與領導位置。 與此同時,聯邦政府也相隔四年多,因撥款問題再次停擺,事緣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18日通過四周長的臨時撥款法案,但民主黨議員堅持撥款必須跟立法保障70萬童年時無證入美的「追夢者」移民免遭遣返捆綁導致。 參議院會在澳門時間周一下午表決修訂版的臨時撥款議案,不過民主黨表明會投反對票,指他們只是同意為聯邦政府提供足夠延長運作數天的資金,以向特朗普施壓,撤銷遣返非法移民兒童的政策。

22/01/2018
18764

特朗普元年

甚麼再次偉大?

在克林頓仍是美國總統的年代,保守右翼曾經就克林頓的性醜聞大加抨擊,甚至發動彈劾,為總統的性道德建立了高標準。但在特朗普年代,當美國AV女星與總統傳出通姦醜聞時,不但保守派不聞不問,甚至連對立面的民主黨也無動於衷,畢竟與身揹21宗性騷擾醜聞相比,通姦實在沒甚麼好意外。但最弔詭的是,特朗普卻是傳統保守家庭觀念的捍衛者,反對墮胎、反對性別平權,也反對性解放。這種似是而非又自相矛盾的處事風格,正是特朗普的註冊商標,也是他執政一年以來,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當地時間1月20日是特朗普就職滿周年的紀念日,無巧不巧,在共和黨掌控參眾兩院的情況下,美國聯邦政府仍然因臨時撥款案擱淺,而在20日凌晨零時起停擺。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原因不外乎是國會兩黨鬥爭,然而在共和黨掌握參眾兩院多數,又是新總統上任剛剛屆滿周年之際發生,凸顯出的則是華府的對立與隔閡。扣掉一系列聳動發言與外交表演,特朗普執政元年真正做到的事屈指可數,包括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及通過大規模稅改政策等。 回看這些成績,許多都來自競選時期的承諾,當初特朗普的勝選,來自於代言了全球化中的失敗者,也就是基層老百姓的聲音,他自己也是如此宣稱,但他治下的稅改政策,卻是給老百姓加稅,給富人加薪,還替未來十年製造萬億美元的財政缺口,留待全民來埋單。雖然特朗普仍然強調是替多數人代言,但稅改政策的民調卻是反對大於支持,更別說特朗普重用高盛集團的頭馬出任財經官員、仰賴企業替白宮草擬法案,要如何站在老百姓這一邊了。 特朗普元年,事實的邊界更加模糊。他崇尚民粹,卻屢屢站在民意的對立面,自己卻又總是罔顧事實,自圓其說。他對批評者與支持者採取不同的標準,凡是批評者都會被列為「人民公敵」,美國人民打開電視,在福斯電視台與CNN呈現的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中擺盪。 所以當他稱非洲與中南美洲國家都是「糞坑國」時,他仍然堅持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一位總統的性格,代表一個政府的性格,當總統只在乎自己的自由,而不管他人的自由時,擬定政策就不可能為所有人考慮,而一個只考慮自身利益的世界強權,就會變成全球的不穩定因素,更何況他們的總統還有一顆好大顆的核彈按鈕。特朗普元年,到底甚麼再次偉大?

22/01/2018
1385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