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發展需做到全球化

學者建議善用中葡平台背景
13/01/2021
19889
收藏
分享
學者建議善用中葡平台背景
學者建議善用中葡平台背景
學者建議善用中葡平台背景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黃素君認為《綱要》文本思路「搵啱重點」,從制度入手繼而擴大生源改善院校基本營運,促進院校發展。(《力報》攝影組攝)

大專院校擴大生源,學者建議可善用澳門作為中葡平台的歷史文化背景,擴大學生層面。(澳門大學網站圌片)

《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提出擴大生源,學者普遍認同,認為政府要擴充外地生源。(澳門大學網站圌片)

高等教育局發布的《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30)》提出擴大生源,提升高教質素等發展方向。學者普遍認同政府要擴充外地生源,建議可善用澳門作為中葡平台的歷史文化背景,但提醒在課程設計上需要平衡國際化和本地化需求。學者又建議本澳各院校可通過協議分配學科,解決學科重疊、學生修讀專業集中的問題,釋出資源開立新學科。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黃素君認為,縱觀整個《綱要》文本思路,政府在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方面是「搵啱重點」,先從制度入手,繼而擴大生源改善院校基本營運,再來促進院校發展等。

黃素君總結,參考全球各地發展高等教育的經驗,要吸引更多外地生源,具體可循兩個方向發展:一是通過輸出品質好的高等教育學科,例如英國和澳洲就是最早將高等院校作為產業輸出發展的國家。

而在本澳,旅遊和酒店服務學科都是有潛力成為有效輸出的產業。

黃素君:善用文化共通吸納生源

二是澳門可利用其文化歷史背景,通過與其地有共通文化的地區進行交流聯繫,甚至乎成為某些發展中地區的高等教育支援者,以擴大學生層面。就《綱要》提到的葡語系國家,以及有華人居住的東南亞地區,她認為均具備上述文化共通的因素;而因應葡語和西班牙語的連結性,本澳或可通過協同效應,打開整個南美洲的高等教育市場。

至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黃素君認為,澳門在國家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上僅作為其中一個支點,實質與這些地方聯繫並不算強。

平衡國際化和本地化需求

黃素君認為,本澳總體安全系數高,特別在疫情下仍能保持穩定,對發展高等教育和吸引外地生源均有吸引力。但指出若果依循《綱要》八大發展方向思路,最後在區域合作方面僅定位在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難以結合國際發展。要吸引外地生源,本澳高等教育的整體定位要做到全球化,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方面要符合國際需求,例如以英語授課。

然而,在實現國際化的同時,培養本地人才走向國際化,未必完全符合本地需求,黃素君指出,這需要謹慎處理,平衡兩者需求,包括思考課程的國際化比重應佔多少,找到本澳的立足點。

倡各院校協議分配學科

談到《綱要》指學生修讀課程的專業相對集中,高教局表示,日後會加強對中學生生涯規劃輔導工作。對此黃素君指出兩點原因:一是學生的選擇集中與就業市場環境有關。她認為要作出改變,關乎要打通整個教育體制的經絡,要從「小、中、大」學去思考,培養的人才可從事多方面發展。除了要從中學生生涯規劃方面著手,亦要扭轉學生將高等教育當作未來職業配對的思維。她舉例有教育學院學生畢業後從事銀行界工作,指出不一定要修讀相關學科,只要具備相關學習能力亦可勝任。

二是現時不少院校所開設的科目均有重疊,如此報讀學生的佔比自然多。她指過去在社會奉行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下,本澳高等院校多為了回應經濟和社會需求而開課,令澳門的經濟多元發展一直打不開缺口。

促進院校發展資源共享

《綱要》八大發展方向中,方向三是促進院校發展和資源共享,包括指出要明確各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角色,協調院校共享資源,增強院校整體競爭能力。中期措施指標是推動院校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或平台。

黃素君在提倡解決學生修讀課程專業集中的問題上亦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她建議各院校可從競爭轉為合作關係,包括不排除各院校可協議,各自專攻某些科目的發展,做到整合資源的目的,如此高等院校可釋出資源開設新的科目。

整合灣區資源讓人才流通

另一方面,她認為亦不能單靠澳門自身提供更多學科以實現人才多樣化,而是進一步通過和大灣區城市合作,掌握灣區院校的課程設立情況,做到整合灣區資源,並以獎學形式鼓勵學生報讀各種學科。

至於學生思考畢業後就業前景的問題,則需要特區政府的鋪墊,讓本澳人才在灣區內流通和工作。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