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門筷子基因工程施工所需,北灣靠近海傍的路樹被移除。水泥封住樹木原來的位置,往日用作休憩的綠蔭地突然消失,引起不少居民疑慮,並表示大感可惜,可見政府在教育市民重視綠化方面,已達到一定成效。
那麼樹往何處呢?當局在現場張貼告示,顯示該工程為優化北灣俾若翰街沿岸休憩區及建造箱涵渠,當中也提到前期會遷移樹木。而翻查資料,市政署在今年五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提到工程除了建造箱涵渠外,還擴闊現有步行空間增設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的海濱休憩區,施工期間預計遷移及移除路面合共34棵樹木。相關內容與公告顯示的只有「遷移」字眼顯然有出入。
市政署也曾經在工程啟動前,派員走訪俾若翰街、船澳街等工程範圍街區的商戶及住戶,派發宣傳單張,介紹工程安排及措施,讓區內居民能及早了解工程。然而,相關內容未有提及到路面樹木的後續安排計劃,導致居民未能獲得全面的訊息。
筷子基由於人口密集、車流量多及較多老人居住,不少團體過往都提出希望能擴大該區的休憩及綠化區。工程完結後,無礙可為該區居民增加更多綠化元素及樹蔭長廊連結社區,提供更大更廣闊的活動空間。
當局未來可借鑒本次經驗,在前期釋出更多的訊息,包括在新聞發布會上,更詳細地介紹樹木的後續安排,包括遷移的技術方法和過程,移除的背後原因,以及在宣傳單張上印刷相關內容。同時,也建議當局交代是次工程的樹木的遷移及移除情況,例如樹木是否因種類原因,更適宜以其他種類代替等,並公布未來的補植計劃及綠化計劃,甚至可考慮邀請市民參與未來的植樹活動,藉此有效地消除公眾的疑慮,鼓勵市民參與筷子基的綠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