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聯儲局(美聯儲)在5月會議中決定利率按兵不動,但最新出爐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NY Fed)4月消費者調查卻釋出警訊。數據顯示,美國民眾對中期通脹的預期升至近三年新高,同時對財務狀況與就業前景的信心大幅惡化,反映出潛在的經濟風險升高,甚至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脹的擔憂。
根據該項調查,消費者對三年後通脹的預期上升至3.2%,創2022年7月以來新高;一年期通脹預期則維持在3.6%;五年期通脹預期則微幅下滑至2.7%。整體而言,儘管短期壓力似未明顯惡化,但中期通脹預期的上升,透露出消費者對生活成本持續攀升的擔憂正在加深。
專家指出,此趨勢背後的推力之一,是美國政府近期重新加徵對中進口商品的高額關稅。特朗普政府日前宣布針對中國部分產品課徵高達145%的關稅,引發市場對進口物價上揚的預期。儘管關稅影響尚未全面反映在通脹數據中,但其對中長期物價壓力的滲透,恐將持續發酵。
此外,家庭財務信心也出現明顯惡化。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自身財務狀況將惡化,創下自2022年來最高紀錄;相同比例的家庭認為目前財務狀況已遜於去年。收入增長預期也降至2021年4月以來最低。
經濟信心持續下滑
在消費支出方面,民眾預期未來一年房租將上漲9%,油價、醫療與教育支出也將增加。儘管如此,仍有部分消費者對美股持樂觀態度,預期股市未來12個月將上漲的比率略有提升,顯示市場仍存在投機性支撐。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趨勢來自就業市場。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於未來三個月內找到工作的信心降至2021年以來新低,60歲以上族群的悲觀程度最為明顯。這一結果與企業可能因成本壓力調整人力規模的憂慮有關。調查亦顯示,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的可能性創下自2020年疫情以來新高,反映出消費者對勞動市場前景感到不安。
在經濟放緩與物價上升雙重壓力下,「停滯性通脹」的陰影逐漸浮現。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仍表示美國經濟「基本穩健」,但也坦言市場情緒正受到消費者信心下滑的壓力籠罩。他指出,若民間信心轉弱,可能會壓抑支出,進一步拖累經濟動能。
美聯儲處境棘手
對美聯儲而言,當前處境極為棘手。一方面,通脹預期持續高企使得降息時點難以提前;另一方面,若過度延遲政策鬆綁,又恐讓經濟陷入實質性衰退。更何況,特朗普政府掀起的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也為貨幣政策的判斷增添不確定性。
儘管這份4月調查資料時效略顯滯後,但其透露的通脹壓力與消費悲觀情緒,為後續經濟走向提供了重要線索。市場目前正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與零售銷售數據,判斷美聯儲是否有調整政策立場的空間。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