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否產生自我意識?

最新研究有新看法
28/05/2025
10651
收藏
分享
最新研究有新看法

大型語言模型(LLM)迅速發展,人工智能是否具備意識成為熱門話題,引發學術與倫理層面激辯。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意識科學中心正透過「夢機」(Dreamachine)實驗,研究人腦在光影與音樂刺激下如何產生意識體驗,冀望藉此理解人工智能可能具備意識的潛力。

隨著ChatGPT、Gemini等LLM展現驚人語言能力,部分專家開始主張AI未來或將具備獨立意識。但該中心的Anil Seth教授認為,這類觀點過於樂觀,反映人類對自我特殊性的投射。他強調,意識的本質仍是未解之謎,需拆解為多個可檢證的科學問題。

AI是否具意識,業界同樣意見分歧。Google前工程師Blake Lemoine因聲稱AI聊天機器人具自我意識遭解職;而Anthropic專家Kyle Fish則認為,當AI吸收更多感官數據,意識將是自然演進。

不過,專家亦警告,誤將AI視為有意識,可能動搖人類倫理與社會信任,需審慎監管並展開廣泛公共討論,以確保科技發展不會對人類構成潛在威脅。(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