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中國石墨徵93.5%反傾銷稅

亞太非中供應商股價大漲
22/07/2025
24063
收藏
分享
亞太非中供應商股價大漲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石墨徵收高達93.5%的初步反傾銷稅,此舉旨在回應中國石墨產品在美市場遭低價傾銷的指控。消息公布後,亞太地區多家非中國電池材料生產商股價應聲飆升,反映市場對美國重塑電動車供應鏈的政策方向產生高度期待。中國石墨生產線。(新華社圖片)

根據美國活性負極材料生產商協會(AAAMP)發布聲明,美國商務部已認定中國石墨產品獲得不公平補貼,構成傾銷行為,因此祭出高額反傾銷稅。該協會表示,若加總過去已實施的相關進口稅項,中國活性負極材料的實際總稅率將達160%。

AAAMP發言人Erik Olson直指,中國透過補貼與政策支持對產業進行不正當競爭,已嚴重削弱美國本土企業與戰略自主性。中國外交部則回應稱,具體問題應向主管部門詢問,但重申中美經貿應以互利共贏為本。

市場反應迅速,韓國電池材料大廠Posco Future M股價周五勁升20%,該公司此前已強調具備非中來源的負極供應鏈能力。其他韓企如PI Advanced Materials與L&F亦分別上漲15%與13%。澳洲方面,Syrah Resources大漲26%,Renascor與Talga分別漲18%與10%;加拿大Nouveau Monde Graphite上升26%,北美石墨技術公司Novonix升15%。

排除中國難得到規模化量產

Novonix執行長Michael O’Kronley表示,美國此舉凸顯在本土建立石墨等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戰略重要性。他透露,該公司正計劃擴產,以回應本地電池級石墨需求。

投資銀行Jarden的研究主管Ben Lyons指出,此舉發出強烈訊號,顯示美方有意從中國以外地區取得更多關鍵電池材料。澳洲上市公司Renascor也稱此舉可能是對非中國供應鏈最強有力的支持。

然而,專家亦提醒,這波樂觀情緒能否轉化為實際產能仍有待觀察。獵鷹能源材料(Falcon Energy Materials)執行長Matthieu Bos指出,西方石墨生產商即便獲美資金支持,若無法掌握中國的低成本高品質製程技術,仍難達成規模化量產。他直言:「金融市場上融資容易,實際做事卻難。」

消費者承受成本壓力

儘管非中廠商股價飆漲,但美國國內車企與消費者仍可能為此承受成本壓力。據SNE Research統計,2025年前五個月中國企業掌握全球95%的陽極市場,韓國與日本分別僅佔2.7%與更低比例。由於石墨價格低廉且中國幾乎壟斷供應鏈,西方業界普遍認為陽極是最難擺脫中國依賴的環節。

特斯拉曾向美國政府表示,尚無本地廠商具備其所需純度與品質水準的石墨量產能力。美方新關稅恐使特斯拉、通用、福特等車企供應鏈成本上升,並影響拜登政府推出的電動車補貼計畫成效。美國一輛電動車電池平均含有50至100公斤石墨,高額關稅可能讓業者損失多達20%的聯邦補貼。

此前,中國才剛宣布限制尖端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出口,強化對上游材料的控制。這些電池採低成本配方,是中國稱霸全球電動車產業的重要支柱。美國此番反制,被視為「科技戰」與「供應鏈戰略重組」的一環,也勢將重塑全球電池材料的競爭格局。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